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仙舟丝绸朋克背后的佛教世界观——星穹铁道文化考据大辞典·丰饶篇II(更新1.2版本)

2023-08-15 14:04 作者:卿云上  | 我要投稿

按语:丝绸朋克(Silkpunk),这是《崩坏:星穹铁道》的制作人大卫对仙舟「罗浮」地图风格的形容,用这个概念的提出者科幻作家刘宇昆的话来说就是「用中式的语言和文化去描述科幻背景下的社会」,也因此虽然仙舟表面上披着玄幻的外皮,但底层设定还是试图用科幻语言来解释的,也就是所谓的「赛博修仙」。


仙舟「罗浮」玉界门


然而在《星穹铁道》的宇宙中,另一个东方文化背景的阵营「丰饶」与仙舟联盟之间激烈的二元对立却并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庸调和调性,与此相关的设定应该是为了增加戏剧性而对佛教世界观进行解构之后的产物,其目的应该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游戏的戏剧冲突。


而早在米哈游成立之前,在蔡浩宇开发的Flash游戏《娑婆物语》中就已经大量使用佛教相关概念,米家游戏的很多核心思想也在那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其后的《崩坏3》《原神》《星穹铁道》对佛教与印度文化元素的运用可以说延续了这一“传统”。


《星穹铁道》中最能展现这一点的设定就是仙舟联盟的第一大种族「天人族」与丰饶星神「药师」及其座下丰饶民之间因缘纠葛。


因此本篇将着重选取相关词条考察其佛教文化背景,以便将「丰饶」与仙舟背后的相关设定梳理清晰。



· 词条002:派系「求药使」(Elixir Seekers)

为了摆脱阳寿给文明带来的苦楚和负担,诸多世界派出虔信「丰饶」的使徒,试图寻找名声远扬的「药师」,并从祂手中求得那一方能赐予永生的良药。 仙舟联盟的前身便是众多求药使团的一员,太古之时他们遵循母星帝皇的命令,从古老国度出发,横渡深空,谒见神明,求取不死仙药。

罗浮古纹「迷梦造舸」


秉承昔日求药使的初衷,仙舟联盟自成立以来便竭力为诸多文明世界提供医药支援,扑灭瘟疫灾殃。除「长生」禁忌不可违犯外,抵达仙舟的求药人所求无不应允。


求药使的原型自然是秦始皇求取不死仙药的传说,《史记 · 秦始皇本纪》有载:

三十二年,......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僊人不死之藥。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


英文文本的Elixir,或者说Elixir of life则是欧洲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词源为阿拉伯语al-ʾiksīr并最终可以追溯到希腊语ξήριον(xērion)身上,这个词的本意是“干燥伤口的粉末”。

几个世纪以来,炼制Elixir都是欧洲炼金术士的最终目标之一,其既可指将铅转化为黄金的液体,也可指能够治愈所有疾病并赋予永生的灵丹妙药。


而在佛教的印度文化背景中也有类似的不死神药,甚至仙舟与「丰饶」之间二元对立的原型都可以追溯到其身上,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按语:仙舟联盟「丰饶」命途之间的因缘纠葛极深,从身为「求药使」的一员,踏上谒见「药师」之路,在受「药师」赐福后成为「丰饶之民」,到历经三劫后全宇宙追杀丰饶孽物,仙舟对「丰饶」命途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折。

而与此同时,虽然仙舟联盟追随的是「巡猎」命途,但塑造出如今仙舟的模样,让仙舟得以翾翔宇宙的根基仍然是来自「药师」丰饶神力的生物科技,因此在谈及「丰饶」命途之时,就不得不花大量篇幅来列数仙舟之上受「丰饶」影响的诸多造物。



· 词条003:种族「天人」(Celestial)

仙舟人所属的种族名,其生物分类系统为:灵长目-人科-天人亚种(Homo celestinae)。

所以在学术上仙舟人的正式种族名应该是「天人族」(Celestial)

