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窝花脸说北京中轴线:故宫

2020-12-23 16:14 作者:思窝Ciwor  | 我要投稿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三大殿

北京故宫外朝中心三大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会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会先在这里审阅写有祭文的“祝版”。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后三宫

北京故宫内廷中心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有14位皇帝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之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婚礼也是在坤宁宫举行。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千秋亭

澄瑞亭

四大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在形制上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

东华门

西华门

四角楼

故宫的四个城角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东北角

西北角

东南角

西南角

故宫是北京中轴线14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之一。

思窝:花脸

钉个思窝,到此一游



思窝花脸说北京中轴线:故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