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ヒッキーP专访 「把感情化为音乐」以及当下的vocaloid圈

2022-07-04 16:20 作者:术力口bot  | 我要投稿

ヒッキーP专访 vocaloid地下音乐圈的重要人物所谈论的,「把感情化为音乐」以及当下的vocaloid


   自2007年初音未来发售以来,vocaloid文化持续地传播着。vocaloid文化正在通过产出大热的曲目以及涌现出国民级的艺术家,变得越来越普及,而本系列连载则是对按照这样的观点考虑,则经常会被忽略的那些追求另类表现的vocaloid P主的采访。通过探寻他们各自的创作的支撑或是具体的创作方法,希望将vocaloid文化作为一个音乐圈子的这一侧面调查清楚。


在第二回连载中登场的是,ヒッキーP。他在展现出掺杂着强烈失真的音色和噪声的声音剪贴这样的另类的音乐风格的同时,在常见且抓耳的旋律方面也很擅长,在vocaloid圈子中,他释放出了像是将地下音乐和地上音乐连接一样的,性质极其不同的存在感。


他在2012年通过厂牌GINGA,向一般公众发售了专辑『Eutopia』,而他自己的音乐也是这一厂牌设立的契机。他还作为vocaloid圈子的出色的观察者和活动策划人为人所熟知,他的活动对另类音乐和地下音乐的曲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次就以他对于音乐的原体验(译者注:原体验指人在人格、思想形成前,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的体验)和他特别关注的vocaloid P主等话题为开始,请他对到目前为止的采访中没有怎么谈论过的他独特的制作方法,以及vocaloid圈产生的变化进行讲述。


之前的连载见此链接:

https://blogs.soundmain.net/tag/vocaloid-sound/


受到cali≠gari和Boredoms的冲击,直到开始使用vocaloid创作音乐的经历

想请教一下您开始音乐创作的契机。


   小学生的时候我有学习过弹电子琴。不过后来旷课,学了几年就没弹了(笑)。尽管自己不能说得上变得擅长弹琴了,但是或许在那时我学会了Do Re Mi Fa Sol La Si的感觉吧。之后在我继续听各种各样的音乐的过程中,我也变得想要尝试自己制作音乐看看了,然后我向父亲询问有没有可以制作音乐的软件,他就在中学2年级的圣诞节给我买了DAW。买的是那时候发售着的最早的SONAR。虽然我记得包括声卡在内一共也就五六万日元,但是到那时为止我还没有收到这么贵的礼物过,过于突然,在当场我就哭了出来。我想着可不能浪费这份礼物,于是就决定使用这个软件进行音乐创作了,这就是我音乐创作的契机啦。


开始当vocaloid P主之前,您也进行过自己演唱之类的活动是吗?


   是的。最开始我完全是在摸索,「这样做把不同声音重叠在一起的话就会变得有乐队音乐的感觉」我一边这样试错一边进行着创作。尽管我在当时喜欢的艺术家的论坛或者是粉丝网站发表了我创作的曲子,但结果被贬得一文不值(笑)。虽然也有被人说过「就你这半吊子水平别搞音乐了」,但是也有一两个人这样跟我说「虽然音乐很粗糙但是独特而且很有趣,可以试试继续做下去看看哦」。所以我把这些意见作为了我创作的动力,我想要让那些贬低我的人认输,想要创作出更加厉害的曲子,我就是以这样的想法持续创作下去的啦。


最开始是想要做摇滚吗?


   因为我受到了摇滚乐队的冲击影响,所以我还是想着要以乐队形式做音乐。但是因为我是乡下出身,对于我创作着的曲子能够表示出理解的人,或者是乐队的伙伴都找不到啦。因此,我就是使用父母给我买的DAW一个人制作出曲子,然后寻找着能够理解这些曲子,或者是能变得喜欢上这些曲子的人,就是这种感觉。


从此又是以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变成vocaloid P主的呢?


