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一下清粉引以为傲的“领土论”

2023-07-29 19:23 作者:辽东总旗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扩土打江山的习惯,清朝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清并不是推翻一个王朝建立新王朝,而是趁大顺军灭亡明后立足未稳之际趁虚而入窃取江山,这样是为什么后来清军打着为崇祯报仇的口号顺理成章的坐上江山,清前期收复新疆 西藏 蒙古等领土成功的获得“中华秋海棠”名号 但终究是昙花一现的辉煌,《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富饶的330万平方公里国土,并将原本属于清朝的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堪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土划为待议区1。因此,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中国失去领土330万平方公里。搞笑的是在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685—1688)二次雅克萨战役清军完胜的方面,在军事力量鼎盛时期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战略下丢掉的领土。

清,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随后的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后划分了北满南满,日本的势力范围是南满,沙俄的势力范围是北满和内蒙,以上地区是清政府“无法完全自主独立实际控制”的。

新疆、外蒙地区,沙俄军队对它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家后花园,中俄《伊犁条约》。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趁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侵占新疆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之后清廷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并于光绪四年(1878年)以崇厚为钦差大臣,前往沙俄就收复伊犁于沙俄谈判,结果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允许擅自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结果清廷拒绝承认该条约。沙俄于是一面抗议,一面在西部边疆和沿海地区集结军队。光绪六年(1880年)2月19日,清廷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与沙俄进行谈判,双方最终于次年签订《伊犁条约》及其子约,清廷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除此之外清俄之间不平等的条约不至于此,中俄《瑷珲条约》。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迫使清廷与沙俄展开谈判。黑龙江将军奕山最终被迫妥协,于咸丰八年(1858年)5月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虽然当时清廷拒绝批准该条约,但在后来的《北京条约》中清廷被迫予以认可。

俄、美、英、法《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随着清廷的战败,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先后强迫清廷在天津签订不平等条约。清廷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签订之后,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在拒绝了清廷在上海换约的安排后,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于是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对清廷发动进攻,清朝再度战败。9月22日,咸丰帝逃往热河,恭亲王奕作为全权议和大臣与英、法谈判,并于10月24日、25日先后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11月14日,沙俄也迫使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自同治元年(1862年)8月起,清廷勘界大臣明谊与俄国全权代表巴布科夫、札哈罗夫等在塔尔巴哈台开始勘分中俄西界的谈判,俄方意图迫使清廷承认“所有卡外尽作为应给该国之地”。在遭到清廷否决后,沙俄于同治二年(1863年)3月出动军队,侵入西部边境,并趁同治三年(1864年)5月新疆回民反清起义之机,强占伊犁西北的博罗胡吉尔卡伦,清廷被迫退让。10月7日,清廷代表明谊等与巴布科夫、札哈罗夫在塔尔巴哈台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并在俄方绘制的分界地图上签字画押,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割占。

《中俄密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清廷在甲午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也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防御同盟条约》),为沙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各种方便,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西藏地区,英国人逼着地方当局签订《拉萨条约》,成为英国人的势力范围。1905年,清政府任命唐绍仪为全权代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在清政府的坚持下,赔偿英国入侵西藏的军费,减为250万卢比,分三年还清,之后,英军从西藏撤军。清1908年初,清政府向英国支付了最后一张支票,英军从亚东撤军,但是,最终仍留下了四个连的兵力和12名警察中英在那一年签订的《修订藏印通商章程》,使留在亚东的这些军队合法地成为了商埠卫队,让清政府万幸没有失去西藏领土权,但与如今的驻日韩美军基地又有何区别。 在满清的统治下,广大外蒙古人民对满清对中国毫无认同也毫无感情。那些不识汉字也不会蒙古字的外蒙古百姓眼里,朝廷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己上面有个王爷。王爷说听满清皇帝的,那就听满清皇帝。王爷说和准噶尔人一起造反,那么就造反,哪天王爷说投靠俄国,那就投靠俄国。中国,是什么?对于内地,长城那边的人?同胞?笑话,外蒙古人眼里只有狡猾的奸商。满清并没有把汉文明留给外蒙古,而只是把内地商人残酷的剥削和狡猾留给了外蒙古。满清的外蒙古政策早在乾隆年间,满清极盛时代就爆发了危机。满清的和亲政策和封王政策并没有收取外蒙古贵族的人心。他们不少人都是“两面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时时刻刻都想恢复蒙古人的帝国。满清之所以最终失去外蒙古,就是因为满清的外蒙古就是一个沙子捏起来的城堡只团结收买几个贵族和宗教领袖,允许他们高度自治,用大把的金钱换来所谓的效忠。而与广大的外蒙古老百姓毫无交流也毫无感情,甚至残酷剥削。如果金钱团结来的贵族和宗教领袖有更大的想要独立的野心,那么那个沙子城堡就完蛋了。乾隆的白月光富察皇后的女儿嫁的那个人——科尔沁亲王,他曾经被满清委以重任,监视心怀二心的准噶尔人辉特部阿睦尔撒纳,没想到却和阿睦尔撒纳沆瀣一气,图谋反清。

