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自言自语——我们就天生爱现的那一拨人!
建筑师的自言自语——我们就天生爱现的那一拨人!
引子:昨天和前天是疲惫且快乐的一天,本来说好的是五一当天下午汇报,结果领导很忙,不是挖苦,是真的很忙,他们也一直开会开到晚上11点,才又组织人来听我们的方案汇报。从11点汇报到1点,几乎定下了方案所有的内容,总图,建筑形象,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最重要的是和主要领导初步建立了基本的信任,让他们相信我们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项目,回来的路上非常开心,且有点亢奋。回到家里已是四点多钟,早上又去发资料,中午接到孩子和去医院看病的妻子,下午晒被子、修院子里的篱笆,晚上和朋友一起带孩子,让两个小孩一起玩,朋友听说妻子得了慢性胃病,又给了一堆酸奶。此刻的我在办公室里码字,准备在其他同事来之前再写一篇随笔。感觉越说越偏了,只是想让阅读这段文字的你,对我的生活有一点认识,如果你读过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就会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没法静下来仔细推敲建筑,又不得不抄袭其他人的作品,因为太忙了,工作和生活对我造成双重阻碍,虽然家人一直是我甜蜜的负担,要知道昨天是和前天分别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
言归正传,我最初汇报的时候是没有带汇报稿的,因为临出发一个小时的时候才把资料准备好,所幸到之后,汇报时间拖延,我又可以静心打磨一下汇报稿子。平心而论,我不是特别看重汇报报告的交流效果,因为它太枯燥了,太没有针对性了,但有时当你同时面对20-30人的时候,汇报又是最有效的。最好的汇报方式是在汇报前期就先和两类人沟通好,第一类人是拍板的主要领导,第二类人是具体的使用者,最后的汇报目的则是面向所有人的一次总结。而且有时候,汇报之后的讨论比汇报本身更重要,在讨论中,你会发现大部分人的疑惑,和决策的犹豫不决,这时我们就开始用事实,用各种论据来说明,记得是说明,而不是说服,我们不需要说服任何人,我们需要的是在一片声音形成的波浪里滑翔。
我最喜欢和别人讨论和建筑相关的事,如果是讨论任何其他的事我可能都是在默默的听,唯有讨论和建筑相关的事情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和平时不太一样,平时的我总是有些木讷,话不达意,但在建筑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就是国王。我的职业让我的心理在某些时刻获得很多补偿,比如自己的自卑、焦虑总会在这种时刻甚至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扫而空,我相信我的职业对我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有益的影响。
每次汇报完,再重新看汇报稿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很好笑,觉得自己都在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怎么会有人听呢?
当你看到别人写的汇报稿也会有这种感觉,就这水平小学生都会写,为什么他还会用来汇报呢?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看赵本山讲的笑话时是不是非常搞笑,比如如何把大象塞进冰箱,非常简单的几句话,如果只是给你看写下来的故事,你甚至会觉得这也太无聊了吧~那么为什么从本山爷爷嘴里出来的笑话怎么这么好笑,汇报稿就像码的整整齐齐的子弹,但只有用嘴说出来才会有杀伤力,这之间隔着一种情感的注入,汇报稿一定要自己写,想象自己怎样说出这段话,在哪里强调,在哪里停顿,在哪里面带微笑的说出,在哪里很认真严肃的说出。
最后,汇报的根本还是我们的作品到底能否打动他人,这是根本。在做方案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很多,但在做效果图的时候,我们只考虑效果。
建筑作品汇报的好坏和效果图的关系很大,第一张鸟瞰图非常重要,一定要做的足够大气,富有视觉冲击力。我现在发现大部分领导似乎只对鸟瞰图和沿街透视比较感兴趣,我之前为了对空间的表达做了很多小透视,他们并没有太多兴趣,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思的空间意境和行走中的感觉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也还是太抽象了,我在想以后用动画表达空间流线会怎么样。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我该去工作了,希望对读到这里的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