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清这些历史知识点,迅速提分10+(五)

2019-12-04 18:58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前四期放送的易混易错知识点熊猫崽崽们有没有全部get住呢?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打好基础、练好技巧的同时,分清这些易混易错知识点也能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干货吧!

30.荀子的思想与法家的思想

【错因】将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思想相混淆。

【正确理解】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提出“性恶论”,法家也主张“性恶论”,但仔细比较可知,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

31.汉代新儒学

【错因】误认为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儒学”。

 【正确理解】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已经与先秦儒学大有不同,实际上是“外儒内法”。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精华的基础上,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建立了“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君主统治秩序,神化了皇权的同时,也塑造了对君主权力进行约束的“天”的形象。这一思想适应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因此被汉武帝确立为正统思想。

32.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思想

【错因】认为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是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正确理解】黄宗羲等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早期的民主思想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33.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明清之际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错因】认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由明清之际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正确理解】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构筑了带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可以将其看作我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但是它与近代民主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它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学习西方的产物,是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的思想武器。

34.林则徐与魏源的历史地位

【错因】对二者的历史地位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率先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魏源在此基础上著《海国图志》,进一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思想。

35.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并将其付诸实践,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早期维新派大多来自洋务派,洋务派成员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封建制度的尊奉产生了动摇,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另一方面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商战保国,以制度强国。

36.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错因】错误地认为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正确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二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今天的干货有一点点长,希望熊猫崽崽们能够耐心看完并消化吸收!点击收藏,就能够随时随地查看这些干货资料啦!

还在为停滞不前的历史成绩感到困扰的话,就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吧!因为你想要的答题技巧全部都在里面哦~

分清这些历史知识点,迅速提分10+(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