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最新力作《铃芽之旅》简评

叠甲:以下观点仅个人观点,可能比较主观;如果有别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由于笔者非专业影评人士,难免有错误以及偏见或者疏漏,敬请小伙伴们指正,在下周的二刷之后我会再次来更新本文,分享我最新的观点,谢谢各位!

2023年3月25日晚上8点整,我坐下来开始看《铃芽户缔》(国内引进译名《铃芽之旅》)。122分钟,我从第一秒看到最后一秒,看到CAST表滚完,直到工作人员喊了“后面没有彩蛋了”我才起身离开。走出影院,有点晕,第一时间赶末班公交回到家里,写下这篇评论。




电影开头随便拍了一张 有点糊
对于新海诚的这部3年之作,我首先给出我的评价:8分/满分10分。
我看猫眼评价是9.5分,说实话我真的觉得这个评分太高了点。这部影片有很多人表示不如前两部,甚至也有直白的观众称之为“一流的作画,一流的配乐,三流的剧情。”虽然看起来评价有点过激,但是静下来仔细想想,这次的剧情看似更有深度了,然而却暴露出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部电影全过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我们可以把“蚓厄”理解为随时随地没有前兆的灾难,这也是全片最大的一个中心。然后我们来看争议最大的剧情。作为“灾难三部曲”的最终之作,这部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一部了,因为这一部的主题“地震”是个日本人民最能深切体会到的,并且也是最常发生的。如果我们说陨石撞击和暴雨淹城都离我们还太过遥远的话,那么“地震”,绝对是离人们最近的了。不仅是在日本,在我国的川渝地区,地震也是频发。所以川渝的观众们可能会比较更深刻地理解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一切。笔者本人现居上海,并没有亲身体会过一次能被感知到的地震,所以体会没那么强烈。在看电影之前我就有所耳闻,这次的电影是有关2011年3月11日日本9.1级大地震的,所以我全程带着这个设定去看的。看到往门对面的那片废墟,以及铃芽的回忆等等情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311大地震的刻画;但是我真正能看到的时候,还是铃芽翻到她小时候的日记中一页页被蜡笔涂黑的时候,呼应了开头那个用蜡笔涂黑笔记本的场景。当然这部影片讲的也不只是311大地震;可以看到铃芽停留的4个地方,都发生过大型地震。所以既然这部的主题就是“地震”,那么所有展现出来的地方,必定和地震也有着关系。这是一个很细节的地方,而且就日本本土观众而言,绝对是刻骨铭心的。这个点一开始我还没注意,是因为我也没有了解过日本的那4场地震,直到我看到有网友提起这个细节这才去查证,也才看到新海诚在这4个选址上的良苦用心。
相比起前两部对于“两个人”的刻画,这部明显没有花太多笔墨在主角两个人的感情上,而是更多地写了铃芽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关一扇又一扇门的过程。然而遗漏的细节就是——它本身不需要感情线的!我了解新海诚前几年都在写少年少女之间的感情,而且《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两部作品在感情方面的描写还不错,主题都是“在天灾的背景下一个人拯救另外一个人”不说多有深度,最起码对于“青春”的刻画,味对了。然而在这一次,新海诚加入了大量的“人文关怀”“灾难哲学”的元素,这个时候如果再辅以“恋爱”——或者我们再讲得笼统一点,用电影标签来描述,“爱情”的元素,我觉得会导致“喧宾夺主”或者“两个都没讲好”的境地。看过诚哥的访谈以及前瞻会之后,我相信在《铃芽之旅》这次,诚哥的本意绝对不是去写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感,而是把眼光放高到全人类的角度去看。那么当我们已知他的角度是如何的时候,为什么铃芽还会喊出“没有草太的世界我很害怕”之类的话?诚哥自己也说了今年自己已经49了,写不出《你的名字》那样的作品了,所以这部的立意更高了,可是新海诚还是没有放弃写男女之间的恋爱,所以会让人觉得很尴尬,属于是那种想升华却又升不起来的感觉,最后就是两面哪一面都没有写好,混在一起还让人觉得尴尬的境地。你要是把男女之间的感情线写写好也就算了,我们知道《你的名字》二人是互换了身体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至今未能被后二者超越的原因之一,这个设定放在当时太超前了)《天气之子》是因为男女主二人在麦当劳的偶遇,虽然也是偶遇可是两个人偶遇之后还有后面那带有浓烈的青春气息的一切(尤其是帆高拉着阳菜跑的时候),还有对于两个人一起的故事、情景的描写;到《铃芽之旅》的时候,偶遇之后就没有那么多了——至少在我看来没有那么多的“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的那种感觉。