   首先,我了解到叫做vocaloid的东西是在初音未来发售2个月左右之前吧。发售之前这件事在niconico动画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介绍vocaloid是这样这样的事物的这种解说视频之类的,还有已经发售的MEIKO的声音效果示例之类的视频都被投稿了,因此我也了解到了初音未来是可以使用声优的声音自由地歌唱的软件这样的信息。在我对niconico动画本身稀奇古怪的世界观之类,离谱的音MAD之类的所产生的文化觉得很有意思且抱有兴趣的时期,我知道了初音未来的存在,因此我那时就认为初音未来和niconico动画都一定会变得更火。我一边想着存够钱后就立刻买下初音未来,一边一直随时关注着动向。


实际初音未来发售之后,对既存曲子的翻唱就开始了,这之后很快也开始了以初音未来这一角色作为主题的曲子的投稿。虽然还能使用这样的声音帮自己进行歌唱这这一点让我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此之上,在niconico动画上产生了哪怕不是专业的人创作的曲子也会被聆听的这样的文化,这件事让我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虽然在那之前也有投稿作曲的网站,但是也只是作曲的人之间互相发表着感想这种程度,那时在互联网上还大概不存在能够被不特定的大量听众所听到的环境。我曾觉得这种文化的诞生是对于独立音乐圈而言的革命。


但是,在那个时候,我认为以初音未来电子歌姬作为主题的偶像歌曲之外类型的曲子是听不到的。


我打算开始当vocaloid P主直接的契机有几个,首先是镜音铃的发售。虽然和初音未来相比,评价没有特别好,但是听到了镜音铃的声音的时候,我受到了冲击,我感觉为我歌唱出我的曲子的vocal非这样的声音莫属了。


和这件事同时期的,我从大学轻音乐社团的朋友那里收到了「你听过这首vocaloid曲吗?」的电子邮件。虽然我觉得一般听国外的摇滚和funk的人,感觉是不会听vocaloid音乐的样子,但是他还是安利了我vocaloid P主haruna808的曲子。我听了之后,感觉是和我到那时为止对vocaloid音乐的印象不同的,非常有着个性的魅力的音乐。我好奇vocaloid的文化中这样的音乐会不会被听众接受呢,然后发现这首曲子被播放了3000次左右。弹幕中,也不只是关于初音未来这个角色或者是其可爱之处的内容,对于音乐本身表示觉得有趣的弹幕也有很多哦。



以这件事作为契机,我发现vocaloid文化不是只由角色性决定音乐是否会被关注的文化,而且我找了很多vocaloid曲子试着听了听,在所谓的代表性的偶像歌曲下还沉睡着大量的独创性的作品,而且这些曲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聆听。这里已经诞生了很棒的一个圈子了啊,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并且我觉得自己也得立刻行动起来了,在这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听vocaloid曲和制作上了。我记得初投稿是在那之后1,2个月之后的事。


还有haruna808桑之外的在那个时候受到了其冲击的vocaloid P主吗?


我从なっとくP桑、こんぺいとうP桑那里也受到了特别大的冲击。よよP桑、すんzりヴぇrP桑、牢獄P等等,其他让我受到冲击的P主还有很多。



印象中您是不抱偏见地听过多样风格的音乐的,请告诉我到目前为止您听音乐方面的经历,以及特别感受到了对您的影响的艺术家。


小学生的时候,受到了父母和姐姐的影响,我以畅销的J-POP为中心,听过民谣和西洋音乐中有名的硬摇滚曲目。在这之后,中学生的时候改变了我自己的音乐的价值观的是叫做cali≠gari的乐队。最开始听的时候完全听不懂啦。专辑中每首曲子的方向都不一样,我思考着这些人到底想做什么,总觉得不能够理解。但是,我看出了他们是想要作出不寻常的东西的这一点,所以在我带着对他们的强烈兴趣,听了很多遍,逐渐地,我意识到了他们不止拘泥于单一方向的音乐的价值观这一点的厉害之处,进而让我受到了冲击。由此作为契机,我确定下了这样的态度,不按刚开始听到一首歌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而是哪怕有违和感也要听到能够理解为止。另外,cali≠gari的各位成员都是会积极地表现和宣传自己对于音乐狂热的爱好的人,因此我通过他们给的一些信息了解到了全新的我本不知道的艺术家。


