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NO人物介绍】BAL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

2021-06-01 11:48 作者:最后的河川  | 我要投稿

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نواب خیر بخش مری‎)

生卒年:1928.2.28(英属印度,俾路支省,Kohlu区,Kahan乡)~2014.6.10(巴基斯坦,卡拉奇)

现实派系:俾路支解放军(BLA)

TNO派系:无(俾路支解放阵线-专制)

备注:根据对比,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称呼该组织为俾路支解放军,但法语直接称呼其为俾路支解放阵线,因此BLA现实中也可以按它在TNO的名称来命名。

现实最高职务:俾路支解放军总指挥

TNO最高职务:不详(可能的职务:俾路支解放阵线总指挥)

现实履历

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是Meherullah Khan Marri的儿子,他所在的部落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闻名。早年他在拉合尔的艾奇逊学院接受了高等教育。纳瓦布·马里在 2008 年的一次采访中承认,由于他在拉合尔度过了舒适的生活,并且他年轻时对政治漠不关心,因此他是政治界的“后来者”。直到阿尤布·汗将军在巴基斯坦执政期间,马里部落地区开始进行油气勘探,才激发了他的部落民族主义感情和政治觉悟。

1960年代初,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卷入了俾路支斯坦自治和独立运动,而俾路支战争是自1958年以来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内部混乱而不断发酵的蓄势待发的叛乱运动之一。 这些受马克思主义启发的运动首先抗议国内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自从在德拉布格蒂省发现天然气以来。 作为马里部落的首领,他当时是反对政府的部落首领三人组的一员,其他两人包括Akbar Bugti和Ataullah Mengal。

巴基斯坦政府长期以来的观点是,这些俾路支部落酋长在他们的部落地区是“反发展”的,并希望坚持自己传统上对其人民的权力。部落首领不希望他们的人民接受现代教育,因为他们害怕俾路支人会反抗他们自己的部落首领。

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在1970 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从俾路支省赢得一个席位后,成为巴基斯坦国民议会的成员。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拒绝对1973 年宪法进行投票,批评俾路支省缺乏自治权。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总理被指控支持日益增长的俾路支分离主义叛乱,于 1973 年被迫解散省政府,逮捕了许多俾路支领导人,包括在 1975 年海得拉巴审判期间被监禁和审判的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

据报道,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是俾路支解放军(BLA)的领导人,这是一个被巴基斯坦政府取缔的分离主义组织。他还是 1970 年代反对巴基斯坦政府的叛乱的主要领导人。1970年代,由于新的联邦政府采取措施镇压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政权,凯尔·巴克什·马里在阿富汗流亡多年,直到在苏联支持的穆罕默德·纳吉布拉政府支持下,他才回到巴基斯坦 。后来那个国家在 1990 年代初已经垮台。

返回巴基斯坦后,他决定保持低调,但他的俾路支民族主义观点为他赢得了“共产主义民族主义者”的标签。2014年,他因脑溢血而去世。

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有许多孩子,包括六个儿子。其中之一,巴拉赫·马里,是反对巴基斯坦政权的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也是真正的BLA领导人,因此在 2007 年被军队杀害。 相比之下,他的另一个儿子 Changez Khan Marri 成为亲巴基斯坦的省长。

TNO剧情(1.1.1b)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盟友们入侵了英属印度,俾路支斯坦被阿富汗和伊朗帝国瓜分。为了保持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德国又在二战结束后于伊朗策划政变,恢复了巴列维王朝的君主权力。由于巴列维持续推行激进的世俗化改革又忽视了农村居民的权益,伊朗国内社会矛盾日趋严重,以乡村为主的地区纷纷出现分离主义和叛乱倾向。

当大半个世界都在代理人战争和核战争的阴影下摇摇欲坠时,伊朗似乎得以逃脱这种命运。但是,巴列维的改革导致的不满已经抵达了临界点,并迟早以令人吃惊的形式爆发出来。俾路支斯坦的游击队从未想象过他们能获得掀起全面叛乱的机会,尽管他们的潜在盟友已经暗示了这一点。

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从伊朗传来:伊朗的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遭到刺杀。随后伊朗全国发生了不断加剧的大规模的混乱,伊朗首都德黑兰也已经被戒严。在访问德黑兰大学期间,沙阿在穿过一个校区时胸背连中两枪,当场毙命。官方媒体宣布被活捉的刺客是被流放的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的思想的激进簇拥。

伊朗沙阿毙命的消息引发了伊朗的举国欢庆。全国大部分国民都反对他称为“白色革命”的改革。随着国家因动乱而机能瘫痪,军方介入并镇压了几个主要城市的骚乱。许多人开始怀疑处在风暴中心的伊朗政府是否能渡过这一劫难。

俾路支解放阵线的游击队员迅速集结在伊朗东南部地区,这是他们避免和阿富汗或新生的巴基斯坦产生对抗的最后据点。凭借着各方盟友的协助,俾路支解放阵线投入了伊朗内战之中,为确保他们的部落权益和俾路支人的独立而战。

随着摇摇欲坠的伊朗陷入混乱,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东。自1953年的一起石油丑闻以来,国内局势持续紧张,最终导致了亲德派的巴列维沙阿上台。但是,近年来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了国家动荡,并随着对沙阿的刺杀达到了高潮。

因此,伊朗陷入了内战之中。由摄政法拉赫·巴列维领导的王室政府已经在北部巩固防御,竭力阻止伊斯兰主义者、激进学生、社会主义者以及谋求接管国家的通外势力的袭击。所谓的伊朗革命联盟,是一个不稳定的共和派联盟,他们因推翻君主制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在一起,预计他们会在一个月内围攻德黑兰。而他们那动荡的邻居伊拉克,已经变成了世界各地的雇佣兵的跳板以及武器流通渠道。这个古老国家正面临它的至暗时刻,爆炸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有着德国支持的伊朗帝国政府势必以最坚决的手段实施镇压,尽管伊朗帝国在内战刚爆发时就失去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领土,它仍然有着足以和伊朗革命联盟对抗的军事势力。相比之下,伊朗革命联盟之间存在着严重牵制,且各方国际力量的支援并不统一:OFN支持民主派,而日本支持霍梅尼。

不过,如果这种疯狂的挑战最终以胜利告终,俾路支斯坦将得到彻底的独立并从伊朗内战的漩涡中脱身,在伊朗内战的新获胜者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这些分离主义者之前暂时获得建设国家的喘息之机。

然而,事情或许会以另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走向最诡谲的结局——

伊朗传来一则令世界既震惊又困惑的消息!俾路支解放阵线占领萨阿德阿巴德宫殿群,并宣告战胜伊朗。俾路支军的指挥官穆罕默德·马里迫使伊朗政府签署条约,规定保证俾路支人、这个什叶派国家中的逊尼派民族的独立!俾路支解放阵线现将成立一个建立在伊斯兰教逊尼派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的、独立的俾路支斯坦国。

OFN已初步同新政府建立起关系,而德国则谴责俾路支人是“雅利安种族与伊朗民族的敌人”。


【TNO人物介绍】BAL纳瓦布·凯尔·巴克什·马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