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言,小实录

2023-07-17 12:32 作者:KUL无言  | 我要投稿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浅层语境和深层语境差异,在文言文中使用场景和对象是有直接且密切关系的,并不单单直指白话翻译过来的名词解释,这意味着,同音同意或者转义的字和词必然大量存在,记录者或传承者并不一定还原了语境信息,也不具备这类能力,导致表述信息丢失,只能依靠文字记载作为参考依据,并不能完满复原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真切的实意。 记录者,将文字内容编排,押韵或者节律或者修饰,应该是诗歌最早的来源,原有可能有几点,有记录的和无记录时期,祭祀和庆典,按照最早的节气歌,显然文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超越时间限制的能力,被人发现而加以利用,可以想像一下,古文的天象和节气,以及竹简文字的大量铭刻,很显然记录当时在不断的变化。 命名,这是名可名,的必要考量,命名题字,创造字的不一定是仓颉,因为仓颉造字之前便有了字,有很大概率是做了一个造字的规则又或者是做了文字的编排,耳提面命,因为需要这么个历史人物,所以仓颉的存在,即可以视为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有这么个人存在,记住名,既可以记住事件和时间,所以非常名的解释,不同于一般的事件,有针对的解释,名亦可铭,最早期的青铜礼器的铭文是十分珍贵且耗费人力财力的,所以铭文以载道,明文以知世道,时代更替,文明亦存,其意不被曲解,其物不易摧毁,这便是警世铭言,所得并无不所得,其志高远,勿玩物丧志,失其心性,切记尊询本心,得之我幸,不得之莫强求,山川谁随一程路,生生世世炼真心。 知,之知,与不知,知之道在于不知,不知却不一定能说不知,也许是名不同,质相通呢?就从知来说,表层信息,知道了解,或者是用过,经历过,产生了印象,但你就能说知到了吗?不,就是一只你知道的鸟,你也意识形态只知道他的名称,也许连外部特征都没怎么了解,以及习性和其他具体到内部结构等信息,说自己知道的,并不一定知道,而不知,这里就要说一下医生看病的望闻问切,病人自己并不一定描述准确,但通过观察询问,以及一些方法去佐证自己的假设,虽不知具体什么情况,通过佐证和问询,得到和习得经验相关类似的信息,又或者完全没碰到过的病例,又可以将其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具体的药方治疗,知之为知之,知道的仅仅只是知道的,不知道的也不一定不知道,知道的深度有相关性,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想要垂直深度更深是不太可能,越来越宽,会导致时间成本剧烈上升,所以知之为知之,只限于当前条件一个人对当前事物的理解程度,随时间更替,知道的也会变的不太了解,人的发展速度快不过AI,技术迭代的速度可以不断提速,而人不可以,需要劳逸结合。AI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的,但AI不知道的,没有人去训练,不知道是一定不知道的,而人具备某些直觉性的先天能力,看到危险会躲,AI不会,所以未来如果真的被AI主导科技,那么请做好被无知所毁灭的问题存在吧,人还存在一丝人性存在,那就是可控的,AI则可以完全没有,不是吗?

文言,小实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