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代鞍山号驱逐舰

2023-07-04 14:12 作者:里森堡防务委员会  | 我要投稿

舰名:鞍山,原名记录(Рекордный)号,果敢(Решительны)号 舷号:101(原201) 型号:苏联6607型(愤怒级) 北约代号:鞍山级。 荣誉 国家一级文物。四大金刚之首。人民海军第一艘驱逐舰。中国海军曾经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世界历史上服役最久的驱逐舰。 履历 隶属部队:中国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海军第一驱逐舰支队 驻港:青岛港 服役时间:1953年10月13日 退役时间:1992年四月24日 技术指标 排水量:标准1500吨 满载2400吨 舰艇尺寸:112.8m×10.2m×4.8m 航速:最大38节 / 标准19节 航程:7200公里 编制:188人 续航能力:2500海里/19节 动力:三座锅炉,双轴推进 武器 四门В-13-2С型130毫米50径倍主炮 四门Б-11型双联37毫米63径倍副炮 两座3联533毫米反舰鱼雷发射装置,无备雷,6枚53-38型直航反舰鱼雷(后改为2座双联装上游 -1 (SY-1)反舰导弹,射程90公里,无备弹) 2座БМБ-2型432mm深弹发射器(后改为2座65式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射程1200米) 电子设备 “十字鸟”对空/海搜索雷达 “尖塔”主炮火控雷达 “海神”航海系统 “滑雪杆”敌我识别系统 515型对空警戒雷达(后期加装) 352甲型反舰导弹火控雷达(后期加装) 历史背景 鞍山号驱逐舰,为前苏联愤怒级6607型驱逐舰,1953年6月4日前苏联出售中国,1954年10月13日交付。鞍山舰,原名“记录”号(Рекордный,Rekordny,列考耳特内依),为苏联二战前仿意大利式驱逐舰的设计的一艘以鱼雷为主要武器雷击舰,由苏联C-324工厂于1936年开工铺龙骨,1940年下水,1941年9月4日建成,命名“果敢(Решительны)”号,入役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任苏太平洋舰队旗舰。 1954年10月13日上午9时,由苏联海军2艘驱逐舰、2艘扫雷舰、2艘潜艇组成的舰艇编队,在苏联太平洋舰队参谋长、海军少将彼得洛夫率领下,从海参崴启航,穿过对马海峡,徐徐驶进青岛港。自14日起,中国舰员便在苏联舰员的陪同下登上驱逐舰,航海、观通、轮机、鱼水雷等各专业,开始官对官、兵对兵的对口学习。同时,中苏双方进行码头停泊交接验收,展开试航、试炮等工作。 1954年10月25日,中国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成立大会在青岛永安大戏院举行。青岛基地政委卢仁灿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大队”成立的命令,同时宣布任命苏军为驱逐舰大队大队长、刘成章为政委,苏军、刘成章并分别兼任“鞍山”舰舰长、政委,马俊、王刚任“抚顺”舰舰长、政委。 1954年10月26日,中苏双方在军港码头上正式举行驱逐舰交接签字和命名授旗仪式。彼得洛夫代表苏方、卢仁灿代表中方分别在交接证书上签字。时任海军参谋长的周希汉宣读了中央军委命令,将“列什切里内依”(意“记录”)号驱逐舰命名为“鞍山”号,“列齐威”(意“尖锐”)号驱逐舰命名为“抚顺”号。自此中国海军才有驱逐舰部队。 1955年11月,“鞍山”和“抚顺”两舰,参加了著名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此次登陆是以美军在辽东半岛进行联合登陆为假想前提,“鞍山”、“抚顺”两舰奉命执行蓝方登陆编队的警戒和火力支援任务,模拟假想敌护航舰艇。演习中,两舰及时准确地进行了各种队形变换和火力支援任务,时间误差不超过15秒,距离误差不超过2链,初步显示了海军官兵的训练水平。 1959年4月,"四大金刚"编队南下,赶赴舟山群岛,参加了以解放金门为假想背景的三军合成渡海登陆战役演习。此前,在一江山岛战役中,海军只能用吨位较小的护卫舰和临时改装的火力支援舰执行火力支援任务,而07型的主炮和火控装置比起此前的舰艇来说,有着质的提高。在5月的正式演习中,担负直接火力支援的“鞍山”、“长春”两舰发射130毫米炮弹197发,仅几分钟时间便一举摧毁了一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碉堡,获得在场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的高度评价。 1959年9月,旗舰“鞍山”号率“抚顺”舰组成驱逐舰编队,参加在浙江穿山半岛举行的陆海空合成渡海登陆战役实兵演习。 1962年4月13日,美国“狄海文”号驱逐舰进入中国青岛外海,“鞍山”、“长春”、“太原”舰奉命监视驱逐美舰。双方对峙两天后,美舰突然转向,试图侵入中国领海,“长春”舰立即发出战斗警报,进行了战斗测绘,炮口瞄准美舰,此时双方实力基本相当,中方甚至还略占优势,美舰只能调头退入公海。经过8天8夜的对峙,美舰终于退出中国领海一线。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使用与对手水平相近的装备执行此类任务。 1962年4月12日,“鞍山”、“长春”、“太原”3舰奉命出航,前往监视从日本佐世堡开中国领海附近进行电子侦听的美国海军驱逐舰“狄海文 (De HavenDD727,Allen M. Sumner级)”号,这是解放军海军首次派舰到12海里领海线外执行任务。 1963年9月30日至10月6日,美国海军驱逐舰“布鲁(Blue DD 744,Allen M. Sumner级)”号3次逼近长山列岛以东24.5海里处,用雷达跟踪山东半岛上空目标,侦察解放军是否部署新型飞机或导弹。“鞍山”、“抚顺”两舰奉命前往监视并驱逐,先后向美舰发警告36次,双方实弹对峙8昼夜,直至美舰撤退。 1964年10月,中国海军大比武中,“鞍山”舰荣获满载布雷、火炮射击两项第一。 1969年5月,鞍山级驱逐舰开始进行改装,拆除原有的鱼雷发射系统,装上两座双联装“上游-1”反舰导弹发射架,并装备了相应的雷达、导航电子设备,成为中国最早导弹化的主力舰。“鞍山”级驱逐舰就这样一直服役至20世纪90年代,堪称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几艘驱逐舰。 1977年5月1日至7月22日,以“鞍山”号为指挥舰,率抚顺号等舰首次到台湾海峡为打捞沉船阿波丸号的作业护航警戒。鞍山舰进行打捞作业,捞出部分物资。“鞍山”、“抚顺”两舰在此次行动中创造了07型驱逐舰海上航行6000多海里、连续航泊56昼夜的记录。 1980年5月19日,鞍山舰在四艘猎潜舰的护卫下,在青岛举行了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骨灰的撒放仪式。 在中国海军服役的38年中,“鞍山”舰多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接待过9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代表团的访问。曾接受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党、国家军队领导人的视察。1957年8月4日,在青岛胶州湾海面,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在“鞍山”舰检阅海军舰艇部队和航空兵部队。1962年6月4日,周恩来再度视察“鞍山”舰时,写下了:“鞍山号全体同志高举毛主席思想的胜利红旗奋勇前进”的题词。 1992年4月24日,“鞍山”舰退出现役,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陈列于青岛海军博物馆。 2011年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目前其舰名(番号)于021年11月11日由055型四号舰继承。

第一代鞍山号驱逐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