把男主变成椅子,说实话这是我没想到的。两个小时的电影有一个半小时是铃芽拿着一把椅子,说实话虽然可以增加笑点,但是会导致观众对于男主的印象不深,也就无法将男女主二人联系在一起,看到的只是铃芽和一把椅子之间如何如何;可是男主变成椅子这个设定是绝对必要的:一方面这个故事开始的反派是“大臣”一只猫,如果没有和一只猫相同体积的角色的话会导致剧情推进不下去,而正是因为有了椅子这个介质才能把男主和“大臣”直接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这把椅子是铃芽的母亲的遗物,也作为陪伴着铃芽一路的象征,也可以用这个作为过去的代表,引出过去的一切故事从而补充了故事背景。
然后,也是本片的一个细节上的缺陷:距离的问题。影片里太多场景都是需要铃芽跑来跑去的了。看起来很远的距离(例如从镇里到山上的游乐园)结果只是一个转场就解决了;后面在那辆二手的阿尔法·罗密欧坏了却还有二十公里的情况下,环阿姨能载着铃芽和两只猫骑着那辆倒在田地里的破旧自行车骑二十公里;一把椅子的力气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是他可以从摩天轮的一个吊箱跳到另一个吊箱,并且还跳了好几个……说实话这些看起来都好假,我在看的时候就感到很疑惑了:这么长的距离,怎么做到跑过去只喘了几口气然后接着干别的事的???
至于别的,我想我目前暂时没有什么别的地方需要说了。和“爱情线”并跑的还有铃芽和环阿姨的“亲情线”,这条线无疑是很成功的,在服务区停车的时候由于被左大臣附身而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想法,二人的争吵以及后来环阿姨载着铃芽骑了二十公里说出的话,再加上地震发生后环阿姨跑过来抱住铃芽的场景,无疑将亲情的分量体现了出来。
结尾是很让人动容的——一句“我是你的明天”,把整个伏笔回收,解释通了所有的一切,一番对话把影片的中心升华了:即使经历了灾难,也要好好地活下去。这句话的分量我想不言而喻,就是这句话让铃芽和过去的自己正式告别,解开了过去的心结,抚平了过去的伤痛,最后向未来看去。
作画、配乐自然不必我多说,一直都是保持着高一流的水准;这次让我惊喜的是分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例如《铃芽之旅》标题首次出现在荧幕上的那一段,铃芽围着第一扇门跑动的那个画面,以及草太变成椅子的那一段(我旁边的观众甚至发出了惊呼)等等等等,大量的分镜运用充分证明这部的作画、演出以及分镜切换,这一点我觉得在2019年的《天气之子》上也可以拿出来夸一夸,不得不说过了3年进步真的大,真的太强了!
剧情节奏也是我要拎出来说一说的,和前两部一样,剧情中都会夹杂着少量幽默诙谐之处,原本这些情节是穿插在日常剧情之中的,然而这次,轻松和紧张,剧情之间的隔阂居然那么明显,以至于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哪一段是轻松的哪一段是紧张的。坐在影厅里我时不时能听到周围观众的笑声,事实证明这次在轻松剧情方面诚哥做得相当成功,不仅没有偏离本身的剧情,也给沉重的叙事添上了多彩的一笔。然而轻松和紧张,割裂感太强,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做不到像那些专业的UP那样细致,毕竟个人能力有限;但是在我看了解析之后我真的发现尽管影片中有着这些那些的不足和缺陷,但是居然还是有那么多的细节和内涵!总体来看这次的《铃芽之旅》和前两部比起来观感不太一样(也可能是作为三部曲最终部的缘故)因为要给这个10年的系列画一个句号,所以这次的角度放得很高;可是放高了,却还有些东西没能跟上,却丝毫不影响新海诚对于包括311大地震在内的日本史上4次大地震的挂念和中心思想的表达。诚哥能有这样的转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很多人喊着新海诚变了)新海诚确实变了——当他把视角移到日本最常见的地震上、当他把目光从两个人移到全日本上的时候,就不难看出这部影片和前两部的区别了。我不指望新海诚能把恋爱元素从《铃芽之旅》中全部剔除掉,那样虽然会看起来没那么膈应但那不是新海诚。我不要求他能做的十全十美,但是能给这十年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想这就已经够了吧。
我很明白这次我写的肯定不够全面也不够细节,所以针对于这部电影我会安排一周后二刷(已经在收票了)我想再次体验这部电影,看看我能不能看到一些第一次没有看到的东西,体会到第一次没能体会到的感觉。在我一周之后的二刷之后我会再次进行一些补充,我们一周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