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百统版》 三个一星势力西汉、明和元 破局各自依仗何人
《真英雄》游戏作为《三国志11》的 MOD,在继承了《血色衣冠》并结合了很多关于《三国志11》的技术打造而成,除了大量技术的运用之外,对于游戏中也增加了几个全新的势力和更多的武将,让原本的游戏生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此前这类历史 MOD 中,有着公认的四强势力,他们分别是唐、宋、西汉和明。这四家势力分别处于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唐:优点、武将多,特技在战场和内政上分配均衡且涵盖种类相对齐全,统率达到 90 以上的武将数量最多;缺点、行动力较少,地缘周边的对手实力都不俗。
宋:优点、武将多,弩兵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和参战武将多而全,技巧 P 值相对更容易获得;缺点、主战力量多以统率 80 左右的二线武将为主,扩张地盘时城市之间很难成为犄角态势互相协同。
西汉:优点、地缘位置极佳,整个西北地区没有敌手,拥有三名统率 100+ 的大核武将和一名游戏中最顶级的软控武将;缺点、主战武将相对较少,且因为周边对手的实力过于羸弱没有出色的武将进行补充,中期分路攻防的时候会感觉缺兵少将。
明:优点、处在银边的地理位置,对东南的“岛”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在取得东南控制权的同时能够补充到能力高和特技出色的强力武将;缺点、明在整体上看真的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需要建造大量的楼船来帮助明实现在海上制霸权。
这样的四强争霸局面,在《真英雄》中因为元势力的加入,使得游戏中的第一集团军从四名扩充至了五名,并且唐和宋也因为地理位置的改变,使得游戏中的生态有了一些全新的变化。
元:优点、和西汉以及明一样,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战场能征惯战武将众多,政治和智力方面的武将虽然较少,但因为有伯乐的存在,可以将西北的诸多智将和文臣揽入自己的阵营中;缺点、只要把控住可用的马匹数量,元几乎是没有缺点存在的势力。
在这五个势力当中,唐和宋因为地缘位置的关系想要破局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处在三个偏角落位置的势力西汉、明和元是游戏中最容易上手体验的势力。
西汉
西汉作为西南区的霸主,在西南地区可谓一马平川,没有敌手,轻松加愉快的就可以夺下西南地区的 5 - 7 座城市。
主要攻坚力量就是我们上文提到原本三位有着 100+ 统率的三围大核武将韩信、卫青和霍去病,不过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真英雄百统版》因为将初始的能力值全部设定在 100 及以下,所以三位武将的统率值也相对的得到了降低,不过他们依然是西汉乃至游戏中最为强劲的一股力量。

韩信作为戟兵的代表将领,在百统版中也再次定位了这位武将的作用。在保留了原来统率高必战法成功和行军的优势之外,加入了更多防御性的特技,布阵和治军有效的抵御了敌军的更高物理攻击伤害,犄角则让韩信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戟魂也能够让韩信轻易的提升戟兵适性,尽管本版本在初始取消了武将的神和圣适性,但是通过不断的战斗和特技依然可以让武将的适性达到圣级别。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攻坚的绝对两位主力,二者都是骑兵的绝对统率,特技中除了提升骑兵适性的骑魂之外,也有诸多可以配合骑兵的特技,但是在具体的功能性上,卫青凭借飞将和连击带来的伤害能力更高,而霍去病则凭借自己的冠侯可以轻松给予敌军控制效果。
除了以上三人的作战能力之外,还有张良这位谋士,尽管张良的特技构成比较少 神算 + 风水 + 阳谋 + 运筹(道具),但是神算和阳谋的效果已经完全让张良对付游戏中 99% 有计防的武将了,也是游戏中除了姜子牙之外的控场第一人了。
不过这里要重点说说身为君主的刘邦。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真英雄》游戏中运用了一个叫做“君主光环加成效果”的技术,也就是说如果君主能够开启光环,也就是统率达到 90,那么君主将同时获得在战场上的每项隐藏 10 点能力值,如此一来尽管君主的基本能力值不高,但是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却要高出一个档次。
此版本中几乎所有武将普遍能力值被削弱的情况下,刘邦是游戏中为数不多能力值被加强的武将,初始统率值 89 的刘邦,因为有初始配偶的设定,使得他直接获得每项 2 点的能力值加成,让他的统率直接突破 91,在战场上可以开启光环获得隐藏附加的君主加成效果。此外三阶特技还会再为刘邦增加统率 2 点,此时的刘邦已有 93 点统率值,不仅战场作战能力强,统率大军的时候也是各种光环效果不断叠加。
明
说到明的攻坚主力那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戚继光和孙武。
孙武虽然不是明初始的武将,但这也是同处于区域地带霸主之位的明与西汉的主要差别,就是在不断取得控制权的时候,明能够吸收到很多不错的武将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而且《真英雄》中采用了仁政转变相性的技术,使得孙武加入到明之后会开始不断的向朱元璋的相性靠拢变得不容易掉忠背叛,所以对于孙武的使用,大家在使用明的时候可以安心使用。

戚继光虽然不是明阵营最强力的武将,但却是玩家最常需要的武将,此前是因为他在攻城能力上的一绝,现在戚继光在《真英雄百统版》中在攻城能力上虽然不是一绝,但是也比其他武将更容易快速的到达圣级别,这里主要是特技中攻魂给予的快速提升,再加上对于东南两城的攻略,可以让戚继光轻松的达成兵器的圣级别。

