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98 君主立宪制

2021-10-27 19:33 作者:研究魔法的工程师  | 我要投稿

宋建只能躲在皇宫的水池里面逃过一劫。火势退去之后,宋建组织士兵收拾残局,然后统计了一下,士兵死伤数千,万幸粮食没有烧毁,他写了一个报告给袁谭,大概内容就是遭到汉军的顽强阻击,敌军数量不明,然后把被烧死的士兵中没有穿衣服的士兵当作敌军处理了,穿着己方军装的当作自己人,最后的战果是宋建军损失上千,汉军损失两千,宋建排除万难拿下长安城。接着通过分田之类的安慰死去士兵家属,作为封口费,其他的士兵逃过一劫,也不好多说什么。至于袁谭藏在军中的内线,宋建也不想管,因为他知道这个战绩一看就不怎么真实,他不指望这种假话能瞒住袁谭,只是选择双方都体面的说法,别把这种耻辱事迹摆在台面上就行了。

陈亮经过虎牢关,看到钟繇带着一些识字的学徒为流民刻身份牌,这个时代的身份证明还是用手刻,陈亮看着钟繇强壮的手臂心道:不愧是74岁还能生钟会的男人,竟然有远胜于常人的力量。

随着曹性也回到了洛阳,曹性带来了一个高手,原来是传说中的剑圣王越,伏皇后怀着孕不好逃跑,所以刘协就把自己的护卫留下来找一家民宿照顾自己的老婆,后来王越发现伏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就不想保护她们了,这个时代的性别歧视有点严重,所以王越在长安发生大火之后就把她们安排给徒弟鲍出,他看到曹性是点火的人,过来一问就知道皇帝在洛阳就过来了。不久钟繇也登记了所有来洛阳的人,陈亮打算请大家吃饭,一行人来到光明客栈。陈亮早就安排了裴元绍发明尝试一些新菜,陈亮打算通过皇帝和大家推广一下自己的餐饮行业,陈亮知道中国国宴淮扬菜为主,但是现在还没有这个传统,而且现场只有一个徐州人(陈亮自己)吃得惯淮扬菜,其他人都是边疆人和中原人,不一定喜欢淮扬菜,还是火锅最合适,因为火锅可以让人自己调制蘸料,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刘协自从去了长安之后就没吃过几顿好的,今天吃的很开心,甚至想要聘请这里的大厨去皇宫做菜,陈亮说了厨师的工资就把小皇帝吓坏了,这么高工资的主要原因还是裴元绍的研发工作很重要。虽然拒绝了刘协的挖墙脚,但是陈亮许诺刘协道:“皇帝如果来这里吃饭五折,前提是必须穿着皇帝的衣服,而且不能摆排场影响其他人吃饭。”刘协答应,陈亮就是要大家看到刘协来吃饭,自然不会允许刘协搞太大排场。不过贾诩补充道:“最近陛下先别穿皇帝的衣服,因为现在敌人还知道皇帝在哪,让他们多花时间找一找。”陈亮觉得有道理,许诺道:“最近这段时间也能打折。”

吃了一会儿,刘协想起来以前董卓和李傕很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喝酒,他以前只能看董卓李傕喝酒,当时不敢和他们一起喝酒,现在突然得势了就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有这种爱好,于是他试探问道:“大家为什么不喝酒?”荀攸回答:“洛阳前段时间粮食紧缺,没有余粮酿酒。”刘协惊讶地说道:“酒竟然是从粮食变来的?”接着说道:“难怪世祖(刘秀的庙号)不喜欢饮酒,饮酒消耗粮食,以后我除了祭祀和节日和重大庆典就不饮酒了。”本来心里在嘲笑刘协知识浅薄的陈亮突然有一点感动,一是刘协体谅民生,二是刘协志向高远,突然觉得刘协还挺不错的。后来陈亮想了一下,21世纪中学课本才交代乙醇是通过葡萄糖通过酵母菌生产,这个年纪地汉代人不知道酒精来源于粮食也很正常。而且陈亮发现荀攸他们都在真诚的夸奖刘协聪慧节俭,胸有大志,体恤人民,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似乎他么们没有觉得刘协很无知,看来他们也很欣赏这个小皇帝。