「天人亚种」的英文Homo celestinae即出自材料「永寿荣枝」的文案

身为天外行商的罗刹因此将仙舟人称为「仙舟天人」

罗刹语音「见闻」



按语:仙舟的天人族看起来很少称呼自己为「天人」,毕竟一方面「天人」之名与给他们带来长生的「丰饶」之力密切相关,即药师神赐的「天人之体」(Body of Celestials)

遗器「罗浮仙舟的建木枝蔓」来历


另一方面这个词也有一种凌驾于其他种族之上的意味在里面,如《上国梦华录》所称「天人」「万类之至圣」

阅读物《上国梦华录》(残篇)里的「天人」


编辑切换为居中


因此他们更喜欢用词义偏中性的「仙舟人」(Xianzhou Native)来自称,「天人」一词由此就仅见于仙舟的文学修饰与历史传承之中。

开拓任务「神木重萌,掣转天衡」景元台词里的「天人」(the Immortals)


编辑切换为居中


反倒是「药王秘传」更喜欢用「天人」(Celestial)这个词,比如魁首丹枢的两个化身——

承露天人(The Ascended)文案里的「仙人」在英文文本里就是Celestials(天人),这里取的是「天人」在道教中表示「神仙」的含义
凝滞虚影「天人之形」(Shape of Celestial)

丹枢「天人之形」的掉落材料「天人遗垢」(Ascendant Debris)

以及莳者套遗器「莳者的天人丝履」(Disciple's Celestial Silk Sandals)


还有丹枢在赠予「博识学会」学者陶德的药方里提到的神秘药材「天人金枝」,其实就是仙舟人堕入魔阴身后的增生产物,如果不猎杀仙舟人就不可能得到。

继造翼者与持明族之后,仙舟人也终于成了药材,果然长生种逃离不了被入药的命运

看起来「药王秘传」所追求的,是那未受「巡猎」命途影响的神降时代「天人」的生命境界。


文化考察:仙舟「天人」之名出自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天人(देव,Deva)或者说天道,音译为提婆,原型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天神族,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不明了无常、实相,而烦恼未能断尽,故辗转于六道中循环往复,故曰「六道轮回」


在印度最古老的《梨俱吠陀》经典中常提及以神王因陀罗(इन्द्र,Indra)为首的提婆族在天、空、地三界共有三十三位,被称为三十三天(त्रिदश,tridaśa),其中为数不少的天神都是隔壁《崩坏3》里的崩坏兽与《原神》角色设计的概念原型。

在后来的印度传统中一般认为十二阿底提耶、八婆薮、十一楼陀罗与双马童共同组成提婆族的三十三天神(自制图)
《原神》中七神与印度婆薮天神的直接对应体现在元素突破宝石的英文名上


而这三十三天的神系也被佛教沿用到了他们的世界观中,被认为居住在三界(त्रैलोक्य,trai-lokya)之中的欲界(कामधातु,kāma-dhātu),这里是轮回六道的居住地,天人的居所就在欲界的天界之上,被称为六欲天,六欲天又分为位于须弥山周边的地居天与位于须弥山之上虚空的空居天,其中位于须弥山顶的仞利天(त्रयस्त्ऋंश,Trayastriṃśa)即可意译为三十三天,这正是源自古印度神话里的三十三天人的住所,由天帝帝释天(शक्र,Śakra,对应印度神话里的神王因陀罗)统理。

六欲天结构图

按语:由此以佛教的天人概念为支点,游戏中许多关于仙舟的奇妙设定就可以理解了,比如与仙舟天人同列仙舟三大族之列的持明族(龙族),其原型之一就是佛教里的护法神众「八部众」(अष्टसेना,Aṣṭasenā)中的龙众(नाग,Nāga),因八部众以「天众」(即天人)和「龙众」为首,故又被称为「天龙八部」


在《药师经》中天人龙众即为药师佛的听众与护法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 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而在印度神话中,提婆族(天人)还有一个同源的夙敌,两者之间宿命般的争斗无止无休。


那个夙敌的名字就是阿修罗(असुर,Asura),这也是《娑婆物语》中的主角弥生奈奈月前世的种族。

弥生奈奈月正是《星穹铁道》看板娘三月七的原型(弥生→三月,奈奈→七)

