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敏感的话题:国家如何爱你,你就如何爱国家
一个敏感的话题:国家如何爱你,你就如何爱国家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敏感,并不是说这个话题不能讨论,而是讨论的边界不好界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逾越雷池,成为众矢之的。今天就尝试着说一下。

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从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主人公兰博嘴里说出来的。兰博是一位参加越战的老兵,当他从战场上回国后,迎接他的并不是鲜花掌声和荣誉,而是民众的谩骂与不理解。民众认为他们在越南的所作所为是一种耻辱。
兰博回到家乡以后被当地警察当做流民百般刁难,当警察得知他是一名越战老兵后,更是变本加厉的欺辱他。最后兰博忍无可忍,用自己在战场上获得的技能,把当地警察打得落花流水,他也因此被捕入狱。
后来兰博在军队中的老上司问他为什么这么恨自己的国家,兰博回答道“我只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像我爱她一样爱我们”。
此次这句话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因为周立波说了一句“国有多爱民,民有多爱国,这是一种彼此的互爱与忠诚”。
周立波这句话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同时也挨了很多骂,并因此被平台禁言。大家对于这句话的分歧点在于,有人认为民众应该先爱国,然后才能得到或者国家的爱护,或者说即使不能得到国家的爱护,也应该毫不犹豫的爱国。有人认为国家应该先爱民众,民众再根据国家给予自己爱的多少,来决定爱国家的程度。
人们之所以形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方面是因为个人遭遇不同,另一方面是混淆了国家和政府的概念。为了更清晰的解释这个问题,可以把国家的模型用小区来代替。小区是一个国家,业主就是广大公民,而物业就是政府。
在小区模型中,物业的任务是把服务搞好,让全体业主都感到放心满意,这是物业的职责,而不是功劳。因为业主缴纳物业费是用来换取服务的,而不是被管理的。物业只有不断地完善服务来赢得业主的支持与口碑,才能长久的在小区里存在。如果物业服务的不好,业主可能会选择换一个物业公司。
当业主说不喜欢物业的时候,你不能说业主是讨厌所在的小区,他们只是单纯的对物业不满,因为物业和小区并不是一个概念。可能有些物业长期给业主灌输一体的概念,让业主觉误以为小区和物业是同一个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最理想的模型是物业和业主一条心,把小区维护的越来越好。但这种理想模型是比较难实现的,小区规模越大、业主数量越多,物业和业主的矛盾就会越突出。管理一个十万人规模的小区和服务一个两千人的小区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业主有一个特点,骨子里天生带有对物业的顺从和亏欠,他们认为服从物业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应该向物业索取什么,保证不给物业添麻烦就是对物业最好的爱。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的时候,如果有业主对物业提要求、提建议,可能会被看做异类,甚至是居心不良。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提出“国家如何爱我,我就如何爱国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基本上说明心里有委屈,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一种诉求,并不说明他不爱国,只是想让国家做得更好。
也许有人会反驳“在给国家提要求之前,先看看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对国家不满意,那就离开”。如果业主没给小区做贡献就不能提建议吗,对物业感到不满意就要离开小区吗?生在这个小区里,按时缴纳物业费,仅仅因为给物业提建议就要被赶走,这似乎是说不通的。
这篇文章只是浅浅的讨论一下,并不能改变任何人的想法。只是觉得合理的表达诉求,提出合理的建议,是为了让小区变得更好,而不是憎恨这个小区。国家不只是对国民收租子,国家应对国民担负责任和义务,而不能不管不顾,否则要这个国家干什么。国家不爱民了,凭啥民爱国?这跟搞对象一个道理!你不爱我,为什么逼我爱你?凭什么?
言尽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