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这句话什么意思?
原句段落:
“佛老之于申韩,犹鼙鼓之相应也,应之以申韩,而与治道弥相近矣。汉之所谓酷吏,后世之所谓贤臣也,至是而民之弱者死,强者寇,民乃以殄而国乃以亡。呜呼!其教佛老者,其法必申韩。故朱异之亡梁,王安石、张商英以乱宋。何也?虚寂之甚,百为必无以应用,一委于一切之法,督责天下以自逸,而后心以不操而自遂。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故张居正蹙天下于科条,而王畿、李贽之流,益横而无忌。何也?夫人重足以立,则退而托于虚玄以逃咎责,法急而下怨其上,则乐叛弃君亲之说以自便,而心无罪灭,抑可谓叛逆汨没,初不伤其本无一物之天真。由此言之,祸至于申韩而发乃大,源起于佛老而害必生,而浮屠之淫邪,附庄生而始滥。端本之法,自虚玄始,区区巫鬼侈靡之风,不足诛也。”

“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其意思是统治者如果施行申(不害)、韩(非子)所主张的严刑酷法,压制士人,那些被统治者、民众,就只能从虚玄的老庄和佛教中寻找心灵安慰了。或者说统治者如果用严厉的律法统治国家,老百姓就以清净无为来对抗。

“申”指申不害,他是与商鞅同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商鞅是法家的代表,申不害也是先秦以重“术”著称的法家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他为申子。他在韩国为相15年,帮助韩昭侯推行术治,使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韩非,世称“韩非子”,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从师荀子。他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后来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在秦遭李斯嫉妒、陷害,在狱中服毒自尽。“申韩”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佛”指佛教,“老”指“老庄”,就是老子和庄子(类似孔孟并提),老庄是“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道家思想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