孙武可以说是此版本被削弱最惨的武将了,从此前 110 的统率直接被削弱到了 90,尽管能力值有了极大的下降,但兵圣对于物理伤害的防御效果依然存在,所以孙武依然是一位可以值得信赖的武将。而且此版本中的孙武除了保有坦克的能力之外,还增加了神算和阳谋两个在计略上非常厉害的特技,也让统率大幅降低的孙武有了其他作用。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孙武与朱元璋的相性虽然会被慢慢转化,但是依然会有一个临界值,到达这个节点之后相性不会被继续转化,而君主与武将之间的相性差距还会造成武将能力值的下降。所以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尽管利用封官为孙武增加了 3 点统率,但是他的统率依然只有 91,只比设定统率值高出 1 点,这就是因为他与朱元璋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相性差值,所以各方面能力值都有所降低。

不过要说到明阵营当中手感最好的还是要说是徐达。
徐达的专属特技中山就是 驱逐 + 突袭 + 武干 的组合,后面还能很快的解锁出连击,这样使得徐达的普通攻击是相当具有杀伤力的存在,而且解锁出枪魂的时候,估计徐达通过战场的不断战斗也早已能够将枪兵适性提升到了神,如此就可以拥有圣级的枪兵部队了,进一步提升了徐达的伤害能力。之后的扫讨更是解决了徐达没有回气的能力问题。
徐达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稳定的暴击能力,这个影响对于徐达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暴击带来的不仅仅是伤害的提升还有枪兵控制的稳定性。所以组队的时候配上势力中的李定国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基本组合,徐达也能够在战场充分发挥自己不断攻击的长处了。
在明的阵营中除了以上几位还有朱元璋、朱棣、常遇春、傅友德等等武将,而且一些二线的武将郑成功、俞大遒等武将也都是非常具有开发培养价值的。在东南战场上还能获得除了孙武之外的勾践、范蠡、文种等人,不论功能性还是能力值这些人游戏中都是非常不错的存在,进一步扩充了明的战斗力。
元
元是《真英雄》游戏中我几乎最不愿意去聊的一个势力,因为此前的版本中这个势力实在是有些无聊,铁木真一个人就可以踏平敌人几十万的大军,还能顺手给你攻个城,简直无聊的飞起。
现在这个版本的元也终因为铁木真的更名为成吉思汗而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昨天的文章中对于更名之后的成吉思汗已经详细解读了一番,这里也不做过多的介绍了,简单的说一下这个版本的成吉思汗。他依然是游戏中最顶级的战场武将,特技优秀,能力值出色,道具最多,只不过他不再像此前的版本有着过于 BT 的设定。
我们这里还是主要说说一直被铁木真光环笼罩下的元势力其他武将。

元势力除了铁木真之外最好用的武将当属木华黎了。木华黎拥有专属特技励战,励战是结合了 战将 + 布阵 + 武干 的一个攻守均衡的特技,能攻善守,不过真正让木华黎升华的是从二阶开始到四阶的三个特技,这三个特技分别是连击、攻心和骑魂,三个特技进一步加强了木华黎能攻善守的能力。
有玩家肯定会觉得除了骑魂增加的适性可以提升防御力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增加木华黎的防御性能呢?这里要给大家说一个理论就是攻心,看似一个攻击技能,但他实质的作用是一个防御性的。攻心可以吸收伤害值 20% 的士兵到本方队伍中,队伍中的士兵增加一方面可以提升部队整体的攻击力(部队数量越少攻击力也会变得衰减),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部队的防御能力,因为有足够的士兵数量可以抵御敌军的攻击,不会让本方轻易的溃败,所以攻心在我看来他对部队攻击加成能力几乎没有,但是吸收过来的士兵却能够让部队不轻易的被击溃,所以它更应当作为一个防御特技存在。
除了木华黎之外,哲别和速不台等人也都是非常好用的骑兵将领,也是元的主力战将,只不过他们与木华黎相比没有他的攻守全面性罢了。
元除了大量的骑兵武将之外,能够攻城的武将也非常多,有旭烈兀、拔都、拖累等人,不过要说这兵器玩的最溜的还是要属郭侃。

郭侃在特技中除了拥有攻城和射程两个在攻城战中的特技之外,他还有火攻和破竹两个辅助性非常不错的特技傍身。
郭侃有攻魂特技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将兵器适性提升到圣级别,如此可以使用投石车的圣级战法炬石延烧,有了此特技之后,不论是对建筑物、据点还是敌方的大部队都有着非常好的杀伤效果,再配合上火攻对于附加点火的伤害提升,从视觉上真的是一场享受,成片的敌军被这一战法杀伤并起火。
最后再说两位对于元势力内政方面有着卓越贡献的武将,他们就是刘秉忠和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就是元的经济大管家征收、征税增加钱粮,能吏还可以快速生产兵装。按理说这样的特技组合已经相当出色,不过因为此前的元是根本不需要考虑内政,只需要出去抢就可以养肥自己,所以耶律楚材也是最被忽略的内政大将。
耶律楚材是元的经济管家的话,那么刘秉忠就是人才市场,元是在五个顶级势力中唯一一个拥有伯乐特技的势力,这让本就非常能打的元可以更快速的招揽他们缺少的内政和计略方面人才,也是将元的武将构成最为薄弱的一环进行了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