然后,在我高中生的时候,在cali≠gari之后又认识到了叫做ボアダムス的乐队。我从『スーパー アー』这张专辑刚开始听的时候真的是听不明白,完全理解不了呀。但是唯独能够察觉到专辑里很厉害的氛围,所以我想着看来只能一直听到喜欢上为止了,我在大概半年的时间里大致上每天都在听那张专辑哦。然后某一天,突然脑袋里有了砰地一下打开了的感觉,并让我产生了一种世界上所有的声音填满了这里的印象。听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房间似乎闪闪地在发光,而对于我能够听到的生活中所有的声音,我都能感受到其各自的魅力,有了音乐的分辨率一下子提了上去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经历,决定了现在我听音乐的风格习惯。


cali≠gari的作品中有特别喜欢的吗?


我之前特别喜欢的是『8』这一张专辑啦。虽然cali≠gari是有时会被分类到视觉系中的乐队,但是他们出『8』这张专辑的时候卸了妆,外表上变得非常朴素了哦。然而这张专辑中音乐则变成了他们最扭曲和奇怪的内容,最开始我也完全理解不了,但是在听了很多次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了不同声音中细微的差异,「不是这个声音就不行」,所有的声音都是如此非常合适的。


对于经常登上音乐排行榜的艺术家方面又如何呢?


B’z或是浜崎あゆみ之类的,从小学生的时候开始很喜欢了。当时,在网络上的论坛上,有「真正懂音乐的人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这样的论调,但我真的很讨厌啊。为什么非要根据听的音乐来决定喜欢音乐的程度不可呢,因为我这种想法很强烈,所以我自己特意地主张我也会听B’z或是浜崎あゆみ。不过即使去掉这一点因素,我也很普通地喜欢他们,经常听。


ヒッキーP桑的动画有打上「リンダストリアル」这样的标签,使用扭曲的声音和金属感的音色这一点是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译者注:リンダストリアル是将リン(镜音铃)和インダストリアル(工业音乐)拼接在一起的词,现在在niconico动画上是用于使用vocaloid制作的工业音乐的标签)


刚开始在niconico动画投稿的时候,我收到过「是工业系的音乐呀」的评论,也曾被打上过标签,但是那时候我还没有听过工业系的音乐啦。我觉得如果被其他人评论说「这才不是工业音乐」会很难办,所以我想到如果打上如同仿冒品一样感觉的标签的话或许就会很有趣吧,于是自己就用「リンダストリアル」这样的标签替换了上去哦。这样做了之后,我之后都会加上这个标签了啦。



但是,我完全没有使用属于工业音乐的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样的自觉,只是想着使用着自己喜欢的声音啦。虽然最早期的作品是想着要制作如当时听的浜崎あゆみ一样的曲子,但是听众谁也没有按照这样的感觉进行理解。还有被说过风格像是ナイン・インチ・ネイルズ(译者注:即Nine Inch Nails,美国著名工业金属音乐乐队)一样,到现在我都没法认同和理解这样的看法(笑)。


Vocaloid是「最棒的歌手」

请告诉我关于您制作环境相关的信息。


   虽然大概一年半之前我换了新的PC,不过在这之前我一直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哦。因为我之前想一直使用能够运行父亲给我买的最早的SONAR 1.0的环境,所以确实直到最近为止都还是在这个环境下进行作曲。这就是为什么我也不能正确地安装插件啦(笑)。虽然我也用过编辑声音的免费软件,但是我没法以插件这种形式把这些软件加入到SONAR中。


现在的话是使用SONAR变得免费后被叫做Cakewalk的软件。从SONAR 1.0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因此这个软件相比之前现在能做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真的让我很感动(笑)。


换新的PC之前,具体是使用哪些免费的软件呢?


当时是正在使用SoundEngine Free这个软件,比如说我会把敲桌子的声音和弹电子琴的声音录音下来,进行加工和失真之类的来创作出不同的音色来。


制作曲子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里开始制作的呢?


