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白游览悬空寺挥笔题写“壮观”二字,“壮”字为何多了一点

2021-04-11 15:58 作者:一个虫虫的旅行  | 我要投稿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李白游览悬空寺挥笔题写“壮观”二字,“壮”字为何多了一点

来到北岳恒山脚下,远远可以看到悬在山腰的悬空寺。整个寺院悬在陡峭的崖壁之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地依势而建,显得格外错落而有节奏感。远望不似一座庙宇,反而像镶嵌在山石上的壁画。

2009年8月 山西北岳恒山悬空寺 门票60元

诗仙李白当年游览过悬空寺后,挥笔题写“壮观”二字,是诗仙喝醉了酒,还是要抒发内心的豪情,在“壮”字上又多加了这么一点,两字至今刻在寺院脚下的岩石上。徐霞客游览悬空寺后叹其为“天下巨观”。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巧妙利用了峭壁的遮挡作用。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国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

莽莽苍苍蜿蜒在塞北高原的北岳恒山,有许许多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悬空寺便是其一。悬空寺底部最低处距谷底26米,最高处距地面50多米,“奇、悬、巧”的建筑特色将力学、美学和宗教完美结合到一起,太有魅力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2010年悬空寺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十大最险建筑”。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很多人以为悬空寺是下面十几根木柱支撑而起的,实际上有些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起支撑重量的是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

悬空寺虽名为寺,但实际上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筑。在恒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俗建筑呢?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始建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后称帝。他信道也崇佛,文化上推行向汉人学习自然也要尊孔了。北魏的历朝皇帝大都崇佛,游览过大同云冈石窟就不难想象(见我前面的发文)。

特例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他是我国历史上灭佛运动始作俑者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他特别崇信道士寇谦之,而寇谦之有个遗愿,希望能建一所“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道观。他的弟子在他死后精心选址,巧妙施工,并吸收了当时另一位著名道士陶弘景三教合一的思想,兴建了悬空寺。建寺之初名为“玄空阁”,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以及形似楼阁的外貌。后因“悬”、“玄”谐音,以及寺院悬空的状态而称今名悬空寺。

悬空寺由寺院和南、北二阁楼三部分组成。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巧妙地将平面木构建筑与立体悬崖绝壁进行了完美融合,将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

南北阁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可谓“公输天巧”(公输即公输班,鲁班)。

悬空寺有楼阁殿宇40间,阁楼间以栈道相连,上下有螺旋式楼梯相通。寺庙虽小五脏俱全,禅房、佛堂等一应俱全。其中道教殿宇5座,佛教殿宇11座,三教合一殿1座。整座寺庙错综而不凌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穿行其间有超凡脱俗的奇感。

寺内塑像颇多,有各种脱纱、铜铸、铁铸、泥塑、石雕、木雕像80余尊,其中不乏难得的工艺珍品。

悬空寺内最高处为三教殿,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这三位分属三教的圣人。

报身佛石雕

如此看来,诗仙“壮观”上加一点是对的。


李白游览悬空寺挥笔题写“壮观”二字,“壮”字为何多了一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