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邮票科普:《航天》特种邮票

2023-08-19 12:25 作者:永磁-老鼠  | 我要投稿

《航天》是邮电部为了反映我国航天工业的巨大成就,于1986年2月1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为T.108。 《航天》邮票全套6枚,分别描绘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英姿、返回式卫星着陆的情景、发射同步通信卫星的瞬间、潜射火箭冲出海面的景象、地面接收站的形象、同步通信卫星的外型结构。 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三年以后,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0年—1986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发射成功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86年2月1日,为了反映我国航天工业的巨大成就,邮电部发行一套六枚《航天》特种邮票。 制票参数 志号 T.108 背面刷胶 [G] 印制厂 北京邮票厂 印刷版别 影写版 设计者 刘硕仁 齿孔度数 P11.5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规格 整张枚数 6-1 “乐声环宇” :东方红一号卫星 4分 2183.96万枚 31mm×52mm 40(10×4) 6-2 “天外归来” :回收卫星 8分 2413.96万枚 31mm×52mm 40(10×4) 6-3 “雷震海天” :潜射火箭 8分 2656.26万枚 31mm×52mm 40(10×4) 6-4 “腾飞万里” :飞向静止轨道 10分 1713.46万枚 31mm×52mm 40(10×4) 6-5 “天地同音” :地面接收站 20分 1753.76万枚 31mm×52mm 40(10×4) 6-6 “玉宇明灯” :同步通信卫星 70分 1155.46万枚 31mm×52mm 40(10×4) 票面图案

《“乐声环宇” :东方红一号卫星》(6-1),图案以茫茫宇宙为背景,突出描绘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勃勃英姿。

《“天外归来” :回收卫星》(6-2),图案描绘了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时进行“软着陆”的情景。

《“雷震海天” :潜射火箭》(6-3),图案以大海和蓝天为背景,描绘了自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壮观景象。

《“腾飞万里” :飞向静止轨道》(6-4),图案描绘了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时惊心动魄的瞬间景象。

《“天地同音” :地面接收站》(6-5),图案是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站

《“玉宇明灯” :同步通信卫星》(6-6),图案科学形象地描绘了同步通信卫星美观的外型结构。 邮票赏析 《“乐声环宇” :东方红一号卫星》(6-1) 画面上,外形呈多面球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犹如一轮皓月,高悬在辽阔的天际;人类居住的地球被有意安排在画面的左下角,让“东方红一号”卫星置身于宏观无限的宇宙星群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在蔚蓝色的宇宙空间里,飘缀、闪烁着无数明亮的星体,仿佛《东方红》乐曲一个个美妙的音符,生动地创造出了“乐声环宇”的豪迈意境。 《“天外归来” :回收卫星》 画面上,返回地面的返回式卫星外表呈现一片碳黑色,这是由于卫星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与大气层进行强烈摩擦而产生干摄氏度以上高温燃烧的结果,卫星内部安然无恙;正在徐徐下垂的彩色降落伞,是卫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根据“软着陆”的要求在离地球一定高度时自动张开的阻力设备,以减低下落速度,保证卫星落在预定回收区内,而且完整无损;被夸张的紫色天空中,飞翔着两架银灰色的直升机,仿佛按照规定正好赶到了卫星着陆区域;淡蓝淡绿相间的山水和大地被尽量压得很低,巧妙地拓展了宇宙空间,深化了“天外归来”的主题。 《“雷震海天” :潜射火箭》 画面上,平静的大海上,霎时间飞瀑雷鸣,激浪腾起,乳白色的火箭犹如一条蛟龙,呼啸着穿过深沉的大海冲出海面,喷火吐雾直冲云天;火箭尾部那白热化的烈焰、气浪和纵立海面的水柱,相互强烈冲击,使得海面上浓烟滚滚,烟雾腾腾,既捕捉住了潜射火箭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又使画面富有一种“雷震海天”的雄伟气势。 《“腾飞万里” :飞向静止轨道》 这枚邮票图案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用1984年4月8日傍晚时分嫣红的天空和金光闪闪的太阳作为发射场背景,气势磅礴的发射塔架偏立于画面右侧,而火箭从金色的太阳前面离开发射台,拖着桔红色的火焰飞向静止轨道,使整个画面置于逆光美景之中,既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音乐节奏,又创造出了“腾飞万里”的雄浑境界。 《“天地同音” :地面接收站》 这枚邮票图案利用物象的直、圆、曲、弧的丰富变化,充分表现出了地面接收站特有的装饰美;地面站与远方大海中的监测船形成了“大与小”的对比,而且大型抛物面天线仰首向天,同在宇宙中航行的卫星互唱互和,含蓄地表现了“天地同音”的主题和意境;画面以绿色为基调,象征着生命、和平、安全和发展。 《“玉宇明灯” :同步通信卫星》 这枚邮票图案上的红线表示圆形初始轨道,黄线表示转移轨道,蓝线表示静止卫星轨道,知识性地告诉人们通信卫星进入静止轨道的过程。这枚邮票图案以群星闪烁的茫茫太空为背景,耀眼的蓝色地球由远而来,画出了运动中的地球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连续状态;画面左侧黄线和蓝线的交接处,是从转移轨道上的远地点转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转轨点”;画面近处是经过姿态调整后的通信卫星,“悬挂”在赤道上空,成为一颗“静止卫星”。 《航天》邮票被收录进以下集邮书籍中: 国家 书名 页码 编号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91 - 中国 《中国邮票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294 - 中国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 78 2136-2141 美国 《Scott 2008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即《斯科特标准邮票目录》) 352 2020-2025 德国 《MICHEL-China Katalog 2011/2012 Ubersee·Band 9.1》 (即《米歇尔邮票目录》) 1987年,《航天》被评为“1986年最佳邮票”,得票67834张。

邮票科普:《航天》特种邮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