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虫情测报灯介绍
随着植保信息化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植保站、森防站、林业局开始使用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在田间、林区、果园等地安装虫情监测设备,既能快速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能提升植保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测报水平,进行科学的虫害防治。
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能自动诱虫、自动杀虫、自动分装虫体,还可对虫体定时拍照。植保人员通过设备的管理云平台可查看所拍虫体的图片,并且可通过图片进行识别。与传统的自动虫情测报灯相比,该智能测报系统可将虫体照片自动上传至管理云平台,工作人员即使不在虫情监测现场也能随时了解虫情信息,可让植保人员及时掌握虫情,确保虫情信息的及时性。

夏秋季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成灾频率高、防治难度大,往往多种病虫混合发生、重叠危害。因此,不仅要准确监测,还要及时完成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和预防信息的发布工作。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图像采集及数据传输技术,在传统测报灯的功能技术上,实现了自动拍照上传、数据实时管理和监测分析。在设备管理云平台还可查看历年虫害发生数据的曲线图,为来年虫害发生趋势的预测提供依据。该设备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虫情调查设施和工作方式,减轻了测报员虫情监测的劳动强度,有助于测报人员对虫害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除治。
设备功能特点
1、智能型虫情测报灯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远程自动控制及识别计数。雨虫分离技术,有防雨百叶;
2、内置1200W高清工业摄像机。可远程设置工作模式,通过PC云端及手机APP端能远程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7寸工业彩色手触摸屏显示与操作,安卓系统智能控制。全中文液晶显示,可分时段设置和控制,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均可;
3、测报灯内设有图像采集设备,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传送带上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端进行手动识别计数,也可通过平台远程进行拍照和工作模式更改等设置
4、多种联网方式(网关/5G/4G/网线/网桥/WIFI)可选择,可随时随地联网管理;
5、自动拍照:可调时段拍照,拍照频率可调;
6、自动传输:自动上传监测图片数据。数据实时传输,上传速度应≥1M/s;
7、远程查询监控:可实现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安卓系统)远程监控平台对虫情自动采集系统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指令发布执行、系统参数设置和采集信息的查询分析等;
8、害虫识别和计数:可手动识别和计数,并可按识别的数量生成表格及各类统计图表;
9、图像处理:可实现对拍摄画面的图像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画面分割、切换处理及保存等功能。图片保存质量应满足虫体人工手动计数的识别需求;
10、内置GPS定位功能,可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在PC云端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设备被盗可追踪;
11、设备也可以远程手动控制换位、诱虫灯开启、加热管通断、杀虫仓清空、震动电机开关、传送带开关等功能;
12、虫体通过振动盘的震动分散,按照大小虫体,均匀洒落平铺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准确将虫体运输到拍照区域内,保证每一个虫子特征都可以被拍的清楚,为识别及人工矫正打好基础;拍照后大小虫可分类收集存放;
13、加热仓可快速升温,在短时间内高效杀死虫体,并保证虫体完整度;
14、可自动感应下落虫道内虫体堆积情况,感应堵虫后,可自动启动清虫模式,清理虫道内堆积的虫体,保持设备监测数据正常;
15、能够自动清理履带表面粘连物,保持履带清洁,保证拍摄照片清晰度;
16、高温加热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
17、高温加热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工作温度最高达140±5℃,更有效地完成杀虫工作;
18、光控控制:晚上自动开灯运行,白天自动关灯(待机),在夜间工作状态下,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
19、时段控制: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设定工作时间段;
20、大小虫子识别过滤:捕捉口外围设有滤网,防止非目标体大虫子进入机器内部从而影响小虫子自动识别;
21、虫雨仓结构:将雨水自动排出,能有效将雨虫分离,使箱体内无积水;
22、雨控装置:可按外界天气变化自动控制设备工作;
23、防雷装置:能够有效防止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