以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为科尔沁亲王,与阿逆言语相通,气类相近,令与之偕行,俾耦居无猜,实阴伺之。乃额驸为其所绐,反与之昵,阿逆遂恃为奥援。

事闻,上以额驸匿情不奏,欲立正典刑,来文端公请曰:“愿皇上念孝贤皇后,莫使公主遭嫠独之叹。”上挥泪太息,免其死,只褫其爵,额林沁多尔济以元裔故,特与赐死。——满清礼亲王昭琏《啸亭杂录》

除了科尔沁亲王,满清册封的喀尔喀部的贝勒(后封郡王)青兖咱卜也被阿睦尔撒纳拉拢。在阿某人新疆反清的同时,青兖杂卜在外蒙古发动名为“撤驿之变”的叛乱,将喀尔喀几十个驿站的蒙古人撤走,造成满清很长时间“羽书不至”,通信中断。完全不知道前方情况,满清新疆军队成为了一支孤军

乾隆十六年,以和托辉特紥萨克贝勒青衮咱卜纵所属人私出汛界与准噶尔回众贸易,致潜居乌梁海,夺贝勒,诏额璘沁袭其爵,定乌梁海出入汛界例。二十一年,青衮咱卜胁乌梁海叛,大兵至,皆弃去。二十五年,铸唐努乌梁海总管印给之。——《清史稿.藩部传》

大乱之后满清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维持了这种在外蒙古非常不正常的统治体制。到了满清末年,外蒙古大活佛已经开始秘密勾结俄罗斯,开始了独立计划,并公然对满清驻蒙大臣提出不派官员和军队驻防外蒙古的要求。到了满清宣统三年,外蒙古趁满清与革命党作战之际,悍然宣布了独立。

在外加清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曾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我大清还剩下什么领土呢?能够完全自主独立实际控制的领土有多大?

两广和云南,是法国人的势力范围。台澎已被日本割据,福建也被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到处是英国人的租界,算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太平天国运动十几年的时间段内,清政府也缺乏有效控制,到了庚子国难时,各省大员东南互保,更是对紫禁城皇权敲响了警钟。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在庚子国难后,马家军的前身已经脱离董福祥的甘军系统的隶属,形同事实独立。白莲教,义和团的出现让华北混乱不堪,遍布清国大地的46个海关,有哪一个海关的人事任命是清政府说了算?再刨去各国租界林立的天津,就剩下一个皇城北京了。四九城内,是皇权根深蒂固的所在,紫禁城南不足二百米,那块叫做东交民巷的使馆区,站岗放哨的却是外国军队,你指望他们奉诏听宣?清朝,表面上的1100万平方米,实际上能完全自主控制

大约有72万平方米,是的,那就是紫禁城(还是朱家汉人的)。想一想,没有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世的汉人革命军,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牺牲收复的领土,我们能坐拥这960万平方米的土地吗?

不知道清粉的引以为傲的“领土论”的迷之自信哪里来的,更理解不了那些幻想复国,尊螨踩漢的那种民族优越论的螨姨

浅谈一下清粉引以为傲的“领土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