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常考词语辨析,你都会了吗?(第九期)
✦
01.开始-开端
✦
[同]
1.都表示“开头、起始”的意思。有时可换用。
良好的开始/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作为名词,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宾语。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开始”指事情开头的阶段,强调开头的那一段时间。“开端”指事情的开头,强调开头的那一个时间点。
①开始我不明白他说什么,过了很久才明白了他说的意思。
②希望我们的合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适用范围不同
“开始”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工作、学习、事业等重要事情的起头,也可以用于某个具体行为。如:事业的开始/爱情的开始。“开端”适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事业、历史等重大事情的起头,如:历史的开端。不用于具体行为或动作。
3.用法不同
“开始”可作时间状语。“开端”不能作状语。
①开始我们以为他是个古板的老师,后来才发现他很风趣。(×开端)
②他刚开始学汉语,只会说“你好”和“谢谢”。(×开端)
4.语体色彩不同
“开始”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开端”只用于书面语,有郑重的色彩。
5.词性不同
“开始”还有动词用法,表示以某一点为起始。在旬中可作谓语。
我们刚到电影院,电影就开始了。
✦
02.开始-开拓
✦
[同]
1.都表示开展、扩大。
2.作为动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
3.都具有书面语色彩。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开发”用于自然界时,指通过开垦、采集等手段利用山地、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用于社会活动时,指打开或培养。“开拓”指拓展,使扩大。
①他们把开发、利用本地的地热资源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点。
②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
③新经理到任后,很快就开拓了公司发展的新局面。
2.适用范围不同
“开发”可用于对环境加以研究和利用,对象多为山林、矿藏、资源、产品、地区、市场等;还可用于对人的发现和培养,对象多为智力、能力、学生等。“开拓”一般用于较抽象的事物,对象多为市场、事业、局面、空间、视野等。
①他们为了开发新的能源,尝试利用风力发电。
②几年的海外留学生活开拓了他的视野。
✦
03.开支-开销-花销
✦
[同]
1.都表示将钱支付出去。还都指支付出去的钱。
2.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异]
1.适用范围不同
“开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个人或家庭的日常支出,也可用于单位或部门的大宗支出。“开销、花销”多用于个人、家庭或个体小商户等的生活、生产支出。可指整体的支出,如每月、每年或某宗大项支出,也可指具体项目的花费。一般可换用。
①今年用于工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是5万元。
②我攒不住钱,每月的工资刚够开销/花销。
③他们这次旅游的开销/花销并不大。
2.用法不同
“开销、花销”可以加“得”带补语。“开支”一般不带补语。
才到月中,工资就被他开销/花销得一干二净。(×开支)
3.语体色彩不同
“开支、开销”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花销”是口语。
✦
04.快乐-快活
✦
[同]
1.都有“愉快、高兴,感到满意”的意思。
2.作为形容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3.都可以重叠使用(AABB式),如:快快乐乐/快快活活。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快乐”指因称心如意而愉快,形容满意、幸福。“快活”指因心情舒畅而欢快,形容活泼、高兴。
①他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②每年回农村小住的几天假期是他一年中最快活的日子。
2.适用范围不同
“快乐”多形容人的心情,还常用于祝福语,如:快乐的生活/生日快乐。“快活”可用于形容人的心情,也可以形容性格、表情、气氛等,如:快活的神情。
3.语体色彩不同
“快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快活”大多只用于口语。
✦
05.宽敞-宽阔
✦
[同]
1.都有“横向距离大或面积大”的意思。有时可换用。
附近那条马路比较宽敞/宽阔,容易找到停车位。
2.作为形容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宽敞”侧重形容面积或容积大,不拥挤。“宽阔”侧重形容面积大,范围广。
①她酷爱养花,所以宁可房子小一点儿,也要有宽敞的院子。
②昨天我们去郊区踏青,宽阔的青草地令人心情舒畅。
★这两个词虽然有时可以换用,但含义有细微差别。
①宽敞的马路两旁是各种店铺。(强调路面不拥挤)
②宽阔的公路通向远方。(强调路面很宽大)
2.适用范围不同
“宽敞”形容的对象多是有边界的具体事物,如房屋、场地、道路等。“宽阔”形容的对象可以是有边界或无边界的具体事物,如道路、江河、草地、田野、平原等;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如胸怀、视野、心胸、眼界等;还可以是具体的人体部位,如胸膛、肩膀、脸庞、前额、眉宇等。
①你家可真够宽敞的!
