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配套练习及详解第二章核酸化学(习题答案)
第二章核酸化学
(习题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稀有核苷:在核酸分子中含量较少的一类核苷。
2.DNA二级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单链围绕其中心轴向右盘绕而形成的DNA双螺旋结构。
3.三叶草模型: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具有四环四臂,即氨基酸臂,反密码环及臂、D环及臂、TψC环及臂和额外环,外形呈三叶草形故名。
4.“线团”转变:由于酸、碱、变性剂及高温等理化因素作用,使原有规则的螺旋结构破坏,形成无规则线团结构的现象称核酸变性又名“线团”转变。
5.分子杂交: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核酸单链(DNA或RNA)之间借助于氢键,彼此结合形成DNA-DNA或DNA-RNA杂合双链的现象称分子杂交。
6. 增色效应:核酸分子主要是DNA分子由于变性作用,原来位于螺旋结构内部的碱基外露,紫外吸收能力增大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7. Tm:溶液中DNA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就像晶体物质在其熔点突然熔化一样,故称核酸的熔解,熔解温度范围的中点温度称解链温度,用Tm 表示。
二、是非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16.对 17.对 18.对
19.对 20.错
三、填空题
1.含氮碱基、戊糖
2.tRNA
3.2.0nm,3.4nm,10bp, 外,内
4.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物质)
5.DNA或RNA模板决定的
6.增大,变化不明显或没有变化
7.反,3.4nm,10
8.脱氧核糖2’-碳位上没有羟基,不利于碱的作用
9.U,A
10.20,60
11.3’-CGATGATTCG-5’
12.三叶草形,氨基酸臂,反密码环及反密码环臂,D-环及D-环臂,TψC环及TψC环臂,额外环
13.解开,结合形成双螺旋,复性
14.起始浓度,重复序列多少
15.解旋,右,旋紧,左
16.三叶草,倒L形
17.嘧啶、嘌呤,260。
18.氢键、盐键、碱基堆积力
四、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A 7.B 8.A 9.C10.C
11.A C 12.A B D 13.B 14.A 15.A 16.B 17.A 19.D 20.B 21.A
22.A
五、问答与计算:
1.答: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略)。 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碱基互补方式实现的。
2.答案(略)
3.解:一单链中(A+G)/(T+C)的比值为0.9,根据碱基互补规则,另一条链中(A+G)/(T+C) 的比值应为1.1.
4.答: (a)加热的温度接近该DNA的Tm值,开始退火复性后的OD260与变性前应完全相同,因为在接近Tm值的温度时,DNA的两条链并未完全分开,所以复性可以达到与变性前相同的程度。
(b)加热的温度远远超过该DNA的Tm值,退火复性后的OD260比变性前高,因为在远远超过了Tm值的温度时,DNA的两条链完全分开复性不容易达到与变性前相同的程度。
5.假定每个基因有900对核苷酸,并且有三分之一的DNA不编码蛋白质,人的一个体细胞(DNA量为6.4×109对核苷酸),有多少个基因?(参考答案4.72×106)如果人体有1013个细胞,那么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2.2×1013千米)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2.2×109千米)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1000倍) (以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0,核苷酸对平均分子量为640计算。)
6.答:同源蛋白质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所以它们的基因具有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当将带有同源蛋白质基因的DNA片段,进行杂交时,形成杂交分子的机会就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