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猛方,化湿健脾,助您一身清爽,还能治疗多种杂症!今夏必备!
在中医诊疗的过程中,医生总说要祛湿。有人会问什么是“湿”?怎么才能祛湿呢?
湿气主要是由风邪、寒邪、湿邪等邪气进入人体后引起,湿气可分为寒湿、湿热、痰湿。
今天先为大家展开讲讲湿热,后续再为大家介绍寒湿和痰湿。
湿热从何而来?
湿热是由湿气和热气相互纠缠所引起的病症,在中医理论中,湿热属于偏阳性体质。
或是常吃辛辣食物,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或是情志方面的因素,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受阻,最终影响了脾升胃降功能,使得水湿停聚体内,郁而化热,湿热互结,产生一个湿热的表现。
湿热的常见症状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
肝胆湿热:表现为口苦、肋痛、腹痛、恶心、呕吐、身目发黄、阴部潮湿、痛痒、湿疹,外生殖器肿痛,带下黄稠臭秽等。
脾胃湿热:表现为身热、心烦、口黏、腹胀、恶心、纳差、大便清、小便短赤、肛门灼热。
膀胱湿热: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涩、黄浊等,或排出困难且疼痛,或小便浑浊、尿血、有砂石,或腰部、小腹胀痛,发热,口渴。
心肺湿热:表现为咳喘、肺结节、胸闷心悸、感觉喉咙有异物、神志不宁,心情抑郁或焦虑、暴躁、失眠。
如今时值长夏,最是潮湿,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人体,加重身体湿气盘结的症状。
如何有效祛湿呢?
在中医验方中有一汤,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它就是三仁汤,原出《温病条辨》。
三仁汤

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方解:杏仁苦辛,轻开肺气以宣上,白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以畅中,薏苡仁甘淡渗利,渗湿健脾以渗下,宣上、畅中、渗下,帮你把身体里的湿都赶出去了。再加上半夏、厚朴辛开苦降,行气化湿,散满除痞,助蔻仁以畅中和胃。再佐以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清利下焦,合薏苡仁引湿热下行。
全方共奏宣畅气机,清利湿热。适用于湿重于热之湿温病,如果你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状就可以使用此方。
《三仁汤》在现代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肝囊肿、脂肪肝、黄疸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等症。
经过医生辨证,对配伍和剂量增减,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