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联居然在内河船厂建造了53艘核潜艇

2020-02-06 22:44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从1905年的日俄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俄罗斯海军2只海军主力舰队基本全军覆没以来,俄国人就深刻体会到领土太大,东西不能相顾是什么滋味。远东海战的大败亏输,也让绵延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基本走到了尽头。但是此后开启的苏联时代,也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领土过长过宽的问题。苏联时代从最靠西的乌克兰和匈牙利边境,到最东边的南千岛群岛中和日本争议的齿舞群岛。直线跨度达到8455公里,就是战略运输机都很难在正常装载量下一口气飞到。从苏联本土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也不过这个射程。而苏联真正的防御重心一直在靠近西部边境的莫斯科。如果远东真的有大战,在空运力量杯水车薪的情况下,指望一条和游丝一样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更是不堪重负。二战末期出击关东军,是因为日本已经被美军打的无招架之力。

而苏军二战中也长期在远东保持了几十万的警戒大军。在对日宣战前,仍然紧急突击运输了3个月才开始发动战役。实际上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能力因为年久失修是不断下降的。在苏联时代货运列车的平均通过时速不过50公里,到今天只有30公里了。因此从苏联时代开始,其高层就认识到:后贝加尔和滨海地区,必须能独立抗住美日这种强大对手第一轮大规模攻势,起码能够坚持3个月,等待欧洲部分逐步派出主力增援。当然苏联在如日中天的1980年代,不再担心自己远东被对手反推,而是把整个远东作为逐鹿太平洋甚至南下马六甲的出发基地。因此不论是战略防御还是从战略进攻的角度讲。远东地区都必须有独立的军事工业体系。苏联高层是这么想,居然也真的这么干了。在战斗机方面,在阿穆尔河畔,



其实就是黑龙江的下游的共青城。建设了苏霍伊设计局的新飞机厂。这个飞机厂居然在俄罗斯时代成了全俄罗斯的主力大厂,出口量远远超过俄方欧洲地区的所有飞机厂。但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这个军工城市出现的初衷,其实是在内河地区建设一个主力船厂。而这个船厂建成后,不但生产水面舰只,还开始生产常规潜艇甚至是核潜艇。这样就成为北极地区的北德文斯克北方机械制造厂之外,全苏联第二个可以生产核潜艇的单位。在内河生产核潜艇,在全球也是罕见的。按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的统计,从苏联到俄罗斯时代一共生产了大约250艘核潜艇。而从1960年到1996年,该造船厂一共生产了56艘潜艇,其中53艘是核潜艇。不过由于黑龙江下游河道水较浅,因此限制了该造船厂制造大吨位潜艇。阿穆尔斯克造船厂仅建造过吨位较小的667A型杨基级和667B 型德尔塔-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71型阿库拉和671型维克托-I和维克托-III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基洛级柴电潜艇。



不过在内河造核潜艇毕竟不是长久之计。1997年以后,俄方就宣布这里不再造核潜艇而只造常规潜艇。而在沿海的红星造船厂,正在建设的干船坞的尺寸为485x114x14米,这是目前整个俄罗斯唯一在建的50万吨级干船坞,最终有造10万吨级航母的潜力。这个船厂的主要设备都是从谁谁家进口的。不知道俄海军什么时候在这里造航母。


苏联居然在内河船厂建造了53艘核潜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