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们公司的电商做不起来?那就对了!

2023-08-31 21:04 作者:bili_65475513573  | 我要投稿

从事电商10来年,也自己创业两三年,认识了很多商家朋友,有的是厂家,有的是经销商,“越来越卷了”这是今年我听到商家朋友们说得最多的话。

在我认识的商家朋友当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现象:除了一开始就做电商的商家朋友外,其他最近几年才入局C端电商的商家,大多都做得不太好。

好一点的,能卖点,不亏钱,但是整个体量和公司整体业务占比来说,不值一提。

更多的一部分商家,就是一直没啥体量,一直在亏钱,或者是一直保持在盈亏平衡点,始终没办法突破。


“想做,但是就是做不起来“这是大多数这几年从其他行业入局电商的商家的通病。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从我一个朋友的公司的情况为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朋友的公司是2019年注册的,我且叫它A公司吧。实际上A公司刚开始也是亏损了大半年,亏损金额几十万,2020年,疫情爆发,公司全面进军社区团购业务,到2022年年底,公司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5亿。

他们公司也一直在尝试电商C端,但是总是起起落落,一直不咋样。实际上2020年抖音开始爆发的时候,他们公司的运营人员就主动提出了运营抖店的想法,三个月时间,一个单品在利润还不错的情况下,从0做到了月销售额近百万,但是因为产品和服务跟不上,店铺指标维持不住,在接下来两个月,基本上每个月就只有了几万销售额。

后来他们公司又尝试了淘特、快手、拼多多等各个渠道,结果都不咋样,直到今年,他在别人的介绍下,找了个运营总监,把整个C端团队分离出去,这才把C端发展起来。

他们公司把C端分离出去的时候,是2023年一月,3月份正式开始营业,上个月营业额380多万,这个月应该是400多万,半年时间,已经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在没分离出去的时候,为啥一直做不起来,但是分离出去了,为啥就做起来了?

实际上,没那么复杂。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基因,而这个公司的基因形态,一般都是第一个能赚钱的基本盘确定的。

比如,有的创业者,第一个赚钱的项目,是因为拉关系赚钱的,在后续的项目中,他的重点就会放在和资源方的人际关系上,我就在这样的公司待过几个月。

那份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我们电商部门在给老板谈规划,谈方向的时候,老板都没啥兴趣,但是谈到出差,要去见资源方的时候,他就很感兴趣。我们平时的营销费用很难申请,但是出差去见资源方的时候,费用随便花。

但是电商的C端业务,平台方能给到的永远都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毕竟消费者不买单,给再多的资源也白费。


A公司实际上也一样,抖音当时为啥能做起来?因为那个时候是真正的风口,供应商短缺,所以感觉很顺利。

为啥几个月之后做不起来了,是因为卷起来了吗?

实际上真不是,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最开始那么好做,但是真的不到卷的时候。

核心原因是什么?在我的了解下,我知道了大概的原因。

在A公司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朋友问过运营的意见,实际上运营人员还是愿意坚持做抖音的,哪怕没啥提成也没关系。

但是我那朋友在两个月后看到没啥起色,就把原来负责抖音的运营人员调整到了社区团购,然后抖音的业务兼着做。


看出问题了吗?

对于我那个朋友来说,抖音能做起来是惊喜,但是他潜意识当中,社区团购更重要。

后来,那个运营负责的社区团购平台方倒闭了,那个运营再提出想要全心做抖音,这个时候淘特出现了,朋友觉得是个机会。

然后朋友就找人一起合作做起来了淘特。淘特增长很快,毕竟官方补贴,官补直接给流量,和社区团购的节奏很像。后来那个合同伙伴因为一些原因不做了,淘特的业务需要交接到朋友手里。朋友就把淘特的店铺交接到了做抖音的运营手里,让他先看着,他快速招人。招了一个月,人没招到,在朋友的劝说下,那个做抖音的运营,开始做淘特。

2022年中旬,淘特开始缩减补贴力度,没那么好做了,朋友还是想在C端上找到出路,又让招人做抖音、做天猫、做淘宝、做拼多多,但是到了去年年底,还是不咋样。


直到今年,那个运营总监和我那朋友直接签了对赌协议,C端完全分离,今年半年需要的营销费用直接一步划到账,我那朋友除了财务监管,在今年一年时间内,不可以干涉C端的任何决策问题,这才把C端做起来。

实际上很多公司和A公司都差不多,最开始创业的时候,那是不成功变成仁,但是后续的业务,就是“试一试”的态度,当遇到”看起来更好“一些的业务的时候,资源马上转移到了其他业务。

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以前的市场了,在本来自己的核心渠道都不好赚钱的情况下,要想以“试水”的心态做起来一个平台,基本不现实。


如果是六七年前,别人问我,做电商好不好做,他能不能做,我会告诉他:你可以试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那么卷,试试能成功的概率真不低。

而现在别人再问我电商还能不能做,我会告诉他:大概率一年内,你都是亏损。

实际上一年内真的都是亏损吗?如果找对产品,找对人,大概率可能亏不到那么久,如果运气好,也有可能快速盈利,但是真的不长久。

我之所以那么说,是想让他知道:做好“深耕的准备,现在真的是不是赚快钱的时候了。在互联网的上半场,我们可以投机,风往哪里吹,我们就往哪里走,市场的增量带动创业者的增量,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这个存量时代,可能真的要靠本事赚钱了。就算有风,可能那风也更短暂了,大多数时候是没风的!“






你们公司的电商做不起来?那就对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