对应到星穹铁道宇宙里,那自然就是与仙舟天人一起领受「药师」赐福的其他丰饶之民了。



· 词条004:派系「丰饶之民」(Denizens of Abundance)

「丰饶之民」来自不同的星系世界,但他们口中的故事总有雷同之处:千百年前,战乱肆虐,凡人短暂的生命滋生了贪婪和恐惧,贪婪和恐惧又催化了掠夺和暴政。魔物与疫病乘虚横行世间,星球与凡人种族的命运在战火中摇曳。 

直到丰饶星神「药师」示现降临,终结了这些世界的苦难,并赋予了凡人种族不朽的肉身和灵魂。「丰饶之民」把对祂的礼赞传遍宇宙,将之视为微不足道的回报。

丰饶命途光锥「蕃息」

然而在丰饶神赐的背后,隐藏着原本身为短生种的「丰饶之民」所不能承受的诅咒。

大部分「丰饶之民」在唾手可得永生的同时,往往心智沦丧,形如恶兽。为了延命,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生噬同类、输入异兽血液、成为集群生物的巢。为了生存,他们繁衍成灾,侵略成性,肆意洗劫诸界资源,乃至改造其生态。 

「丰饶之民」中的少数业已听说,同为受到丰饶神赐的长生种,星界间却有转向「巡猎」命途的背叛者,他们视「药师」为魔神,视祂的造物为孽种——忠诚的「丰饶之民」不会忍气吞声,定会对污蔑神明的指控者予以还击。这便是「丰饶之民」与「仙舟联盟」之间漫长战争的开端。

第一次丰饶民战争详情不明,敌方应是仙舟联盟最古老的宿敌「造翼者」。战后星历5320年,仙舟「玉阙」观测到反物质军团消灭了「造翼者」的故土「穹桑」。

星历5749年 | 第二次丰饶民战争,丰饶令使「倏忽」携丰饶民大军与活体星球「计都蜃楼」围困仙舟「玉阙」,仙舟联盟在「博识学会」派遣的博学士军团协助下将其击退,「云上五骁」最终击碎「计都蜃楼」,挽救了「玉阙」的覆亡。

星历8072年 | 第三次丰饶民战争,游星「计都蜃楼」复苏活化,侵逼仙舟「方壶」,仙舟「罗浮」云骑军遣四卫舰队驰援迎战。其间战事焦灼,在仙舟联盟即将败阵之际,巡猎星神「岚」的倾天光矢横扫战场,在丰饶民败退的同时,仙舟「方壶」近五分之一的洞天也受光矢轰击而被摧毁。

在印度最早的《梨俱吠陀》颂诗中,阿修罗(असुर,Asura)本与提婆(天人)一样都为天界诸神的统称,却在后期的《阿闼婆吠陀》中开始演变为专指妖魔的词,由此逐渐形成阿修罗提婆(天人)之间天魔二元对立的观念。


有趣的是,与印度有着共同族源文化(雅利安)的波斯人也有着类似的天魔分化二元对立概念,只不过两者的阵营完全相反,波斯人的天神阿胡拉(Ahura)与阿修罗(असुर,Asura)系出同源,而波斯神话中的恶魔德弗(Daēuua)则与印度的天神提婆(देव,Deva,天人)是同源词。


而到了后来印度文学的往世书(पुराण,purāṇa)时代,提婆(天人)阿修罗之间的对抗斗争成为了最主要的神话题材,在这些故事里,阿修罗族追求力量、好勇斗狠,与提婆族(天人)都是生主迦叶波(कश्यप,kaśyapa)的后代。

提婆族、阿修罗族与生主迦叶波的关系(自制图)


至于阿修罗与提婆(天人)关系的彻底决裂则要追溯到印度著名的创世神话「搅乳海」(समुद्रमन्थन,Samudra Manthana)——



· 词条005:祝福「甘露」(Sweet Dew)

