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排名洗牌,清华北大领头羊地位没动摇
随着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指日可待,志愿填报决定了考生选择进入什么样的院校和专业。这个时候,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家长来说,“985”、“211”、“双一流”这些词以及它们的含义会再次进入家庭的认知和理解领域。毕竟对于考生家庭来说,在高考“三分考,七分报”的分水岭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考生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帮助你的孩子考上合适的大学。
一。“985”、“211”、“双一流”
考虑一所学校有很多因素,比如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办学综合水平等。如果要用量化的方式来看一个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水平。在过去的岁月里,“211”和“985”工程大学被广泛用于评估大学,但现在,随着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又多了一个标准:“双一流”大学。
所谓“211”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1993年,是21世纪末。当时,国家提出了面向21世纪建立100所左右的中国重点学科大学的建议。

“985”是指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接管理的211工程大学。来自211工程大学39所重点大学。这些大学基本都是国内顶尖的大学,知名度和综合实力都比较高。所以在过去的岁月里,在很多家长和业内老师眼里,一个学生能否考上985大学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
但近年来,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开始提出新的评价标准。所谓“双一流”,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来自于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的重大决策。在国内教育部2019年第一批双一流建设评选中,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之前所属的重点院校全部自动整合为双一流院校,所以实际上某种程度上,211和双一流是高度重合的。

但随后几年,在211和985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总结和升级。作为学科重点的双一流评价。目的是兼顾学科和高校的综合实力,能更直观地反映高校的整体实力对比。经过两三年的不断优化调整,在新一年的考生和家长评价标准体系中,只有一流的院校才值得报考。
二、新一轮“双一流”排名,第三名出乎意料。
目前,我国有近3000所高校,其中只有137所被评为双一流大学。这个榜单不是固定的,每五年都会重新评选一次。所以这个榜单中学校的排名是动态的,是学校综合实力和评价的表现。在最新一期的双顶大学榜单中,可以看到清华和北大继续领跑榜单。

然而,浙江大学在排名榜中脱颖而出。近两年来,浙大的教学实力和生源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有些学科甚至在业内超过了清华。进步极其明显。在最新一届双一流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计算机光学生态农业获得A+等级评价,进一步提升了浙江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

第三,哈工大,老牌工科大学,值得关注。
在排名靠前的大学中,哈工大永远值得一提。哈工大作为一所老牌工科大学,前几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哈工大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很难吸引到优质生源。但近年来,哈工大设立了深圳校区。

哈工大深圳分校在将老牌工科名校的实力与深圳超一线城市的地域优势叠加后,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即使是近两年的高考,录取线也一直和同济、南京大学持平。所以预测哈工大未来新一轮双一流排名靠前。对于考虑学工科的同学来说,哈工大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能进入双一流的大学,都是社会认可度高,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意味着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回报率将极为可观。所以鼓励同学们在备考阶段多努力提高成绩,考上国内137所双一流大学,为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就业找到合适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