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 2005 年338生物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湖南大学 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
报考学校:湖南大学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科目代码:338 满 分:150 分
--------------------------------------------------------------------------------------------------------------------
注意事项:本试题包含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简答四种题型,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答案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计 30 分,每题 3 分)
1、酶原的激活 2、别构效应 3、PCR 技术 4、增色效应 5、超二级结构 6、β-氧化
7、三羧酸循环 8、底物水平磷酸化 9、 联合脱氨基作用 10、单链 DNA 结合蛋白
二、填空(共计 30 分,每空一分)(26空)
1、透明质酸是由( )和( )组成的糖胺聚糖。
2、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还与生物大分子间的( )有关,也是合成( )( )( )等的碳骨架的供体。
3、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中,Tyr 与米伦试剂反应呈( ),与酚试剂反应呈( )。
4、在体内缺乏维生素( )时会使凝血时间延长,该维生素的溶解性为( )。
5、酶的专一性分为( )和( )。
6、构成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的物质是( )和( )对细胞膜的流动性起主导作用。
7、由共轭双键的物质具有紫外吸收的性质,在 20 种基本氨基酸中,有三种氨基酸具有苯环,它们是( )( )( )其中以( )紫外吸收能力最强。
8、酶作为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的生物催化剂,在参与催化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催化效率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 )( )( )( )。
9. 常见的一碳单位有( )( )( )等,携带它们的载体是( )。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哪项不是还原糖( )
A、D-果糖 B、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2.直链、支链淀粉遇碘分别呈( )
A、黄色、紫色 B、蓝色、紫色 C、蓝色、黄色 D、紫色、红色
3.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由于正常的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置换( )
A、Val—Glu B、Gln—Val C、Glu—Val D、Ala— Gln
4.目前研究蛋白质分了空间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
A、圆二色性 B、x 射线衍射法 C、核磁共振 D、红外偏振
5.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一碳原子处于()
A、不断扰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转动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6.谷氨酸的 pK1 (—COOH)为 2.19,pK2 (+NH3)为 9. 67,pK3 (—COOH)为 4.25,其 pI 是
()
A、4.25 B、3.22 C、6.96 D、8.93
7.米氏常数 Km 是一个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人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的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8 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
A、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
9、NAD+ 或 NADP+ 含有哪一种维生素
A、硫胺素 B、吡哆醛 C、尼克酰胺 D、吡哆胺
10、己知某酶的 Km 值为 0.05m/L,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 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多少()
A、0.4 mol/L B、0.2 mol/L C、0.1 mol/L D、0.05 mol/L
11、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 B、NAD+ C、ADP D、CoASH
12、生物体内 ATP 主要来源是()
A、糖酵解 B、TCA 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氧化磷酸化
13.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化学键是()
A、α—1,6 糖苷键 B、β—1,6 糖苷键
C、α —1,4 糖苷键 D、β—1, 4 糖苷键
1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C-b1-C1-aa3-02 B、C-C1-b-aa3-02 C、C1-C-b-aa3-02 D、b-C1-C-aa3-02
15.线粒体基质中脂酰 COA 脱氢酶的辅酶是()
A、FAD B、 NADP+ C、NAD+ D、GSSG
16、在脂肪酸合成中,将乙酰 COA 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细胞质中的化合物是()
A、乙酰 COA B、草酰乙酸 C、朽檬酸 D、琥珀酸
17. 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8、胞浆中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是()
A、β—酮脂酰 COA 合成酶 B、水化酶
C、脂酰转移酶 D、乙酰 COA 羧化酶
19、脂肪酸合成需要的 NADPH主要来于()
A、TCA B、EMP C、磷酸戊糖途径 D、以上都不是
20、甘油合成的前体是()
A、丙酮酸 B、乙醛 C、磷酸二羟丙酮 D、乙酰 COA
2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酮酸是通过下面哪种作用来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23、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a-酮戊二酸()
A、Glu B、Ala C、Asp D、Ser
24、嘌呤环中第 4 位和第 5 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四、判断题(10 分)
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 ATP 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 ATP 多一倍( )。
2、哺乳动物在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无氧降解不能合成 ATP ( )。
3、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本质上都是递电了体( )。
4、胞液中的 NADH 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其 P/O 比值为 2( )。
5、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只能由 DNA—RNA 而不能由 RNA—DNA( )。
6、原核细胞新生肽链 N 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 N 端第一个氨基酸的残基为Met( )。
7、RNA 的合成和 DNA 一样,在起始合成前亦需要有 RNA 引物( )。
8、真核生物 mRNA 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 mRNA 多数为单顺反子( )。
9、DNA 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 5 ’--3’,,而另一条链方向是 3’—5’( )。
10、在具备转录的条件下,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在体内都可能被转录成 RNA( )。
五、简答题(共计 56 分,任选 7 题)
1、一个单链 DNA 和一个单链 RNA 分了量相同,试述可以有几种方去将它们区分开?
2、SDS—PAGE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3、举例说明酶活性调节的几种方式。
4、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哪些化合物可以被认为是联系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环节?为什么?
5、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6、氨基酸脱氨后产生的氨和一酮酸有哪些主要的去路?
7、试述遗传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该法则的揭示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有何意义?
8,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