出典自印度创世神话「搅乳海」中的不死甘露(अमृत,Amṛta),《原神》3.6版本须弥新地图里的「甘露花海」与「甘露池」(Amrita)同样采用了这个典故。

不死甘露(अमृत,Amṛta)音译为阿密哩多阿弥利都,在梵语中意为「不朽」,与波斯祆教六大天使之一的「阿梅雷塔特」(Amərətāt)是同源词,故此隔壁《原神》中以其命名的须弥教令院生论派(Amurta)使用的便是不死甘露的梵汉对音阿弥利多。

须弥教令院生论派的徽章,与「丰饶」命途一样选取了小麦作为象征符号


在三相神(त्रिमूर्ति,Trimūrti)之一的毗湿奴撮合之下,阿修罗与提婆(天人)一同搅拌乳海以取得不死甘露,并约定事成之后均分。他们将巨蛇婆苏吉(वासुकि,Vāsuki)缠在曼陀罗山上,阿修罗与天人分踞婆苏吉头尾,像拔河一样来回拉扯蛇王,翻动海水,就这样持续搅动了一千年。

最后,不死甘露终于出现,却被意图独占的阿修罗率先抢走,天人们求助于毗湿奴,祂以女身幻象吸引了阿修罗的注意力,让提婆族骗走了不死甘露,天人将其饮用后就此获得了长生不老的神力。

阿修罗与天人搅乳海,龙王左边为阿修罗,右边为天人

按语:天人-阿修罗之间互相争夺不死甘露的神话与仙舟-丰饶民在三劫时代围绕「丰饶」神赐的战争如出一辙。

在药师赐予的丰饶神迹「建木」于仙舟「罗浮」生发后,丰饶民「造翼者」携手另一支丰饶民「视肉」试图夺取「建木」神赐,随即与仙舟联盟爆发了壮烈的战争。

《帝弓迹躔歌》注疏其四,记载了仙舟与造翼者之间「火劫」之战的始末

而在印度神话中,天人与阿修罗搅乳海的同时还伴生了诸多宝物(रत्नRátna),包括神牛、神马、神象、神树、天女、神月、神医以及各色珠宝,这些都被天人给瓜分了。

「药师」散布在仙舟之上的诸多「丰饶神迹」其原型可能就是这些「搅乳海」搅出来的宝物(रत्नRátna)。

比如仙舟「曜青」的丰饶神迹「月亮」就可以对应湿婆所分到的神月(新月)。

仙舟「罗浮」的丰饶神迹「建木」则可能对应神王因陀罗所分得的神树「如意劫波树」(कल्पवृक्ष,Kalpavṛkṣa),这颗树传说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为了争夺劫波树阿修罗族曾多次与天人开战。

考虑到拥有「建木」的仙舟「罗浮」由此成为仙舟舰队之尊,其云骑将军又有帝弓所赐的雷府神君助战,而雷电正是天人的神王因陀罗最主要的权能,这就与因陀罗和劫波树的关系对应上了。

因陀罗手中象征闪电的金刚杵(गदा वज्र,Gadā Vajra),以因陀罗为设计原型之一的雷电将军周本中就手持金刚杵

按语:在目前关于丰饶民的设定中,有两个是与阿修罗族明确相关的。


在阿修罗们发现不死甘露天人骗走之后,两者之间随即爆发了惨烈的战争,阿修罗天光(स्वरभानु,Svarabhānu)却依葫芦画瓢,变化成天人的模样混入其中,想要偷饮一口不死甘露以获得长生神力,不料被日神和月神发现,毗湿奴随即斩下了天光的头颅。

然而此时不死甘露尚未经过天光的喉咙,天光的头颅因此而获得了不朽的神力,从而被称为罗睺(राहुRāhú),他的身体则被称为计都(केतु,,Ketú)


而「罗睺」与「计都」正是丰饶民大军所操控的两颗星球的名字,这也是丰饶民与阿修罗之间存在文化联系的直接证据。



· 词条006:活化行星「噬界罗睺」(Rahu,Devourer of Worlds)

