江南水乡~乌镇记事
水是江南的灵魂,古镇是江南的历史文化承载。水乡古镇便是散落在江南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 何谓江南呢?人们常说的江南,并非就是广义的长江以南地区,多指的是狭义的江南,长江以南(含北岸附近区域)、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杭州湾以北(含其南岸附近区域)构成了狭义江南的主体区域。其实就是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两省一市。在这个区域分布有众多有名的水乡古镇风景区,某网总结了以下十大江南水乡古镇。
第一名:周庄-神州第一水乡(江苏·苏州)
第二名:西塘-梦里的水乡古镇(浙江·嘉兴)
第三名: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第四名:乌镇—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浙江·嘉兴)
第五名:甪(lu)直—难记的名字,难忘的古镇(江苏·苏州)
第六名:南浔-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浙江·湖州)
第七名: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江苏·苏州)
第八名:朱家角-掩映在现代都市下的古镇(上海)
第九名:光福—香雪海的故乡(江苏·苏州)
第十名:安昌-感受绍兴民俗的最佳场所(浙江·绍兴)
从长兴开车出发约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乌镇,入住酒店稍适休息后,便步行直奔西栅,随着离景区越近,人也似乎多了起来,等我们进入到西栅游客中心,顿时人声鼎沸起来。买好门票(150元),随涌动人流挤过闸机,进入景区,沿着曲桥流水,一幕幕江南水乡美景便呈现眼前。小桥、流水、店铺、美食、人文景点、特产体验,更有身着古风服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江南女子和俊秀小生,人们蜂拥而来,徜徉在水乡古镇,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这里自有天设人造的美景和丰厚的历史人文吸引着游人在四面八方而来,除了这些,还有那双双对对,亦或三五成群,有不少的青年男女,也有很多的老少一家,他们悠闲而自乐、他们舒适而恬静、他们或坐或立、或说或笑,他们不知,在我的眼里,他们已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开心、闲适的状态是会人传人的,随着这群开心快乐人们一起游走,你也会开心快乐起来,会暂时忘却很多烦心恼事,我想很多时候人们出游,不是要看多少美景,其实追求是这样一个热闹而开心的状态,开心的人群才是最美的风景。
吃完晚饭后,去逛老街成为本次出游一个亮点,老街是接地气的,老街是丰富而诱人的,在老街溜达你总有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收获,老街是一个地方留给你最深的印象。
从乌镇回来后,脑子一直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一个小镇为什么能如此吸引人?
乌镇当然是美的。乌镇的美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自然美包括典型的水乡风貌、花草古木、江南民居和各种的古建,满眼的黑白二色、简朴而具有独特美感的徽派建筑风格、“几”子形屋脊,与水乡相映衬,尤其是夜景,配以流彩灯光、倒映水中,酒醉灯迷一般、使游人流连忘返。乌镇的美还包含丰富的人文历史之美,名人名居(这点在绍兴最胜)、古建古迹、特色美食、特色产品等等,反映出乌镇的古老和传承,人们是如此厚爱有历史感的城市。晚上在逛老街时看到了这样一则对乌镇的介绍,现摘录如下:
乌镇商贸旧事
乌镇,是一个具有13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历史上曾以车溪(今称市河)为界,分乌青两镇,分属嘉兴、湖州两府,直到1950年5月,两镇合并,称乌镇,归属桐乡县管辖。1998年和2001年,民兴、民合两乡先后并入乌镇镇。2017年,龙翔街道(原炉头镇)并入乌镇镇。
南宋莫光朝《青镇徙役之碑》记载:"乌青镇分湖秀之间,水陆辐辕,生齿日繁,富家大姓甲于浙右。"乌镇向为两省三府七县错壤之地,百川环绕,水运便捷,故有"江浙通衢"之称。车溪纵贯镇区,辟镇为二,四街相交,形成了十字布局的独特市貌。街道通向四栅,巷弄错落其间。民国时期,镇区由明清时的7坊析为47坊,巷弄多达79条。集市因水而成,商民依水筑屋,人家尽枕河,往来多舟楫,乌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南朝时,梁昭明太子萧统随师沈约读书乌墩,传为千古佳话。宋室南渡,北方士大夫多有卜居镇上者,此后户口日繁,渐成巨镇。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日渐繁荣,人文氛围更见浓厚,书香流芳,文脉绵延。自宋至清,有进士65名,举人167名,贡生、监生、秀才则难以全计。
镇区向有四栅,民国《乌青镇志》载:"南栅东属桐乡,西属乌程,南属归安,栅外龙舌嘴。北栅东属桐乡,西属乌程,东北秀水、吴江交界,西北属震泽,栅外分水墩。东栅属桐乡,栅外直东三里至中塔。西栅,乌程、归安两县交界,仁济桥直西三里至日晖桥。"四栅之中,店铺、作坊、馆舍、庙宇应有尽有,居民日常生活,终日熙熙攘攘。附近农户出市赶集,大多就近交易,在栅头完成。
抗战军兴,乌青两镇数度沦陷、收复,工商业遭受惨重损失。胜利后,出现短暂复兴,旋因物价飞涨,经营惨淡,市场萧条,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问题2:乌镇人到底做对了什么,才使得一个小镇的如此出名?
回来后带着这个问题在网上查资料,很快看到这篇文章,解答了我的疑惑,有兴趣可网上搜索长江商学院 朱睿写的文章《从破败小镇到世界名牌,乌镇做对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