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大夫鞭尸是春秋时期伦理秩序崩溃的巅峰
多年后,伍子胥大夫终于借助吴国的军队,杀的楚王弃城而逃,他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仇人的墓前,复仇的欲望已然达到巅峰。周围夜风吹着,士卒的火把摆动着,挖坟的人铲子舞动着,面前的楚国老乡苦苦的规劝着,在这位大夫面前都听不到了。是啊,那么多年,头发花白了,他终于成功了,他心中的所谓执念终于让他“逆天而动”完成了,他放下了君臣大义,坚持着人最基础的父子大义。有过怀疑,有过纠正,有过放弃,更有的是愤怒。愤怒,愤怒!他真的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仿佛一切都是上天的眷顾让他站在了这里。让他感到愤怒的是仇人已经死去,那又如何,他恨不得鞭尸鞭到精疲力尽为止,哪怕吴王出来劝阻他都不想听。自己以前坚持的君臣大义就这么被君所抛弃,逼迫他将要成为这么个放弃君臣大义的不义之人!他恨呐!恨楚王恨苍天,恨这楚国过去给他的一切痛苦记忆!
怎么还没找到?怎么还没找到!舞铲子的人被命令加快速度,他们也知道这位大人的苦痛,也知道他的不容易与愤怒,因而也没有完全认为这就是大逆不道的。
扛着兵戈站立着的士卒看着伍大人的背影,陷入迷茫:大人啊大人,你也许也知道这是不义的吧!也知道这么借着“敌国”来灭故国的苦吧!也知道把我带到这异国他乡抛家弃子就为了你,也为了我王扩张称霸的野心吧!我也不想评价了,我也不配评价。大人!我敬佩您的意志,说实话,如果我是您,我也要像您这样。君臣大义不该只有君来定义,如果君不仁,臣有什么理由还坚持着。伍大人!你是一位优秀的人,但更是一位为后世君王做警告的大臣、忠臣。快点结束这糟糕的一切吧,哦,也许永远结束不了,罪恶的事情一旦开始,就永远不会有尽头!怎么还没挖到?打了那么久的仗了还要累我在这里站立,也罢,作为历史的的旁观者,也是我的幸运。诶,好困,家里的妻子还好吗?怎么还没找到!这该死的楚王怎么死早了,要是他被在殿宇内抓住,哪还用我在这里!这该死的战争,这永无宁日的世界!我该去哪里获取我的宁静?
再怎么舒适的晚风吹到伍子胥大夫身上也是那么的不适,就好像置身于烈日炎炎的逃亡路上的干燥,难道我不该放轻松一点吗?难道现在还是我化妆逃出关卡的时候嘛?那个拯救我于湖面上的老人,你在哪里?我也知道您的劝告,但我还是要说报仇是谁也阻止不了我的,哪怕是搞得什么生灵涂炭,但都不是我的主要责任,要怪责就只能怪这暴戾的楚王。想我父亲长兄,各尽其责,难道我这个为家的责就不该尽?我要报仇!借他人之手来实现我的目标,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是我一定要,我不能因为这一点而放弃我的终极目标,我也有我心中的正义!想我在吴国,用尽心思,一步一步帮助我王继位强国,是多么的不易?啊!啊!怎么还没有找到,我复仇的焰火快要达到顶峰,我的心脏已经快承受不了了,是不是被转移了?是不是我被欺骗了?快!快!
伍子胥大夫的眼眸时而抛向远方,时而瞪大眼睛,每个人都知道他要想什么,每个人也都不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这是一幅名画!历史将会记住今晚,每个人都陪着伍大人卸下了压力,每个人都感到伍大人报仇不可阻挡,每个人都在心中骂着,怎么还没找到?
找到了!!
伍大人,找到了!就是这下面,下面的就是!!
伍大人彻底歇斯底里了,他终于等到了这句唯一能把他拉回现实的话,他不再犹豫了,他就是要报仇!不光是吴王,哪怕是老天爷,尧舜,都不能阻止他。
仇人的棺椁终于被挖出来,楚王的尸体也被拉出来了。伍大人以不许反驳的口气命令着。他拿着他一直紧握着的棍杖跳了下去,手下人在底下接着他,他拼命挣脱手下人的束缚,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位被迫放弃君臣大义而选择父子大义的孝子,似乎每下都在用着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狠狠的抽打着早已腐烂的楚王尸体。一下,又一下。直到周围的士卒被允许参加属于他们的战后的享受,伍大人一直在鞭打着,鞭打着。他恨呐,但凡楚王讲点良心,都不会致他于今日之状况。
不知道这晚的夜有多么的久,但再久也会流逝,伍大人累到在地。哈哈,哈哈,他终于成功报仇了,终于兑现了给父兄的诺言。他忽然感到怅然若失,当人的终极目标实现后,往往就会这样。他又开始反思了,是有点过了,他站了起来抖抖身上的土,看着昨晚鞭打的尸体,早就面目全非,走了,再也没回头看一眼。这辈子也不想看到了。寄托着他半生的苦,半生的罪恶,于昨晚全部结束了,结束了。
要有多么没心肠的人才会去指责伍大人的愤怒?!能指责他的只有他的内心与好友,旁人没有这个资格。伍大人走到了监狱,因为狱里有他的好友申包胥。他知道他的这位好友会说什么,果然还是那么些话,是,他说的没错。“你能灭楚国,我就能兴楚国”申包胥说完了这句话,便不再说了。伍大人也没说什么,走了,到门口命令把他的这位好友放了,这令申包胥也没想到,但他也知道该轮到他来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申包胥远赴秦廷,哭了个九天九夜终于打动了秦哀公。小国可以打败大国,但很难以不义吞并他。吴国在楚国很快失败退出,楚国艰难的复国,元气大伤。至于再后来的有关吴国的没落、伍大夫的死,就没必要再提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支撑自己的行为准则。孟子曰:“春秋无义战”,果不其然。在孔子撰《春秋》的时候,总是对那些不尽君臣大义,谋反之事不提细节,有的甚至干脆不提,来劝告后世,想要避免未来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可惜,这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伍子胥大夫鞭尸就是最好的注释,也是春秋时期伦理秩序崩溃的巅峰,因为要是以往还只是君臣间都有大问题,那也就作罢,但对于伍家而言,就没什么可以作罢的理由了,大仇不报,不可为人。伍家是多么的悲剧又值得敬佩!父兄弟三者各尽其责,令人无话可说无可指摘,最终由伍子胥大夫完成的复仇是整个处在被压迫地位的臣,对处于压迫地位的君的最为壮烈浪漫的反击!这个巅峰是多么的让人不适,无奈,愤恨。这罪恶的时代,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想说,却又说不尽,说不清。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独一份答案。春秋无义战,你想要“义”,请问你,又有多干净呢?就连伍子胥大夫的复仇都是连着吴王的扩张野心,又何况那些本就一开始有着野心,连理由都不想认真找的公侯伯子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