   虽然这样细微的差异不知道能不能传达给听众……我作曲首先是激发出或许可以叫做心情的,在自己心中存在着的无法排解的感情吧。我觉得这一点可能不太好理解,就比如说像是在非常用力憋劲的时候,或是在让头撞墙的时候,要制造出那种让自己很紧迫的状态啦。这么做了之后再就弹出自己脑中产生的节奏并录音。虽然录音下来的是不稳定的节奏,但是这个时候产生得到的节奏可以说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情的节奏之类的吧。把这样的节奏实际输入到DAW中,然后在此上用旋律乐句和各种想法充实,丢弃掉没有用的声音,按照这样制作出乐曲来,我按这样的过程来制作得比较多啦。


我也有时会使用鼓组的loop素材,但是并不是按原样使用,而是将声音一个个地切分出来再使用。比如说先录下在非常使劲的状态下点击鼠标的时候所产生的不稳定的节奏,然后在其上用鼓组的声音放置替换。这么一做,我总觉得这样就能表现出那种只有自己才能创作出来的节奏了。


所以有什么工作流程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是别人不会使用的这样的吗?


   我试过阅读别人的工程文件,他们不是把很长的乐句在DAW的钢琴纸卷(译者注:钢琴卷帘(钢琴窗)即piano roll,指的是DAW软件中竖轴对应钢琴上各琴键,横轴对应时间的用于输入音符的区域)上全部输入进去之类的嘛。我的话只在钢琴卷帘输入几个音符,然后就将短时间内这些音符的这些变化随时都以WAV格式导出,编辑后再放进来,并反复重复这样的过程作曲。我基本上不会像是别的人一样写好几小节的乐句或旋律。我的做法类似于以每个瞬间为单位依次进行乐曲各个部分的制作的感觉。因为我想着希望能尽快听到最终会产生的声音,所以才按照每个瞬间来进行各部分的制作,确认了这个瞬间会产生这样的声音这一点后才继续创作下一个部分。


这样作曲的话,不会有使用这样那样的和弦走向之类的,或是想象乐曲整体的变化趋势之类的考虑吗?


虽然脑中有比较模糊的整体的印象,如果是实际中进行制作的话我还是会以每个瞬间为单位依次制作,每次再考虑接下来的下一个瞬间要制作成怎么样,是这样的感觉。


我认为您曲子里掺杂着的如拼贴画一样的打击乐和效果音很有特征,这是受到了怎样的音乐的影响,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这方面我受到了叫做魔ゼルな規犬的艺术家的强烈影响。他是制作那种在电子音之上加入切碎了的各种各样的电影中的声音的曲子的艺术家,我认为他的制作风格是我自己创作的基础。


还有就是Aphex Twin之类的,来自这些制作Drill’n’Bass和electronica风格的艺术家的影响。但是,因为我一直是按刚刚说过的那样随时将想法塞入曲子的方法来制作的,所以我认为结果上就使得最后产生出了我作品中的那样的声音。


您使用过采样吗?


使用过,但是我不会就按原样使用,更多的是会切碎了或是进行某种加工后再使用。


在曲子整体的展开中也能感受到拼贴的感觉。抓耳的副歌只进行一遍之类的,然后立刻就转移到别的展开上了,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原本来说,一般认为副歌是有着出现两次以上的必要的。但我觉得这是因为商业上的原因,音乐才会被这么制作,而我觉得做成接连不同的展开更开心,而且听到这样的音乐我会更兴奋吧。


曲子的长度很短这一点也很具有特征呢。


虽然曲子短这一点现在也变得普通了呢。我没有想去延长曲子,而且话说回来存在着延长曲子的必要吗?把自己想要创达的东西完全表达完就结束不也挺好吗,我这样觉得。



就像刚刚也在话题中讨论的,您在vocal方面主要使用镜音铃,可以具体地告诉我这一点的理由吗?


