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公益大讲堂走进汕尾开放大学
为预防和减少校园内各类意外事故,增强学校教职工群体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6月29日,在广东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汕尾市红十字会在汕尾开放大学开展“2023年广东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公益大讲堂”汕尾专场第6场活动,汕尾开放大学、各县(市、区)开放大学共40余名教职工代表参加。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二级调研员黎学斌,汕尾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巫玉明等领导出席活动。
黎学斌指出,开展应急救护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希望在座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技能,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筑牢校园安全“铜墙铁壁”,切实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让学生安心、领导放心、社会满意!
巫玉明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加强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深化与市红十字会交流合作,将应急救护培训作为拓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塑造师生关爱生命,关爱生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促进师生精神素养全面提升,更好地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广东省红十字会国际急救认证核心师资、汕尾市红十字应急救护(救援)队成员黄少正结合急救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四术的要点和AED的使用、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等内容开展讲解,并邀请学员亲身体验。
“观察环境、判断意识、高声呼救、判断呼吸、胸外按压……” 在模拟操作中,应急救护培训师耐心地指导学员根据心肺复苏步骤,逐一规范动作。活动现场,老师耐心讲解演示规范,学员井然有序地在人体模型上演练。
活动结束后,教职工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急救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一旦突发意外,能够应用所学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援助与救护,尽可能减轻意外伤害带来的损伤,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