「罗睺」原为死灭已久的古老星球,却被丰饶令使「倏忽」再次赋予生机,前仙舟「曜青」天舶司司舵月偃在「罗睺」追随「倏忽」,记录其神迹与教诲,著成《倏忽垂迹妙法秘传灵书经》。

「药王秘传」的经典《千手慈怀药王救世品》疑似就是《倏忽垂迹妙法秘传灵书经》中的一章

星历6300年仙舟「苍城」被活化行星「噬界罗睺」吞噬,应为丰饶令使「倏忽」之手笔。

在佛教的《妙法莲华经》序中,罗睺(राहुRāhú)被描述为四大阿修罗王之一: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其原型就是印度神话中获得不朽神力的阿修罗天光之头,传说为报斩首之仇,罗睺吞食了日神和月神,由此造成日蚀月蚀


在后来的印度天文学中,罗睺被用来代指月球轨道与黄道的升交点(据《七曜攘灾诀》、汤若望)或降交点(据沈括)。

至于星球名字里的「噬界」一词,自然指的是罗睺吞噬太阳的神话典故。



· 词条007:活体星球「计都蜃楼」(Ketu Mirage)

引发了第二次与第三次丰饶民战争的活体星球,从名字来看可能与丰饶民「蜃」(Shen)有密切关联。 在星历5749年的第二次丰饶民战争中,丰饶令使「倏忽」携「计都蜃楼」围困仙舟「玉阙」,最终「计都蜃楼」被「云上五骁」击碎。

在星历8072年的第三次丰饶民战争中,游星「计都蜃楼」复苏活化,侵逼仙舟「方壶」,疑似被巡猎星神「岚」的倾天光矢轰击摧毁。


如上所述,计都(केतु,,Ketú)为印度神话中阿修罗天光被斩首后的身体。

分头行动的「计都」


在古印度占星术中,罗睺计都成为被构拟出来的虚星(也就是所谓的隐曜、暗曜),与日、月、水星、火星、木星、金星、土星一起合称九曜(नवग्रह,Navagraha)

九曜的概念在唐朝时传入中国,之后遍及东亚,对东亚各地区的占星术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与「罗睺」「计都」一样,印度神话中阿修罗族的导师太白仙人苏羯罗(शुक्र,Śukra)正代表九曜之一的「金星」,考虑到金星相关文化符号在隔壁《原神》中的重要性,估计在星穹铁道后续的剧情中丰饶民应该也会有与「金星」相关的重要设定。



· 词条008:龙尊称号「饮月君」(Imbibitor Lunae)

「饮月君」的名号与追随丰饶令使「倏忽」到行星「罗睺」上的前仙舟「曜青」天舶司司舵月偃(狐人族)之名是一组关联性很强的名字,两者命名原理相近,都与月蚀的意象有关。

《仙舟医典述略 · 邪见汇编》

「偃」有表示“停止,倒下”的意思,故「月偃」可以理解为“令月亮停止、消失”。

饮月则顾名思义,“将月亮饮下”,或者换种说法“吞食月亮”。



与两者相关的「罗睺」「计都」在印度天文学中表示月球与黄道的升交降交点,同时印度传统上一般认为「计都」是造成月蚀的原因。

而在第二次丰饶民战争,最终击碎活体星球「计都蜃楼」的是「云上五骁」,前代罗浮龙尊「饮月君」丹枫正是其中之一,「饮月君」这个名字可能暗示他是击碎「计都蜃楼」的主力,而「月偃」的名字则某种程度上暗示他可能也参加了这场战争。


按语:「饮月」和「月偃」两个名字取材来源应该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毕竟「饮月君」是持明五龙尊之一的「苍龙」(青龙),这一世的「饮月君」丹恒又有「冷面小青龙」的称号。

不过「青龙偃月刀」里的「偃月」指的其实是新月,取的是「偃」的本意“仰面而倒”。

仙舟云骑军的制式兵器似乎也是青龙偃月刀。

按语:在争夺不死甘露的殊死战争后,天人取得胜利,将阿修罗赶出了天堂(स्वर्गं,Svargaṁ)。

阿修罗族不甘示弱,此后又无数次掀起对于天人的反叛,这构成了印度诸多《往世书》中的主要内容,故事往往从某名苦修的阿修罗开始,他们通过苦修获得了三相神特别是梵天的赐福,就此获得了无与伦比远超天人的力量,随后开始作恶并挑战天人的权威,天人最终会在另两位三相神毗湿奴湿婆的帮助下将阿修罗讨伐。