我从第一次听到镜音铃的声音的时候开始,就觉得是很清脆很棒的声音而使我受到了冲击,作为vocal我真的很喜欢镜音铃所以一直使用着。我自己的声音很低沉,而且为了唱对旋律所要的精细的发声,对我而言很难,因此我一直很依靠她啦。


我记得在なっとくP桑写的标题为「ヒッキーPを一言で表す」(用三言两语展示ヒッキーP)的博客文章中也有指出,关于您那可以看做是感性的,如同程序bug一样的vocal的加工方式,请向我介绍一下。


   我制作「liberal pops」的时候,我同时极端地调整了VOCALOID EDITOR中的多个包括「性别」之类的参数。なっとくP桑的文章中写到了「既是vocaloid的声音,背景中又有这创作者」「这vocal中的感情是vocaloid的东西呢,还是创作者的东西呢。这种模糊且半透明的感觉就是vocaloid的魅力所在。」,这一点正是我想要用vocaloid的声音表现出来的东西啊,尽管是之后才被他指出来的但是我很认可哦。



基于这一点所创作的正是「君を見た光」这首曲子。曲子里有着能够听到镜音铃叫喊一样的vocal声音逐渐变成机械感的声音的地方,那一块是通过剪辑rin的声音再连接起来得到的啦。首先把rin叫喊一样的歌声导出为WAV文件,然后把那个声音中间的,取极短的一瞬间剪下来得到几十个片段排列在一起插入到歌声之间。随着我逐渐缩小剪切的长度并进行多次的重复,声音就会听起来越来越变得无生命且绝望,所以在这时我就能感受到感情一样的东西,并决定了要将其加入到乐曲中。


对vocal进行加工的状态(从下方视频2:00处开始)


对于我来说他们是最棒的歌手哦。虽然评价说是机械音的人也有很多,但我从起初听到初音未来的声音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是抱有,是很棒的歌手哇,这样的印象。我是没有那种因为是vocaloid所以和真人不一样的看法的啦。


在叫做処女A的乐队中您亲自进行歌唱,这和使用vocaloid的时候存在什么差异吗?


果然vocal不一样这一点是最大的差异吧。我认为自己歌唱的时候能够展现出魅力的旋律,和vocaloid歌唱的时候能够展现出魅力的旋律完全不一样。此外,処女A这边是考虑着现场演出而创作的曲子,而vocaloid那边则是并没有考虑着要在现场演出中进行表演,根据这样的自觉而创作出来的啦。



虽然和之前的访谈内容有些重复,音域或是声音的持续时间、较强的操控性等这些vocaloid的特性有在旋律中反映出来过吗?


让vocaloid歌唱的话会存在着难以听清楚的音域,所以如果使用镜音铃的话我会有要在rin擅长的音域中进行制作的感觉。我认为通过调教vocaloid可以让vocaloid唱出精细的旋律,做到精密的表现吧。这一点的特性或许对我的乐曲的整体声音都带来了影响。没有使用过vocaloid的话,我觉得我现在就不会变成这样的音乐风格。


我感觉从『Eutopia』专辑的收录曲开始像在说话一样的vocal部分就增加了,这一点的后面又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严格地说并不是说话啦。因为是我第一次发行流通的CD,所以我想要踏入到别人还没有踏足的地方创作新的东西这样的想法很强烈。我想要创作在不同瞬间让感情发生变化的东西,BPM和节奏也瞬间发生变化,旋律上也打算要稍微偏离流行曲的框架来进行感情的表现。我觉得恐怕这使得一些部分开始听起来像是说话一样吧。



而且,流行曲中大部分曲子都是要形成固定的节奏的不是吗。这一点我感觉有很强的违和感。刚刚说过了我是由心情进行音乐的创作的,难道我自己的心情是固定的吗,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并不是那么固定的了啦。即使有非常有精神的时候,在那五秒之后变得忧郁了起来这件事难道不是很普通嘛。而自己之前还没有着手于将这一点在音乐上进行表现,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因此我决定要把感情和心情的紧张程度中波动般的变化落实到音乐中,而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导向不稳定的节奏的变化上。将这些运用到流行曲中进行尝试的时候就是『Eutopia』的那段时期,我想这么做或许也影响到了让vocal听起来像是在说话一样这一点。


Eutopia』发售的时候的采访中我印象中有谈到了进行了不切顶的混音这件趣事,可以告诉我关于这件事的原委吗?


