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卖假药的王一贴出场,揭穿薛宝钗的谎言和贾府最后的挣扎

《红楼梦》原著八十回后就没下文了,作者却在这一回中安排了一个特殊的重要人物登场,他就是卖假药的老道士王一贴。
王一贴看上去只是个卖假药的江湖混子,是和刘姥姥一样的底层人物,可实际上能让贾母亲自大驾光临的天齐庙绝对不是个小场地,王一贴人家可是天齐庙的当家道士。
关于天齐庙、王一贴的介绍以及他对宝玉说的话其实信息量很大。不仅揭开了薛家冷香丸的谎言,讥讽了薛家的丑态,还隐藏着贾府即将迎来的抄家获罪的真相。
一、贾母亲自带宝玉去天齐庙还原,拜了两位神仙,隐藏着贾府抄家前的最后一次挣扎。
《红楼梦》第八十回,写道贾母亲自带着贾宝玉去天齐庙还愿。还什么愿,作者没有写,但是可以对照前文找出来,因为贾宝玉刚刚不久前大病一场,休养了足足一百天。
宝玉是为什么病得呢?因为大观园众姐妹风流云散,他悲痛的同时预感到贾府末世将至。
书中写: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等羞辱惊恐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
鲁迅先生曾点评《红楼梦》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贾府要完了,宝玉早就知道,难道贾母不知道吗?别忘了王夫人刚跟她汇报过甄家抄家获罪,以及贾府凄冷的中秋夜宴。
贾母也深深感受到了家族即将走到穷途末路,她要保住宝玉,要保住贾府做最后的努力。她在宝玉生病的时候向天齐庙许了愿。宝玉的病好了,贾母就带着宝玉去天齐庙还愿。
按照古代封建迷信那一套,贾母这一次还愿相当于是给神仙们送报酬的,也就是书中描写的“焚过纸马钱粮”。
看上去好像也没什么,就是个老太太为了孙子生病求神的俗套故事。可是细品就会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贾母居然没有去清虚观,去找她丈夫荣国公出家的替身张道士,贾宝玉的寄名符还是在清虚观呢!
贾府来往的僧尼庙道观的确不止清虚观一家,但天齐庙肯定不是什么排的上号的,当家道士王一贴虽然经常往宁荣二府中走动,但他工人们张道士比起来,很明显上不得台面。
更奇怪的是作者特意介绍“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贾母为什么要带着宝玉大老远来这极其荒凉的前朝古庙里呢?
天齐,在古代是泰山的别称。《旧唐书·礼仪志三》中介绍:“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泰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当年秦始皇东封泰山之后就去东海求仙,
在古代,泰山从秦始皇封禅开始,也就与封建君主的“君权神授”结合起来,所谓“皇帝是天子”,“君受命于天”,而泰山就代表着上天对皇帝们下达命令的地方。所以,古代的皇帝们为了靠这一套维持统治,祭祀天地都要去泰山,才足够隆重,
虽然天齐庙里可能有很多神仙,但是神话传说里在泰山主要有两位很厉害的神仙:东岳大帝和泰山老奶奶。
神话中的东岳大帝,又称为“泰山神”,他主管的是“世间一切生物的出生大权”,也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的保护神,道教认为东岳大帝具有“主管人间贵贱尊贵之数,生死修短之权”。
泰山老奶奶,神话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女神之一,又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娘娘。传说泰山老奶奶救苦救难,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尤其荫佑妇女儿童健康平安。
那么就很好理解,贾母给宝玉在天齐庙许愿,祈求贾宝玉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她拜的神应该就泰山老奶奶。
可是书中却写到贾母让宝玉“忙忙地焚过纸马钱粮,便退至道院歇息”,而贾母还安排了其他的拜神祈祷活动。
也就是说贾母大老远的来天齐庙根本不仅仅是给宝玉还愿的,而是要给穷途末路的贾府祈福,“主管人间贵贱尊贵之数”的东岳大帝应该是贾母要拜的另一位大神。
然后,奇怪的事情又来了,不管是泰山老奶奶还是东岳大帝,他们的神像都是宝相庄严的,就是他们各自身边的其他神像也不至于狰狞凶恶到吓人的程度。可是宝玉愣是被吓得不敢靠近,走完流程赶紧就跑出来了,这又是为啥呢?
