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18课(3)

2022-05-12 22:07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古文经:用先秦的古文字篆书书写的儒家经书被称为“古文经”,训释研究古文经学的学问称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相对。秦焚书坑儒后,六经、诸子的书多所残缺。至汉朝所传习的经书,大多是用隶书书写而成,称为“今文经”。汉代今文经学占主导地位,许多学者则欲立古文经学,于是自西汉至东汉一段时间里,“今古之争”屡有发生。古文经学特点是讲究文学训诂,明典章制度,对经书字句、篇章、中心含义和人物的注解评论均与今文经学有别。崇奉周公、孔子。不讲“非常疑义可怪之论”及“阴阳灾异”之事,但有过于繁琐之流弊。

 

新学:近代以后五四以前对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学说的一种称谓。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各种学说大量涌入中国,无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与中国传统学说迥异其趣,被时人视为新学,而以传统学说为旧学。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所撰第一部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共十四卷。形式上是一部纯学术著作,考证东汉以来流传的古文经《周礼》、《逸礼》、《毛诗》、《易经》、《书经》、《左氏春秋》等均系刘歆伪造,目的是为王莽篡权提供理论根据,这些书埋没了孔子原著的“微言大义”,统统是伪经。此书旨在为变法制造舆论,引导人们从根本上怀疑传统儒家思想的经典性,在政治上、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把古文经传一概斥为伪造,不符合史实,其中对于古籍的考辨,亦多武断。初刊于1891年,立即受到顽固派围攻,但流传很广,有多种版本先后问世。清政府曾两次下令严禁。

保救大清皇帝会加拿大成员一览,康有为在其中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共二十一卷。1898年刊行。该书着重宣传了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康有为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公羊学派的学说,用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比附当时社会,指认“据乱世”就是西方的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为民主共和时代。认为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个阶段向前发展。康把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把自己的变法思想说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必然性。尽管这本书对社会进化的划分并不科学,很多说法牵强附会,有的还是凭空创造。但它毕竟指出了历史在不断进化的真理,宣布君主专制制度必将改变,为变法维新找到了理论根据。《孔子改制考》的刊行被顽固派咒骂。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18课(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