虽然是很羞耻的事,我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关心过声音被切顶啦。一般的人每个音轨的音量都会调到-12dB左右进行制作,但在那次之前我的音量就没有调到负数过,可以的话我会让五个左右的音轨的大部分的声音都被切顶。把这些音轨混音之后我会进一步地制造爆音,其实不如说我之前觉得这样做还挺舒服的哇(笑)。制作『Eutopia』的时候,我才学到了哪怕故意要打算切顶制造爆音也要先减小音量进行制作这样基础的事情。


您喜欢爆音效果到这个程度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因为听起来不是很舒服嘛(笑)。我认为这是和我的父亲一代听到Jimi Hendrix(译者注:Jimi Hendrix,美国著名摇滚吉他手)的噪声后感受到舒服一样的感觉哦。会产生「jarlin!」这种原声吉他的感觉,让人很兴奋对吧。


现代的地下文化,以及vocaloid圈的将来

vocaloid圈以及其文化中的哪一部分让您感受到了有趣呢?


虽然和最开始说过的内容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在vocaloid之前是没有职业音乐家以外的业余音乐家自己创作的曲子也会被人倾听的环境的哦。这样的环境突然出现,而各种各样的人曾抱有的对音乐的想法和有着个性的特质的冲动,正因为在这之前没有可以倾泻的地方,强烈的热情像是洪水决堤一样涌了出来。我觉得正是这种独立音乐所特有的奇特的热量成为了我喜欢上vocaloid的契机,而我觉得这也是vocaloid文化的魅力所在。虽然如今已经是个人发表自己制作的曲子变得很普通的时代了,但是那样的环境在现在仍然留存了下来这一点也很有魅力。


在长期呆在圈子的过程中,请告诉我您看到了哪些很大的变化呢,如果有的话?


最早的时期,业余的人会制作怎样的曲子这一点的感觉,听众这一边完全没有概念。正因此听众某种意义上对这些人有些轻视,但另一方面对制作乐曲这样的行为又将其神化了。我觉得对于vocaloid音乐也是有过神化行为的哦,观众会认为流行的曲子和大热的曲子像是变魔法一样地被创作出来,或是被施加了某种魔力。


因此说到圈子刚诞生的时期的话,听众是抱着「业余的人不可能能够作出曲子什么的」这样的意识来听的,而名曲也就接连不断地产生了出来,由于这样的状态,听众被「有好多神仙!」这样的热潮所鼓舞。低的期待值和高的曲子质量之间有着差距,正因此泡沫一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数年。


现在则是去掉了那层粉饰的状态,大家都是以平静的心态去听曲子的。某种意义上现在的圈子变成了有些严格的圈子了,我认为这就是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此外,最早的时候对于商业性的行动我印象中是极其敏感且一直排斥的。在这之后,很多大企业消费了vocaloid圈子,而后有过一段时间这些商业性的活动放缓了,在这一段时间内vocaloid圈作为独立音乐圈也培育了很多的种火。此后又产生出了在主流音乐圈也有名的人,圈子也慢慢变成了和商业某种程度上相连的音乐圈,因此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我印象中作为接收方的这一侧的商业过敏症一样的东西也有减轻了啦。当然把商业目的放在首位这样的做法,和vocaloid圈的色彩是不协调的。


另外,我觉得虽说有关vocaloid的话题出现在了新闻中,但是对于所有的这类话题产生的热烈气氛都减少了,或者说哪怕是喜欢vocaloid的人也变得不会对所有这样的新闻中的每个都有反应。举例比如哪怕说了「中田敦彦制作了vocaloid曲」,没有兴趣的人完全不会搭理那样。扩大到了这个范围之后,vocaloid已经变成了日常性的一个类别了,我觉得这一点是不是也是很大的变化呢?


