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植物激素难点攻克-高考怎么考?【高二高三都能刷的高考题】

2023-12-01 18:05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5-5 植物激素高考真题

1️⃣植物激素基础知识考察

2023·甲卷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 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 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 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催化剂是酶,生长素是信号分子进行调节】


2023·广东

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 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吸收光能、转化光能】

C. 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 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光变弱了,抑制】


2023·广东

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扞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1个太少,应插3~4个】

B. 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 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低浓度浸泡法,高浓度沾蘸法】

D. 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促进枝条生根无环境要求】


2023·湖北

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₂O₂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杨酸能缓解H₂O₂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 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 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 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需要水杨酸】


2️⃣植物激素图像实验题

2023·浙江

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 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 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 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2023·浙江

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l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弱】

C. 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拮抗】

D. 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只有促进】


2023·湖南

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53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1和ACO1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B. 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NCED1酶的合成【NDGA抑制NCED1酶的合成导致脱落酸无法生成】

C. 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NCED1酶失活=NDGA曲线,而这个曲线乙烯表达延后,而ACO1是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

D. 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


2023·北京

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 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 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 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2023·江苏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nmol/L 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1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有影响】

B. 1~2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

C. 20~5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

D. 0~5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都是促进】


2023·天津

研究人员探究植物根部生长素运输情况,得到了生长素运输方向示意图(图1)

(1)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类型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2)图2是正常植物和某蛋白N对应基因缺失型的植物根部大小对比及生长素分布对比,据此回答:

(i)N蛋白基因缺失,会导致根部变短,并导致生长素在根部处表皮运输受阻。

(ii)如图3,在正常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顶膜的蛋白,推测其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顶膜运输到细胞侧模和底膜,根据图3,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


3️⃣植物激素实验大题

2023·湖北

乙烯(C₂H₄)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为研究乙烯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乙烯处理植物叶片2小时后,发现该植物基因组中有268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237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

【实验二】某一稳定遗传的植物突变体甲,失去了对乙烯作用的响应(乙烯不敏感型)。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₁植株表型为乙烯不敏感。F₁自交产生的F₂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

【实验三】科学家发现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膜蛋白,推测该蛋白能与乙烯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先构建含基因A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到酵母菌中,筛选出成功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¹⁴C标记乙烯(¹⁴C₂H₄),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¹⁴C₂H₄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¹⁴C₂H₄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mRNA含量得出。

(2)实验二F₂植株出现不敏感型与敏感型比例为9:7的原因是控制对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三的对照组为:用不同浓度的¹⁴C₂H₄与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¹⁴C₂H₄的量。

(4)实验三中随着¹⁴C₂H₄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曲线上升趋势变缓的原因是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

(5)实验三的结论是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

植物激素难点攻克-高考怎么考?【高二高三都能刷的高考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