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妈妈
我妈妈
1
我妈妈是基督徒。虔诚的基督徒。
等生了我之后的一段时间,就不常去教堂做礼拜了。
妈妈的婶婶辈的教友就调侃我妈妈,说我妈妈为了孩子,把神明都给怠慢了。
所以我是那个把妈妈拉下神坛的人。
2
外婆去世后,妈妈一个人去教堂做礼拜祷告的时候,想必一定会想起小时候外婆带她去教堂做礼拜祷告的时候,凭空的想念。
一念三千。是佛教天台宗理论,,意思是说:佛的一念之间,映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变化。
人的一念也如此,只是人不自知,因为人间,亦是佛境,甚至于,人间,即是佛境。
妈妈对妈妈凭空的想念,这一念,一秒钟,一分钟,一个晌午,甚至更长,也许,从脚步开始迈上去教堂的道路就开始了,也许从教堂所有教徒开始唱赞歌还在持续着,也许在这赞歌声当中,有那么一声两声熟悉的相似的声调会让妈妈恍惚间以为妈妈还在,还在的意思就是,这思念就还值得,这思念就还有个落脚处。
3
我妈妈后来就念叨,说我可怜,没见过外婆。说来也怪,外婆也没有一张相片留存以供我观瞻。
不过妈妈又开解我,其实也是在开解她自己,没见过外婆也没什么,你外婆就长我这样的模样。
我就跟小妹一起调侃妈妈,甚至于有些不避忌讳了: 那我们过好几年就能又看到外婆了。
妈妈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就解释说,等你到了外婆的岁数,可不就是外婆的模样了吗?
4
等我再大一些,妈妈就带我去教堂做礼拜和祈祷,就好像,很多年以前,妈妈带她去教堂做礼拜和祷告一样,甚至于在这样的带领和引导当中,妈妈也能够思念妈妈吧?
小开本的圣经,繁体字,坐在后排,妈妈教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辨认: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我后来遇到很多光芒四射的人,我甚至于像匡衡那样,凿壁偷光;我后来写文章说,同这些光芒四射的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只有这些时光,才称得上是有光,上帝说,要有光的那种光。
上帝说,要有光的那种光。那种光,就好像创世纪的时候,最初的时候,是妈妈带着我,在小小的教堂里面,在小小的圣经当中,让我看到的,第一缕光。
5
有些东西,不写,不知道。
比如,行文至此,我突然间才发现,我童年的玩伴,一开始,就是从教堂开始的。
妈妈带我,也有妈妈带他,也有妈妈带你。
小孩子坐不住,教堂又要肃静,就只有出教堂来玩,还不能跑远,因为妈妈还在教堂。
这是一夕之间的玩伴。
长久的玩伴,也是从教堂衍生出来的。
进教堂的人是虔诚的,最基本,花时间在这里了。所以连带着,我也被人看作是可放心的,可交往的。所以妈妈的教友,也就是我的乡亲们,也愿意接纳我,也愿意让他们家的小孩儿同我一起玩耍。
等上了学,同学就是当初教堂的玩伴,早熟悉了的,就会很好相处,就算是有时候打架叫家长,双方家长一碰面,一看都是教友,也都好处理。
……
6
人生,不过是,对小学内容的复习。
复习,温故而知新。
7
行文至此,总算是抹了一把虚汗。
我妈妈,写我的妈妈,也算是代笔了妈妈来写她的妈妈,也就谈不上离题万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