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科普:胜利号战舰

女皇陛下胜利号战舰(英语:HMS Victory)是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级风帆战列舰。在1778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参与阿申特岛战役 ,并于1797年法国大革命时,参与圣文生角之役,大胜西班牙海军。此后又在1805年参与特拉法加之役,其间因作为纳尔逊海军中将的旗舰并且大破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而闻名于世。
胜利号战舰也是现存最古老的战舰。现在停放于英国朴次茅斯海军基地的干坞,作为一所浮动博物馆使用。


概观
舰种 风帆战列舰
拥有国 英国
舰级 第一级
制造厂 查塔姆造船厂
动工 1758年7月14日
下水 1759年7月23日
服役 1765年5月7日
现况 皇家海军第一海务大臣旗舰。停放于英格兰朴次茅斯港的干船坞作为博物馆。50°48′06.52″N 1°06′34.5″W坐标:50°48′06.52″N 1°06′34.5″W
荣誉及奖项 参与: 第一次韦桑岛海战(1778),第二次韦桑岛海战(1781),斯帕特尔角海战(1782),圣文生角战役(1797),特拉法加海战(1805)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 3,556 吨 (承重: 2,197 吨)
全长 甲板: 186英尺(57米)
整体: 227英尺(69米)
前桅: 高182英尺(55米)
主桅: 高205英尺(62米)
后桅: 高152英尺(46米)
全宽 51英尺(16米)
吃水 28英尺(8.5米)
动力 面积为6,510 平方码 ( 5,440 平方米 ) 的帆
最高速度 8-9节(15-17千米每小时)
续航距离 船员物资 6 个月
乘员 约 850 人
武器装备 火炮、燧石枪
装甲 无,但水线处的橡木厚度达2英尺(0.61米)
建造
胜利号战舰在1758年时基于英国国会命令开始建造,这艘未命名的战舰由皇家海军设计师Thomas Slade规划。她的龙骨在1759年7月23日在查塔姆的皇家船坞安放,隔年10月30日依据海军总部命令被命名为“胜利号(HMS Victory)”。在耗资63176英镑(现值约455万英镑),并耗时6年后,胜利号战舰在1763年5月7日下水。因当时传统滑道不足以容纳如此大型的军舰,故虽称是下水,但仅是浮在干坞上。此外,建造时共用掉6000颗树,几等于100英亩森林。刚建成的胜利号远较今日所见更为华丽,作为一流的战列舰,在当时时代是令人畏惧的战争机器,搭载一系列先进技术革新。如可移动的侧舷炮,在一次齐射中可发射出超过半吨的炮弹打击对手。而为操作此巨大战舰,需要850位包含海军陆战队在内的船员。排水量达到3500吨,时速可达11节。因建造完成时也伴随着七年战争结束,因此原样保持13年后,在1778年才首度投入美国独立战争进行作战。
现况
胜利号战舰自2012年10月起,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海务大臣的旗舰。在此之前,她是第二海务大臣的旗舰。她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军舰,并吸引一年约35万游客造访。
在2011年10月,英国国防部与英国航太系统签订5年的整修合约,且视情况可延长至10年。本次整修价值1600万英镑,并包含桅杆、索具与舷侧板的维护,与新增的火警控制系统等。这是她从特拉法加之役后,最大幅度的维修。
在合约签订后,最明显的转变是在2012年3月6号,胜利号战舰所有权转移至由国立皇家海军博物馆胜利号战舰保存基金。该基金具有5000万英镑资产,一半来自于唐纳德·戈斯林基金会,另一半来自于英国国防部 。
武装
最初服役年时(1765年)
下层火炮甲板: 30门42磅炮
中层火炮甲板: 28门24磅炮
上层火炮甲板: 30门12磅炮
顶层船尾: 10门6磅炮
顶层船头: 2门6磅炮
配备燧石枪的海军陆战队
特拉法加之役时(1805年)
下层火炮甲板: 30门2.75吨的长管32磅炮
中层火炮甲板: 28门2.5吨的长管24磅炮
上层火炮甲板: 30门1.7吨的长管12磅炮
顶层船尾: 12门1.7吨的短管12磅炮
顶层船头: 2门1.6吨的12磅炮和2门1.75吨的68磅臼炮
配备燧石枪的海军陆战队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