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帝王改年号,都是次年改吗?这些情况就不是!

2023-07-08 13:51 作者:淮下书生  | 我要投稿

       古代新皇登基,是当年改年号还是次年改年号呢?年号淮下书生之前讲过几期,自汉武帝首创了年号建元后,年号纪年法的使用就形成制度。后世新皇帝继位,都要更改年号,也叫改元。

次年改元

       一般情况下,新皇继位都是次年改元。哪怕上任皇帝是刚过完年就驾崩的,旧的年号也要用到年底,从第二年正月初一开始,新皇年号才能正式使用。

第一个年号建元

       为什么要次年改元呢?因为年号的主要作用是纪年,如果当年改元,那么一年中就会出现两个年号,不方便纪年使用。同时,当年改元也显得对上任皇帝不够尊重。

       当然了,这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也是有的。

       西晋太熙元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当年改元永熙。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当年改元永熙。

       北宋太宗赵光义的继位有“烛影斧声”的传说,因而存在一些质疑。而赵光义继位当年改元,同样耐人寻味。开宝九年十月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到了开宝九年十二月,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赵光义等不及过年,迫不及待地把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史》对此进行了批评:“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宋史》对此进行了批评

       也就是说你不等到过年就改元,再加上涪陵县公赵廷美被贬而死,武功郡王赵德昭被逼自杀,不给皇嫂宋皇后服丧,后人能不议论你是篡位的吗?

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

       另外一个当年改元的是明光宗朱常洛,但这也不能怪他。明神宗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等着到次年改元泰昌。

明神宗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

       然后就发生了明朝著名的“红丸案”,朱常洛在位一个月就离奇驾崩了,都没撑到次年,因此次年不能用泰昌这个年号。但是也不能不用啊,一个月天子,他那也是天子啊。

红丸案

       最终经过商议,把万历四十八年的一月到七月称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称为泰昌元年,次年正月,再改为明熹宗的天启元年,也算是合理解决了问题。

泰昌年号的解决方案

       除了当年改元的,还有过了三年才改元的。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神龙政变”发生,武则天退位,李显复辟。或许神龙这个年号刚使用没几天,比较新,又或许把复辟李唐的举动称之为奉女皇之命的孝行,李显依然使用神龙年号,直到神龙三年九月才把年号改为景龙元年。

神龙政变

       还有一个年号用三代的。后周太祖郭威于显德元年驾崩,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并没有改元。显德六年,柴荣驾崩,他儿子柴宗训继位后,仍然沿用“显德”年号。显德七年,陈桥兵变发生,柴宗训禅位于赵匡胤,“显德”年号一直用到后周灭亡。

柴荣

       还有一个年号被四个皇帝用的。乾祐元年,后汉高祖刘知远驾崩,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沿用了乾祐年号。

刘知远

       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继续沿用乾祐年号。刘崇驾崩后,儿子刘钧继位,年号仍然沿用乾祐,直到乾祐十年才改元天会。后面两位皇帝刘继恩和刘继元又沿用天会年号,天会十七年,刘继元才于次年改元广运。

北汉政权

       还有更复杂的,一年中三个皇帝四个年号大循环。东汉中平六年四月,灵帝驾崩,少帝即位,当即改元光熹;八月,经历何进、张让变乱后,再改元昭宁;九月,少帝为董卓所废,献帝立,又改元永汉。永汉元年十二月,汉献帝“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东汉末年年号变动

       这就是淮下书生总结的皇帝改元的一些特殊情况。历史上还有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后,把景泰八年改成了天顺元年。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帝王不是次年改元的吗?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古代帝王改年号,都是次年改吗?这些情况就不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