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新闻上说,这里有开往春天的地铁,修在楼顶的路,怎么爬都爬不完的坡,和夏天突如其来的雨。
这是山城,是雾都,是桥都,是江城,是东经105°17′至110°11′、北纬28°10′至32°13′的绵延群山间林立而起的城市,这里是重庆。
行千里,致广大,说的是重庆 。三年前已来过此地,深切体会到“十八楼的平地”是为何意。三年后的重游,是想吹吹嘉陵江的晚风,走走南滨路,感受山城的夏天。
重庆作为四川盆地的门户,扼守长江三峡,连接了西南、西北各省,南有云贵高原,北有秦岭,背靠青藏高原,嘉陵江与长江汇合于此。
重庆桥梁超过1.3万座,其中,跨嘉陵江19座,跨长江14座。依山而建的房屋,直跨江水的桥梁,为重庆撕开了经济的命脉。
8.24万平方公里的重庆,挤满了3212.4万人。重庆人口分布不均,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嘉陵江,长江沿岸人口密度极高。人口大规模流入重庆,人口年轻化,流动人口高消费化。重庆市人口迁移地区TOP10,重庆漫入人口主要来源成都市和广州市,漫出人口主要去向成都市和贵阳市。人口流动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GDP增长幅度较大。人口,使重庆经济全国竞争力增强。
除去以上资料外,最让人动容的是那热情、浪漫、满身豪迈江湖气的城中人。矮瘦的嬢嬢们操着口音亲切的讲话。出租车司机热情洋溢,一路上都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他会骄傲的介绍重庆的好。小店的主人在为你端上一碗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小面的同时,也会对你说“代表重庆欢迎你!”。重庆为了让外地游客欣赏到真正开往春天的地铁,甚至把2号线一车厢的挡板全部换成亚克力。会在国庆节七天给当地居民发20个短信告诉他们不要去解放碑,洪崖洞。会在李子坝专门修建观景台,让你看看穿楼而过的轻轨。在重庆这样看似不太宜居的地方,因为那些爱着它的人们,以旺盛的生命力让这座城市如此着迷。
重庆,一个不失现代化,但又打上强烈山城印记的特色城市,错落有致的山城与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在这座城市得到完美的融合。重庆最显眼的是独特的城市风貌,繁华的商业中心。以致使人忽略了其经济产业。这次向出租车师傅询问才知,重庆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才是其支柱。也是,与外乡人,这里夺目的是绮丽的景色;而于那些生长于斯的人,这里还有生活。
山城没有四季,不是热就是冷。而两江交汇,更使此地常年大雾。难得出现的好天气,但却常常是闷热难耐。我太过幸运,六月末的那几天,与热与雾都无关。
我对重庆最早的记忆是清晨的雾,连天的雾气弥散在空中,与远山交融,湿润中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惆怅,嘉陵江与长江无言地交融在一起,奔流向东。重庆是披着雾气、裹着群山、而心中热烈滚烫的少年。
他是热烈开放而又温和柔软的模样。热烈开放的重庆是午阳。人多热闹的街道,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在麻将的对碰声里吃碗红油小面。滚烫的辣椒入肚,一声谓叹,便热的出汗,却又急不可耐的吃下一口。温和柔软的重庆是落叶。太阳将下,透过微风吹动的树叶看温和的太阳余光。
晚上的时候,天空就黑的似墨,像是轰的一下白日的热闹都蒸发了。家家户户的灯都亮起来,外面一下子只有楼下烧烤店偶尔传来的笑声还有旁边的马路上车子经过碾压道路传来的摩擦声。
主城总是热闹不夜的。我也依旧觉得重庆夜应该是温软的。可能。每个人对城市都有一种解读吧。每个人的经历与生活不同。少年人觉得它热烈奔放。老年人又会觉得它平淡迟缓。
开往春天的的地铁,早已走过18个夏与冬。不用期待去弄清,修在楼顶的路,到底通向哪里。那些猝不及防的大雨,热烈地淋整个夏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那样一座城里,永远有着炽热。
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