这里作者可能是在暗指,贾母祈求的能庇佑贾府的神,实际上是宫里的太上皇。书中太上皇一直都是旧勋贵的保护神,但太上皇周围都是一些“狰狞凶恶”的人,已经对贾府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这些在贾母和宝玉眼中“狰狞凶恶”的人并不是神像,而是暗示书中“今上”的心腹,也就是贾元春丈夫这个皇帝的亲信们。这位皇帝可不得了,他甚至连清虚观的张道士都招揽到了自己麾下。
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
皇帝之前册封元春、提拔王子腾、重用贾雨村都是套路,已经到了收网的时候,甄家已经获罪抄家,下一个就是贾府。
贾母正是因为深深预感到了贾府的末路即将到来,所以她不会去和贾府关系更近,但已经投靠了今上的清虚观,而是来到了荒凉的前朝古庙天齐庙祈祷。
“前朝”的天齐庙隐喻的其实就是太上皇,只可惜太上皇已经没能力庇护贾府这些旧勋贵了,因为天齐庙已经“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
“前朝”的天齐庙对比代表“今上”的清虚观,贾府当年元春省亲之后,在清虚观那场热闹的祈福打醮,摆酒唱戏,许多权贵官宦之家纷纷前来捧场送礼,而贾母这一次在天齐庙的祈福也是尽显荒凉惨淡。
二、王一贴的“海上方”和“妒妇方”,狠狠揭穿薛家的谎言和骗局
天齐庙暗藏玄机,天齐庙的当家道士王一贴更是个重要角色,书中介绍得特别有意思。
众嬷嬷生恐他(宝玉)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儿。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这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
通俗来讲,王一贴就是个卖假药的江湖骗子。虽然他贵为这天齐庙的当家道士,但由于庙宇荒凉,香火惨淡,他为了生存,只能靠卖假膏药骗钱生存了。有意思的是他不仅常常在江湖市井行骗,还常在宁荣两宅走动。
这说明天齐庙当年也是相当有排面的,这个王一贴当年也曾有张道士那种体面,他在豪门走动靠的就是当年的旧关系。只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退位了,天齐庙就衰败了,贾府这些旧勋贵也没落了。
最妙的是王一贴他的把戏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海上方”这个东西在《红楼梦》中这是第二次出现,上一次就是薛宝钗跟周瑞家的介绍冷香丸。
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
就是这么神奇!明明富态丰美,健康壮实,一心想去选秀的薛宝钗,因为被哥哥牵连,入宫失败,就不得不攻略贾宝玉。
可宝钗见宝玉总不搭理她,却偏爱病弱的林黛玉,也就无中生有地给自己编造出一个莫名其妙的毛病,还编造出带有传奇色彩的“冷香丸”。
其中薛家不但抄袭了“林黛玉自幼多病,多请名医花钱用珍贵药材”、“癞头和上度化上门服务”的人设硬贴给薛宝钗,还扯上“海上方”增加传奇色彩,结果到了八十回让江湖骗子王一贴啪啪打脸了。
王一贴=江湖骗子=海上方持有者,作者要借此告诉读者:薛家也是满口谎言的骗子而已。作者很少直笔骂人,曲笔讽刺却更加辛辣。
同样用“海上方”行骗的薛家其实也像个卖膏药的,只不过他们卖的“膏药”是个大活人,也就是薛家嫡女薛宝钗。
薛宝钗十项全能,无所不通,她看上去无懈可击的人设简直和王一贴的“膏药”一模一样,都是要什么功能就有什么功能的“万灵丹”,可以全方位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这就让难免让人觉得很假,因为人们都不傻,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膏药,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薛宝钗也并不是真的无懈可击,她的能力和人品也非常令人怀疑。
薛宝钗在贾府努力经营应酬交际,却只能收买花袭人这样有野心的丫鬟,连金钏、晴雯、小红这些丫鬟,夏婆子何婆子那种底层女仆都打动不了,更别提林之孝家那些管家娘子;至于王熙凤、王夫人、贾母这些当权者,薛宝钗根本讨好不了,她连送衣服给丫鬟当寿衣的招数都用了,王夫人也没有对金玉良缘松口半个字,贾母更是对她的螃蟹宴和“雪洞”一般的房间表示不满,王熙凤全书都不搭理她,只捧着林黛玉。
薛宝钗对绘画的技巧颜料说得头头是道,却不见画一次;她端庄娴雅,却总是不分早晚往宝玉屋里钻,中午独创卧室,孤男寡女绣肚兜;她会管家,却在贾府管家时连夜里吃酒赌钱的婆子都管不了,闹到贾母亲自出手收拾,她自己赌钱,院里的婆子做庄,丫鬟莺儿也很没教养;她会讲禅理,精通戏文,作诗填词都很出色,却都是她平时一贯鄙视的“旁学杂收技能”……
薛宝钗整体上看来,就和王一贴卖的“假膏药”一样,无所不能,各种好处宣传的好听,其实真正到了现实中练一练,却发现她的那些技能其实也都没什么用。
薛宝钗也不过是她一向最为鄙视的只精通吟诗作赋的那种人,她的家教、修养、德行、管理御下能力,根本比不上贾府三春和林黛玉,甚至史湘云都知道要和宝玉嫌。
作者也是生怕读者看不出来,或者一时半会联想不到薛家身上,巴巴的又在这一回开头,安排了薛家鸡飞狗跳的家务丑事,又安排贾宝玉问王一贴要“疗妒方”。因为众所周知,王一贴拥有很多“海上方”,他的膏药简直无病不灵。
夏金桂是薛蟠的妻子,她是薛宝钗的嫂子,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红楼梦》中的薛家这种满嘴谎言的骗子,就离不开虚无缥缈的“海上方”来治。
可惜王一贴并没有能治疗夏金桂“嫉妒”的膏药,正好对应薛宝钗也治不了泼妇嫂子夏金桂。但是王一贴顺口就胡诌了一个“疗妒汤”方子,主要用到了秋梨,也不知道为啥那么巧?薛家进贾府住的就是梨香院,薛宝钗的“冷香丸”就埋在梨树底下。
作者再次提醒读者,薛家的“冷香丸”就是胡诌,就像王一贴的“疗妒汤”一样,都是些花蕊、霜雪雨水,混合着蜂蜜,也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
至于薛家说的什么冷香丸,还有秃头和尚给的又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药末子,作者借王一贴辟谣更直白:“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
同理,如果薛家所说的秃头和尚真的是得道高僧,他也有真的神药,他一个得道高僧不去修炼,何必还要跑到商贾之家去忽悠人呢?而薛宝钗所谓的病症,到底连个名字都没有,症状也不过就是咳嗽两声罢了,这哪里算是什么难治的病症,随便哪个郎中治不了咳嗽呢?还用什么“海上方”?明显就是故弄玄虚而已。
综上所述,作者在第八十回安排王一贴出场,并不是只给大家介绍一个奉承谄媚,又满口胡诌的江湖骗子,他和他所在的天齐庙,其实都是各有深层隐喻的,而年届八十岁的贾母,也不是随便就大老远的跑到郊外荒凉古庙中闲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