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08-20 17:34 作者:磁共振成像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为45%~65%,晚期肺癌非手术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为5%~10%。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胸部断层计算机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然而,具有电离辐射效应的胸部CT具有致癌风险,约2%的癌症与电离辐射有关。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作为一种无辐射的扫描技术,可以同时反映形态和功能信息,在肺癌的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分期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MRI等技术在肺癌诊断、分期、治疗决策、术后监测和反应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肺癌表型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但仍有大量的遗传和预后信息未被揭示。影像组学从医学图像中挖掘高维的数据,提取定量特征,反映了病变细胞形态、分子表达和基因表达等生物学信息,有助于疾病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等。许多研究已经尝试使用定量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诊断或预后评估,如肺、脑、前列腺和乳腺。

目前影像组学分析在肺癌诊断、分型、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主要是基于CT图像。然而,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和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分析在肺部的研究逐渐增加。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于楠教授团队将对近年来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模型构建以及影像组学在肺癌鉴别、分型、病理分级、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肺癌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促进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

该项目受到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LSF04-1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2JM-45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10716013)的资助。

【江叶海,蒲豆豆,于楠.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 2023,14(7):166-170.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3.07.030】

(作者:江叶海,蒲豆豆,于楠)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于楠 教授

于楠,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的影像诊断工作。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组青年俱乐部成员,陕西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陕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委员秘书长、第一届针灸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获得成果、奖项、荣誉等: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咸阳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推荐阅读

1.基于全病灶的动态增强MRI强度直方图鉴别肺部炎性结节与肺癌

高叶祺 陆杰 徐海 袁梅 俞同福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7期】

目的 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强度直方图分析,对肺部直径0.8~3.0 cm的炎性结节与肺癌进行全病灶分析并评估其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

出版日期: 2023年07月

2.MRI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尹猛 秦文恒 孙占国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6期】

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早期精准诊断并进行临床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传统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肺癌临床评估中提供的信息有限,而影像组学能将影...

出版日期: 2023年06月

3.基于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王莹 崔颖颖 王鑫慧 孟楠 冯鹏洋 余璇 袁健闵 杨阳 王哲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2023年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磁共振三维超短回波时间(three-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3D-UTE)成像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材料与方法 ...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

4.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影像组学鉴别脑转移瘤肺癌与非肺癌原发灶效能分析

隋莲玉 任嘉梁 王佳宁 殷小平

【磁共振成像 2022年12期】

目的 建立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增强后T1加权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并对比不同模型鉴别肺癌与非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 材料与方法 将728例肺癌脑转移瘤与126例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599例与...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5.肺部磁共振成像机遇与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范丽 夏艺 刘士远

【磁共振成像 2022年10期】

长期以来,肺部MRI技术是医疗上的巨大挑战。近10年来,得益于技术的快速发展,MRI在肺部疾病结构和功能成像评估中应用潜力很大。未来,自由呼吸下4D快速成像技术、微结构水平功能成像和基于临床诊疗流程的人工智能...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6.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肺部的应用进展

吕四强 秦文恒 孙占国

【磁共振成像 2022年02期】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无需对比剂即可获得组织的水分子扩散情况。然而单指数DWI无法区分组织内单纯水分子扩散和微循环灌注信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出版日期: 2022年02月

7.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评估中央型肺癌与肺门及纵隔大血管关系的研究

姜海峰 李笑 赵雪梅 张常青 李愉 黄刚

【磁共振成像 2020年01期】

目的 探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中的表达及与纵隔大血管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60例未接受放化疗及其他任何辅助性抗肿瘤治疗,后经手术病理或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均行二维...

出版日期: 2020年01月

 


编辑:徐   颖

初审:张   琴

复审:王志强

终审:贺光军


版权声明

磁共振成像传媒提倡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但需取得本平台书面授权许可。欢迎转发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欢迎合理引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邮件至editor@cjmri.cn,我们将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平台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欢迎点赞  收藏  分享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