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适合美国宝宝体质的心灵教育书籍

好久没有读过欧美小说,上一次还是阿婆的《罗杰疑案》,主要是文化差异比较大,理解难度比较高,关键是人名字都记不住,姓、名、昵称、人名和地名分不清,姓加上先生或者女士就是指代不同人,比如我也是在读完以后才知道主角名字叫珍·路易斯·斯各特·芬奇,一会被称作路易斯,一会斯格特,一会芬奇,搞得我还以为有好几个主角。因此在阅读时将每个出场人的信息简单记在笔记本上整理下,后期阅读时遇到一些着墨不多的配角也不至于茫然无知。在阅读时,前期可能稍微慢点,但是后期非常畅快,几乎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时间地点:1933年,美国南方亚拉巴马州,梅科姆镇。
剧情:此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整个镇子上的人生活都略显窘迫,虽然南北战争早在半个多世界前就已经结束了呢,但是种族歧视依然根植于人心,许多人包括前期的主角都在潜意识中怀念美利坚联盟国“正星杠旗人”的荣誉。本文章中一共有两条主线,主线是白人女孩引诱黑人汤姆·罗宾逊,暴露后反而诬陷汤姆强奸,主角的父亲阿蒂克斯勇敢不顾他人的偏见,替黑人辩护,在法庭上不断积累优势的情况下,汤姆依旧被判处死刑。暗线是一直住在亚瑟·布·拉德利,因为年轻时加入帮派犯错,且患有精神疾病,终生住在一所“恐怖的”房子中,默默地成为主角团的朋友,并最终勇敢的成为一名英雄。
人物:
迪尔:查尔斯·贝克哈里斯,来自密西西比州的默里迪恩,主角和哥哥吉姆的玩伴
杰姆:杰里米·阿蒂克斯·芬奇,主角的哥哥。
亚瑟·布·拉德利:曾经加入过帮派,因为年轻的错事,住在一间被诅咒的房子,被人们谣言传为妖魔,父亲是浸信会教徒。
康纳:老治安官
阿蒂克斯·芬奇,父亲。祖先西蒙芬奇,来自康沃尔的庄园主。家族里还有主角的杰克叔叔 亚历珊德拉姑姑和主角的表外甥弗朗西斯
卡普尼娅:黑人,主角家的厨娘,昵称卡尔。
卡洛琳·费希尔:主角的老师,来自北亚拉巴马州,温斯顿县。
杜博斯太太:思想保守,寂寞,暴脾气老太太,喜欢养花。
坎宁安家的人,沃尔特 坎宁安,整个家庭贫困,因此导致教育环境较差,素质偏低
伯里斯·尤厄尔 :被称为“虱子”,蛮横,坏坯子,家族三代恶人。
莫迪·阿特金森:寡妇。
汤姆·罗宾逊:诚实友善到甚至有点憨的感觉,在法庭上被冤枉为强奸犯还替原告说话。
马耶拉·尤厄尔:因为父亲的压迫,引诱汤姆被父亲发现后,诬陷汤姆。
鲍伯·尤厄尔:品行低劣,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粗暴对待,家庭暴力,为了家族名誉,诬陷汤姆。
个人简评:
阅读的过程中,前期非常平淡自然,讲述着大萧条时期梅科姆镇上,主角的童年时光,没有直奔主题。有一点像《城南旧事》,以小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事物,讲述故事。直到小说中期,才从父亲嘴中揭示“知更鸟”的含义:“你射多少蓝鸟都没有关系,但是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因为它们只唱歌给人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在这本书里,能用非常短的一个个支线故事,就能激起人阅读兴趣,予以人深思启发
我的个人简评为杠精内容,喜欢这本书的人其实可以不用看了,我认为这本书是非常适合美国宝宝体质的心灵教育书籍,里面传播的西方经久不衰:自由、平等、博爱、种族,还有点圣母的价值观,因此和中国接受的教育虽然不冲突,但难免有些不习惯。自己也觉得如果青少年时候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读这本书可能收到的教育意义更大。里面一些观点现在读起来都感动不已。摘抄一些圣人父亲的经典言论:
如果你能学会一个简单的小技巧,你就能和所有这些人相处得很好。除非你从别人的观点考虑问题——在你钻进别人的身体里四处游荡之前,你决不会真正了解他。
勇气不是关于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把枪。勇气是当你走上场之前你就知道你会被痛揍一顿,但是你还是上了场,并且不管发生什么,你坚持到了最后。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会失败,但有时,你也会成功。
“当然了。斯库特,不要叫‘黑鬼’,那是个蔑称。”(斯格特): “在学校里,所有人都这么叫。” “从现在起,从所有人里减掉一个好啦……"
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
如果向我脸上吐口水、再威胁我两句,就能让马耶拉·尤厄尔少挨一顿打,我很乐意接受。
想摘抄的话可以再抄无数句水字数,这些言语语气很轻却很有分量感,一下子把阿蒂克斯形象树立起来。我也非常喜欢这些语句,真正的震撼人心,启迪心灵。阿蒂克斯是个完美的男人,是个称职的好爸爸,足智多谋,善良温柔,严峻的幽默感,强烈的正义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是现实世界,颇有些没有用的心灵鸡汤。自己和不到十岁的主角斯格特一样迷惘,父亲对于理想主义的教育,以及现实种种不公的经历,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如何坚守本心呢?阅读过程中,自己也一样愤怒,为什么汤姆明明被诬陷,还要替诬陷者说话?为什么阿蒂克斯被鲍伯·尤厄尔侮辱,却只能默默忍受,安慰自己尤厄尔家能少点家暴?为什么“我”被他人嘲笑,只能任由他们嘲讽?因为我觉得不该是这样的,或许这也是本书启迪我们的,世界不该是这样的。但是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难道只能靠着阿蒂克斯这种圣人去改变这个世界,或者教导他的儿女一起成为圣人?可能自己从小到大性格过于老实听话善良,导致现在看这本书,相较于心灵治愈,反而产生很多疑惑和不甘。试问,本书的内容是不是略显说教呢?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我想如果自己青少年时期拜读过这本书,体会一定和现在大不一样。正是经历的事情变多了,反而更能与阿蒂克斯共鸣,在很多时候,自己真的很难改变这个世界,那只能努力做到不被一些不对的事物改变。还是选择相信,“在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世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至少多些同理心总是好事,人们总是喜欢贴标签简化社交,但是多勇敢的去尝试接触他人总归不是坏事,说不定还会有意外发现。人们真的很难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不过多去装一装,总会养成点习惯,而《杀死一只知更鸟》正是教育我们勇敢的去成长为一个正直有教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