陈亮突然觉得刘协作为主公也不错,之前一直没看得起他,只是觉得他不死就行了,他死了容易打击反袁联军地士气,现在陈亮觉得刘协还是挺不错的。刘协拥有两个非常强大的优势,一是大汉正统,二是年轻长寿,历史上的刘协活了53多岁,虽然比不上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的寿命,但是在东汉皇帝里面已经算第二长寿的了,而且陈亮仔细一想,刘协的年纪正好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纪,而且现在他没什么权力也没什么人打扰,陈亮打算实施一个改革,陈亮想起以前舍友说过的一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流行虚君实相,混子皇帝和权臣多,能干的皇帝没几个,所以这个时代很适合发展君主立宪制,这岂不是领先英国一千五百年!至于为什么不彻底革命消灭皇帝,一方面是条件不充分,地主阶级还很强势,民主共和没有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皇帝还有有一定价值的,皇家用来联姻主导外交,这个时代外交还是很依赖联姻,其次可以用来主持祭祀的活动,陈亮从书包找出以前就准备好的几个改革方案,勾了几条出来然后补充了君主立宪制的思路。

陈亮先和吕蒙通过气,授意吕蒙第二天率先发难,吕蒙在第二天决定封赏的时候问道:“陛下平安回到洛阳,自然离不开将士们齐心协力,但是我们在封赏之前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以后避免这种危机?”刘协说道:“有理。”吕蒙拿出之前陈亮写好的一张纸,念到:“我发现从光武以来,明章和3帝都是明主,但是章和二帝寿命不长(都不到35岁),导致后来新上台的皇帝太年轻无法亲政,接着大权旁落,这一点想必陛下深有体会。”陈亮想要否定君主制,但是避免把桓灵帝批判一番,对着儿子骂父亲太无礼了,因此选了寿命这个安全的理由。刘协点头称是:“确实,那有什么办法呢?”吕蒙:“寿命是很难控制的,所以我有两个办法解决因为皇帝太小没有办法亲政的办法。1是规定储君必须成年而且需要经过考试,每一任皇帝在上任之前就要准备立储,没有子嗣就在宗室内选拔。” 刘协说:“第一个办法很好,可惜我还没有子嗣,宗室里面都不太熟,而且现在战乱频繁,叫来考试也听不方便的。那就说第二个方案吧。”吕蒙先看了一下陈亮添加的内容,突然感觉这些内容可能会得罪皇帝,于是吕蒙说道:“这一段有几个字我不认识,还请人帮我念一下。”陈亮心中吐槽:吕蒙害怕成为改革者,逼自己站到前台帮他掩护,顺便接下既得利益者(皇室)的仇恨,不过陈亮觉得吕蒙帮忙开团已经很够义气了,而且自己作为改革的谋划者一直躲着也不合适。

于是陈亮说道:“这一段的字确实有些难认,这个作者的写字有些潦草,但我勉强看懂。”张绣疑惑道:“那你们把这个作者找来问一问不就可以了?”陈亮回答说道:“有些隐士比较低调很难找。”陈亮把发布改革的责任甩到不知名的隐士身上,而且陈亮说是隐士写的,因为陈亮计划234年之前就会归隐,所以理论上说是隐士写的也说得过去。陈亮不希望跟皇族闹得太僵,刘协还是挺长寿,如果他一直记仇还挺麻烦的,如果皇帝写一个衣带诏搞自己,那多难受啊。陈亮说道:“第二个方法是只把君主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主要的任务是外交和祭祀,让丞相和内阁主政,这样就能避免皇帝因为太年轻无法主政的缺点。”刘协说道:“这倒是避免了皇帝太年轻和犯错误,但是丞相怎么选,如果丞相也能继承那岂不是和之前的皇帝差不多?”陈亮补充道:“丞相有任期,每届4年,最多连任2次,每次选拔丞相都需要经过内阁官员选举。”陈亮觉得12年的最大任期挺合适的。比如诸葛亮从221年开始当丞相234年去世,算上因为马谡降级的时间,大概就是12年,还有一些例子可以体现最多12年很合适,萧何14年,曹操12年左右,魏征10年,长孙无忌10年,张居正10年首辅。

刘协这么多年也累了,当上皇帝之后遇人不淑,董卓,王允,李傕,马腾和韩遂都不是愿意放权的,刘协觉得能当一个象征的皇帝不用管事同时没有权力不用担心生命安全也挺舒服的,其他人以后只会对付丞相,不会针对到自己,铁打的皇帝,流水的丞相,舒服,只要象征着大汉不会在他手上灭亡就好了。就连荀攸这种忠于汉室的大臣也认同君主立宪制这个思路,因为这就符合尚书中的垂拱而治了,而且选举制可以避免桓灵二帝那种水平皇帝,也能避免外戚宦官掌控朝政,就算是忠于大汉的人,可能也会对于桓灵二帝,十常侍和何进等人都颇有微词。而且现场的人少,一共只有11人参加会议,其中包括刘协、陈亮、吕蒙、荀攸、贾诩、钟繇、张绣、刘辟、刘吾、龚景、贾逵和曹性。王越在当护卫不参加会议讨论。人少反动派也少,加上陈亮控制住韩暹也就控制住了白波军,吕蒙带着北府兵,就算有人想要反对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军队。


98 君主立宪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