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纸飞机,发射我的爱!用音乐为上海补一个春天!

2022-04-29 16:06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在肆虐的疫情中,上海已经被封控了一个多月,如今又有更多城市或小区陆续被封控。春天没有耐心等待无法外出的人们,毅然决然地离去了,而夏天已悄然来临。

在这样的背景下,Yusi团队推出了以“纸飞机,发射我的爱”为主题的音乐接力活动,号召全国各地热爱音乐的朋友,用音乐表达对上海及各地被困人们的关心,并抛出一架象征着幸福快乐、青春童真的“纸飞机”,传递对大家的美好祝愿。

与此同时,上海的朋友们也纷纷收到了祝福,分享着彼此之间的关心。


▼下面是本次活动视频,请大家查收!▼


01


看完视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悄悄给男朋友送惊喜的女孩Teresa。


在我们的活动征集发出后的某个晚上,Yusi收到了一个上海女孩的私信,她说男友在参加这次的活动录制,她也想参加;但自己的录制需要对男友保密,这样可以在视频发布后给男友一个惊喜。

这个女孩就是Teresa,她的男友是视频中的Wilson。Teresa从小学习钢琴,Wilson则演奏萨克斯,平时除了主业之外,他还兼职萨克斯老师。

他们在一起已有了近两年的时间。上海疫情爆发后,Teresa和Wilson分别被困在徐汇和普陀两个区,目前已经有四十多天未见面了。

这对于谈恋爱以来几乎每天都会见面的两人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对小情侣都很喜欢音乐。Teresa第一次对男友动心,就是因为他车上的音乐很合自己的胃口。后来相处的日子里,音乐更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悄无声息中促进着两人感情的发展。

而Teresa之所以会借助这次活动来给男友制造惊喜,是因为他们都关注了Yusi很长时间。平日里,不管谁先刷到Yusi更新的视频,都会分享给对方。

再加上身处疫情的中心,她也想和男友一起为上海加油,并纪念这次的经历。当然,最重要的是:两人可以一起出现在共同喜欢的博主的视频里,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纪念。

录制视频前,居家办公四十多天的Teresa特意精心化了个妆;看到男友在录视频时穿了件灰色上衣,她舍弃了更漂亮的衣服,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件同色系短袖。

Teresa最终演奏了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她曾在私下里跟男友一起在钢琴上弹奏过,承载着两人之间很多美好记忆。

Teresa和Wilson只是千千万万因为疫情被迫分开的爱人中的一对,我们知道,还有很多人还在经历着这样“霍乱时期的爱情”。

是的,生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故,但爱情永远在发生;生活或许会被中断,但爱永远不会暂停。

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来源。


02


或许,大家还注意到视频里有一对可爱的姐弟——“鲸鱼二重奏”。“鲸鱼”,取自他们居住的小区“京玉”(音)的谐音。

“鲸鱼”姐弟在疫情期间,最大的烦恼是,不能下楼玩,以及爱吃的零食变少了。

但“鲸鱼”爸爸没有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因为孩子要经历这些而焦虑。他认为,每一代人都需要学习适应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不能因为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意志就降低了。

这对来自上海闵行区的姐弟,用一台钢琴和一把大提琴配合演奏了一首小红莓的反战名曲《Zombie》。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曲子是十岁的姐姐自己选的。


她曾听爸爸讲过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因此知道这是一首与“战争”有关的歌。

“一方面,现在有国家在打仗,不是和平的状态嘛;另一方面,我们上海也是在和病毒‘打仗’,所以选这首曲子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姐姐条理清晰地讲述。

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懂得如何在演奏时带入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将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在弹《Zombie》这首曲子时,姐姐说她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些偏黑的画面,然后想到了爸爸给他们看过的一个有关战争的游戏情节:敌人围城时需要自己寻找物资。这让她想到了现在的上海,也迫切地需要物资。

不仅在演奏上早早地有了自己的想法,“鲸鱼”爸爸透露,生活中姐弟俩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观能动性也很强,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这次录制前,两位小朋友的服装就完全是自己搭配的。

姐弟俩在音乐上的独立超前的领悟能力,源自父母对他们开放而包容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鲸鱼”爸爸本身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很早就开始引导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因为爸爸妈妈都会乐器,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家里的四个人每人都应该会一种乐器,因此学习时也没有排斥。


在“鲸鱼”爸爸看来,音乐从来不是功利性的,而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审美,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全的人格。所以不必非要追求考级、名师课,而是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不同于别的小朋友在学琴时的“苦大仇深”,“鲸鱼”姐弟直言对音乐、对自己所学的乐器很喜欢,这更多源于他们的“二重奏”模式,显然两个孩子从相互的配合中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因为‘二重奏’的歌曲有很多,我们可以一起练,就还挺有趣的”,姐姐这样说道。

在音乐教育上,“鲸鱼”爸爸则相信“兼听则明”。他会尝试多种方法帮助孩子学习。

比如,让孩子参加演出或比赛,可以增强自信心;再比如他认为教育早已走进了互联网时代,有时候在油管、B站等平台学习,并不一定会比跟随音乐教授上课的效果差。

▲“鲸鱼”姐弟演出画面

所以这一次的疫情,对“鲸鱼”姐弟的音乐学习影响并不大,尽管不方便去线下上课,却依然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父母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至于解封之后最想做什么,弟弟脱口而出“打篮球”!而姐姐的答案是,运动运动,最好还能吃一顿大餐。


03


视频中穿黄色衣服的Jyne,是一位上海的钢琴老师。


这段时间,她最头疼的事情,是上网课时通常会把嗓子喊哑。

疫情爆发后,所有线下课程都被迫中断。后来,在Jyne的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恢复上网课,也有一部分学生听了线上课之后,觉得效果不好,选择等线下课恢复,这也直接导致她的收入骤减。

Jyne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平时教的孩子多为五六岁,正是喜欢吵闹和随意乱动的年纪,上网课时很容易跑神儿。


如果是线下在学生身边,还可以拽一下、拍一下来让孩子回神儿;但现在上网课,如果父母不坐在旁边,只能靠嗓子喊,有时候怎么喊也喊不回来,他就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了。

以及,线上钢琴课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对网络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作为一门依赖于听觉的课程,网络和设备的差异都会影响到钢琴的音色表达。特别是对于一些级数比较高的孩子来说,音比较多,速度比较快,一旦网络不好,就很难判断出学生演奏的好坏。


Jyne在上网课时,特意把45分钟的课程调整为60分钟,多出来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和家长调试设备。同时,她也会让家长提前拍摄好学生的演奏视频,自己通过视频找出孩子的演奏问题,线上上课时再指出来。

出于自己的这些经验,对于如今在上网络音乐课的琴童家长,Jyne建议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父母一定要跟着一起上,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老师的意思更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孩子;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家长要每天练琴时帮忙录制好视频,及时发给老师,多与老师交流。

这次的视频录制,Jyne老师演奏了一首《春》。虽然这个春天已经过去了,但在她看来,不论处在什么境况中,人们的内心还是要充满希望的。



——

这个春天,关于上海的故事还有很多;来自上海的希望也有很多;对上海的祝福,依然源源不断。

而我们“助力全国各地的音乐表演接力”活动依然在进行中,有意愿参与的小伙伴可以评论或私信咨询详情哦~


纸飞机,发射我的爱!用音乐为上海补一个春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