梵天(中),毗湿奴(左),湿婆(右)

三相神(त्रिमूर्ति,Trimūrti)为往世书时代之后印度神话中最为神通广大的三位神明,分别为对应「创造」梵天(ब्रह्मा,Brahmā),对应「维系」毗湿奴(विष्णु,Viṣṇu),以及对应「毁灭」湿婆(शिव,Śiva)。


在《崩坏3》中,梵天是凯文所融合的「梵天百兽」,湿婆是爱莉希雅所融合的「大自在天(महेश्वर,Maheśvara)」,毗湿奴自然就是帝王级崩坏兽「毗湿奴」。

在《原神》中,梵天对应身为「创造者」的「原初」,毗湿奴对应天空岛上「天理的维系者」,湿婆则对应身为「毁灭者」的至冬国冰神巴纳巴斯,一方面是因为冰系元素宝石哀叙冰玉(Shivada Jade)即以湿婆(Shiva)为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麾下的「愚人众十一执行官」在数量上对应了湿婆的神话学原型楼陀罗神群(十一楼陀罗)。


而到了崩坏系列的新作《星穹铁道》中,某种程度上丰饶星神「药师」可以对应到《往世书》里的梵天,只要付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努力进行苦修,就算对象是阿修罗,梵天也会给予其强力的赐福。

而巡猎星神「岚」则可以对应到《往世书》里经常给予作乱阿修罗制裁的湿婆,毕竟湿婆的法宝之一就是天弓毕那迦(पिनाक,pināka),祂曾用这把天弓一箭射穿了阿修罗王摩耶修罗(मयासुर,Mayāsura)横贯天地的三连城(त्रिपुर,Tripura)

湿婆箭射三连城


尽管天人与阿修罗之间的战争无止无休,但仍然有少数阿修罗与天人达成了和解,天人族的神王因陀罗也因此取了阿修罗王的女儿舍脂(शची,Śacī)为妻。

以这段故事为原型的可能就是仙舟帮助狐人族脱离步离人掌控的设定,狐人族与步离人在生物学上同源,两者曾经同为丰饶民,如今狐人族却与仙舟天人一起在星海中抛洒鲜血对抗步离人。

根据《大敌名录》,步离人与狐族人在生物分类上同属灵长目-人科-犬亚种

按语:天人与阿修罗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被佛教继承,在经典中故事变成了阿修罗因醉酒而被菩萨扔下须弥山,从此被赶出了仞利天(六欲天中的第二层),此后阿修罗为与天人争夺仞利天而多次交战,在蔡浩宇的《娑婆物语》中弥生奈奈月的记忆碎片也有相关的剧情。

帝释天即天人族的神王因陀罗


佛经中将阿修罗的名字解释为「非天」,以表示阿修罗“有天人的福报却没有其德行”“似天而非天”,《崩坏3》里与千劫融合的崩坏兽的名字就以之为名(英文文本就直接是阿修罗Asura

往世乐土 · 追忆 · 无暇的追忆「非天」

也因此佛教各宗派对于阿修罗在有情众生(सत्त्व,sattva)中的归属说法不一,有认为属于天人道的,也有认为属于鬼道的,《楞严经》则将阿修罗依化、胎、卵、湿四生而分为四种,分属天、人、鬼、畜生四道。


狐人族在定位上可能就类似于天人道(天趣)的阿修罗,这部分阿修罗被佛教视为护法神「八部众」之一的「阿修罗众」,由此狐人族才与「天龙八部」中的天众(天人)龙众一起位列仙舟三大族。


(待版本更新)

仙舟丝绸朋克背后的佛教世界观——星穹铁道文化考据大辞典·丰饶篇II(更新1.2版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