ヒッキーP桑作为策划人的代表性的活动,我觉得可以举出挑选介绍播放量1万以下的有个性的vocaloid P主的活动「VOCALOID・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カタログ」(译者注:「VOCALOID・地下・目录」,下文简称「地下目录」)。想请问一下完成这个视频的制作时,对于当时的问题的看法,或是对圈子达到的影响之类的。


说到制作那个的时候当时的vocaloid圈,是在niconico动画中也有投稿「もっと評価されるべきボカロ曲集」(译者注:值得更多评价的vocaloid曲集合)一样的BGM视频的时期。从大约2008年开始,就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时代,哪怕制作了vocaloid曲,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多播放,在这个时代中,存在着介绍那些播放量并不高但是非常棒的曲子的趋势哦。但是,抒情曲、电子pop或是club音乐这种,被介绍的音乐都是限定于这些类别的吧。不是这些类别的音乐风格难道就不包含在值得更多评价的曲子中了吗?因为我有这样的不满,所以为了挑选这些风格之外的曲子介绍,我制作了「地下目录」。



投稿之后引起了不小反响,还产生了「地下目录」的粉丝,2ch的vocaloid讨论串中也有了将做奇怪的音乐风格的vocaloid P主称作アングラ系(译者注:地下系)的趋势了。第二期的视频是由我以外的另外一人制作投稿的这一点让我很惊讶。第一期我介绍过的sansuiP桑编辑制作了第2期,从此之后便成了我和sansuiP的投稿比赛一样的活动并在之后系列化了。


https://www.nicovideo.jp/user/6075096/mylist/5773596


最近「地下目录」不怎么更新了,是因为什么样的理由呢?


是由于从某个时期开始地下系的定义变得难办了吧。最开始我一直是将播放量1万以下的包括在一起进行挑选介绍的,2008年当时我自己心中有着那么一条界线判断这位P主适不适合介绍,而多高的数值可以作为判断的指标这一点随着时代也在不断地变化。


在此之上,第一期投稿的时期,「说到vocaloid的话就是这样的曲调」这种范围是非常狭窄的哦。「电子歌姬」这样的角色歌或是抒情曲、王道pop、电波曲之类的就占去了很大的比例,反过来考虑此时地下系的定义也很容易。但是ハチ桑或wowaka桑出现的时期开始vocaloid圈特有的音乐风格逐渐形成,这样的风格也渐渐开始被世人所知,变成了音乐风格上很前卫,制作着革新的东西的人的播放量也会很高的时代。我最后投稿的「地下目录」的下一期制作的时候本来想着要以ハチ桑和wowaka桑等为首,还要挑选介绍梨本うい桑和盛るP桑的,但是我才发现大家都很热门且已经很有名了。如果在现在的时代打算要制作「地下目录」的话,我觉得编辑制作者的审美品味很会受到考验和质疑,因此也会引起很大的争吵。


面对第一次接触排行榜上之外的vocaloid圈的人,请一定要听一听这位的曲子,请问可以介绍一下这样的vocaloid P主吗?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举出たのしいマグロダンスP了吧(笑)。他有一首叫「5月4日!運動!叩く!」的曲子,我很希望大家都来听一听这首曲子。和我的作品风格有着相通的地方,是像是在说话一样的曲子哦。曲子里有个说出<なんでそんなこともできないの(译者注:为什么这样的事都做不好啊)>的地方,那个地方是把愤怒达到了极点的时候会说出的话语的语气和节奏一样的东西,按原样落实到音乐上得到的。随着这之后音乐圈中DTM变为主体,我觉得这首曲子是有着被后人评价为「从2021年开始居然就有人做着这样崭新的东西」的潜力的曲子。


虽然我觉得以前大家是忠于如何正确地保持节奏这一点的,但进入了DTM变成必然的时代之后,这一点的附加价值也会消失哦。我认为以后,打破固定的节奏的时候能够产生怎样的表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变得引人注目。我现在觉得,如果变成了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首曲子会不会作为引入这种表现的重要的作品受到注目呢。



还有就是負二価-桑啦。他是一位中国人,制作着日本的vocaloid P主想不出来的曲子。「縄に噛まれた」这首曲子里就分别使用了固定的节奏和不固定的节奏,因为他使用着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创作着音乐,让我受到了冲击。



您举出这两位都是最近的vocaloid P主,如果将到目前为止的所有vocaloid P主包括在一起的话您会列举什么样的P主呢?