②公路两旁是宽阔的田野。
③我的导师眼界宽阔,学识丰富,极有人格魅力。
④他长着宽阔的肩膀。(口语中一般用“宽宽的肩膀”)
3.语体色彩不同
“宽敞”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宽阔”多用于书面语。
✦
06.阔气-阔绰
✦
[同]
1.都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2.作为形容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定语。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阔气”指铺张奢侈、豪华气派。语义较轻。“阔绰”指生活奢侈,讲究排场。语义较重。
①现在年轻人结婚,婚事办得相当阔气,开销很大。
②早年他家也算得一个阔绰人家,现在和普通人家的生活差不多了。
2.适用范围不同
“阔气”多形容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用钱等。“阔绰”除了形容生活的衣、食、住、行、用钱等以外,多用于整体评价。
①他家很阔气,他花钱出手很大。
②电影中反映上海十里洋场的场面颇为阔绰。
3.用法不同
“阔气”可作“讲、摆”等动词的宾语,如:讲阔气/摆阔气。
4.语体色彩不同
“阔气”用于口语。“阔绰”用于书面语。
✦
07.朗读-朗诵
✦
[同]
1.都表示用清晰响亮的声音念出来。
2.作为动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出来。既是日常的阅读行为,也是课堂教学采用的一种方式。“朗诵”是大声地带有感情地诵读。比“朗读”的要求高。是比赛或者表演的一种形式。
①这篇文章他朗读得很熟练。
②艺术家夏青的朗诵贏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2.适用范围不同
“朗读”适用范围很广,可以是报纸、课文、书信、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一般文章,如文告、宣言、法律条文、论文等。“朗诵”适用范围较窄,多为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台词等。
①朗读课文是预习和复习课文的好方法。
②孙道林朗诵的散文《匆匆》被大家奉为散文朗诵的经典之作。
3.用法不同
★“朗读”可以受“大声、齐声、集体”等定语的修饰。
老师请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课文。
★“朗诵”有一些固定用法,如:朗诵会/朗诵艺术/朗诵比赛。
本周二学校举办诗歌朗诵艺术讲座,我一定要去听。
★“朗读”在口语中常可换用为“读”。
我准备早饭的时候,他朗读(读)报纸给我听。
✦
08.冷淡-冷漠-冷酷
✦
[同]
1.都表示不热情、不关心。
2.作为形容词,在句中都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冷淡”表示不热情、不亲热,语义较轻。“冷漠”表示态度淡漠,不关心,语义较重。“冷酷”表示严厉苛刻,没有感情,语义最重。
①他只是冷淡地点点头表示答礼。(仅表示不够热情)
②他只是冷漠地点了一下头。(表示很不热情)
③他神情冷酷地一言不发。(表示没有感情)
2.适用范围不同
“冷淡、冷漠”主要形容人的表情、态度、语调等,不形容事物。如:态度冷淡/态度冷漠。“冷酷”既可形容人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调等,也可形容事物的性质、状态。如:冷酷的现实/冷酷的大自然。
3.用法不同
“冷淡”还有“冷清、不兴旺”的意思,主要用于市场、商业方面。
最近经济不景气,市面冷淡得很。
4.语体色彩不同
“冷淡”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冷漠、冷酷”一般只用于书面语。
5.词性不同
“冷淡”还有动词用法,可以带人称宾语,如:冷淡了我/冷淡客人。
她只顾招呼医生,无意中冷淡了来探望自己的老朋友。
✦
09.厉害-利害
✦
[同]
1.“厉害”和“利害”曾经都有“凶猛、严厉、严重或难以对付”的意思,常可换用。现在这两个词的功能已逐渐分离,上述意思一般都写作“厉害”。
2.在句中都可以作定语。
[异]
1.词性和含义不同
“厉害”是形容词,有“凶猛、严厉、严重或难以对付”的意思。(这里“害”读轻声)“利害”是名词,是由“利益和害处”一对反义词构成的词语,表示根本利益。(这里“害”要重读)
①据说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最厉害的猛兽是美洲豹。
②我们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2.用法不同
★“厉害”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作谓语时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①这个人武功很高,出拳厉害,民间确有不少高人呐。
②山高缺氧,环境艰苦,他血压升高,双腿肿得厉害。
★“利害”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①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在这份报告中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
②与这一问题利害相关的各方将陷入一场新的争论。
3.语体色彩不同
“厉害”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利害”是书面语。
✦
10.联系-联络
✦
[同]
1.都有“彼此接上关系,相互发生关系”的意思。
2.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3.都可以重叠使用(ABAB式),如:联系联系/联络联络。
[异]
1.含义侧重不同
“联系”指相互接上关系。“联络”可指相互接上关系,有时也指接上关系的手段。
①此次合作很愉快,希望我们保持联系,继续发展友好关系。
②要恢复正常联络,至少还要两天时间。
★这两个词虽然有时可以换用,但含义有细微差别。
①开战后,新闻中心与前方战地记者失去了联系。(不能了解对方情况)
②开战后,新闻中心与前方战地记者失去了联络。(通讯中断)
2.适用范围不同
“联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具体的人、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概念、实际、情况等。“联络”适用范围较窄,只用于具体的人或事,不能用于抽象事物。
①再好的理论,也必须联系实际,接受实际工作的检验。
②隧道突然发生塌方,与里面的联络一下子中断了。
3.用法不同
“联系”作谓语时可以由“工作、业务、群众、实际”等词语作宾语,如:联系工作/联系群众。“联络”一般不能这样用。“联络”作谓语时常与“感情"组合,“联络感情”专指一方采用手段(如问候、馈赠)拉近与另一方的关系。“联系”没有这种用法。
①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联络)
②这是我们的重要客户,要注意保持关系,经常联络感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