伟大的P主太多了,因此列举出来有些困难,不过如果说到别的人似乎不怎么举出来的人的话我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的是大丈夫P啦。「おれの闘病日記」这首,在年轻的时候患上癌症的时候,留下住院生活的所有影像资料,并进行纪录片制作一样的作品真的是杰作。他是研究有意地制作破坏性的音色和恶心的声音这一块的人,制作着虽然很粗野但是攻击性很强的声音哦。



排行榜内最近有关注的人吗?


那应该就是いよわ桑啦。虽然我觉得别的人也提到了,我认为他是像たのしいマグロダンスP和大丈夫P一样在非固定的节奏的地方能找出感情的起起伏伏的人,我很喜欢哦。



最近尤其是在「Rate Your Music」上,『Eutopia』受到了海外听众的注目,您是怎样受到关注的呢?


虽然变得被海外听众关注的契机我完全不知道,但我觉得他们不是从歌词本身的信息而是从声音的感情色彩中,体察到了专辑的内容和想法了吧。我的曲子被评价说是,“从来没有听过这种感觉的音乐哇”,还被和YMO,John Zorn之类的,别的著名的艺术家并列讨论真的很高兴。


近年来,vocaloid文化印象中已经较为普及了,热门曲也不会有隔阂而是被很多人收听,但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存在着的圈子本身的独特色彩,以及投稿了的话几乎是一定会被播放数十到100次这样的音乐舞台,我有些担心这些侧面会逐渐削弱。我想问问您关于今后的vocaloid圈的希望和期待。


这样的侧面有没有削弱这一点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认为最早期的vocaloid圈中被赋予的魔法一样的东西已经变得不复存在了,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独立音乐圈哦,现在有一直召开着「vocacolle」,niconico动画那一边也开始了贴近vocaloid的活动,我觉得这些都很好。


YouTube开在了外面,因此听众的总数是很多,但是niconico动画尊重着vocaloid圈中核心的人。搜索系统和标签也普及了,要说能听到现在新诞生的未知的某个P主制作的未知的某首vocaloid曲的场所的话,也只有现在的niconico动画了。虽然在YouTube内也产生了探索未知的vocaloid曲并积极地去听的运动挺好的,但是YouTube之后为了vocaloid做些什么这一点大概率是不存在的吧。所以,我们需要珍重niconico动画,我觉得niconico动画对vocaloid圈有多尊重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个人来说,我觉得今后能将niconico动画作为基础让这个社区进一步扩展开来就好了。くりたしげたか桑(※),我会一直支持你的!(笑)


※dwango专务董事C00,栗田穣崇。他Twitter的昵称是「くりたしげたか」,有一直在积极地挑选介绍包括vocaloid曲在内的在niconico动画上投稿了的受关注的视频。


ヒッキーP Profile


2008年开始在niconico动画进行vocaloid音乐的投稿。

2012年,通过厂牌GINGA向一般公众发售专辑『Eutopia』。

在当时留下了一定规模的反响,让相关的人和很大一部分粉丝非常欢喜,2020年左右通过海外的打分网站「Rate Your Music」海外听众的反应也开始增加。

「VOCALOID・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カタログ」的最早制作者。

充分利用从vocaloid圈初期开始的见闻进行着书籍『合成音声音楽の世界』等的写作。

niconico: https://www.nicovideo.jp/user/1296199/mylist/5527329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modmodmodable
TuneCore: https://www.tunecore.co.jp/artists/HikkieP
Twitter: https://twitter.com/hikkiepiii
HP: http://hikkiep.net/


原文链接:https://blogs.soundmain.net/14162/

https://note.com/lf_flat/n/n95dbe91c2889

导语·采访:Flat

本文撰写:しま


已获得Soundmain平台的翻译授权。

翻译:nagi


ヒッキーP专访 「把感情化为音乐」以及当下的vocaloid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