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地热暖的发展与特点
# 电地热暖的发展与特点
电地热暖是一种利用电力将地面加热,形成低温辐射的供暖方式,是现代地面辐射供暖的一种形式。电地热暖具有安全、节能、舒适、美观等优点,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室内环境。
## 电地热暖的历史渊源
电地热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面供暖技术。在公元前1300年,土耳其王族的宫殿中就出现了地面辐射供暖的雏形。在公元前6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火地热”形式的低温辐射供暖,主要应用于贵族住宅中。那时的地暖是在地面铺设一层石子或大理石,用火烤以后取暖。
在中国,地暖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末年。那时的地暖是皇宫王室才能拥有的取暖方式,如现存中国的故宫。宫殿的青砖地面下都有砌好的烟道,并配有出烟窗。冬天通过烟道传烟并合理配置出烟窗,就可以加热青砖,把热能传到室内,使室内产生温暖的效果。
## 电地热暖的技术进步
现代电地热暖是在上个世纪初开始出现和发展的。1907年,英国巴克利教授申请了地面辐射供暖的专利,奠定了地暖发展的基础,并为地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20年,亚莫维奇工程师在俄国组织完成了十几项低温辐射地暖工程。1930年以后,欧洲高级住宅广泛使用地热这种供暖方式。
20世纪50年代末期,地暖再次回归中国,一批科技工作者开始对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进行研究,并付诸于具体的工程实践。举世闻名的人民大会堂的门厅,由于其空间高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散热器供暖和热空气供暖系统均难以满足取暖需求,最终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此外,故宫、华侨饭店、一些大型建筑门厅、展厅等公共场所也采用了地面辐射供暖。
20世纪末,地暖在整个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最受欢迎的取暖方式。日本的地暖成为代表人们居住质量的因素之一,未安装地暖的住宅甚至很难出售。
21世纪初,中国成立了地面辐射供暖推广小组,大力倡导以地面辐射供暖为主的取暖方式。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由中国建筑研究主编的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地暖在中国迅速发展,现在地暖已经是中国一二线城市,业主装修时必须考虑的一项了。
## 电地热暖的种类和特点
电地热暖从热媒介质上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大类,从铺装结构上分为湿式地暖和干式地暖两种,从表面饰材上分为地板型地暖和地板砖型地暖,从功能上分为普通地暖和远红外地暖。
- 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
- 电地暖是指在地板下铺设电阻丝或电热膜等发热元件,利用电能将其加热,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
- 湿式地暖是指在混凝土层中埋设管道或发热元件,然后在其上铺设饰面层的一种铺装结构。
- 干式地暖是指在保温层上直接铺设管道或发热元件,并用反射膜或模块固定,然后在其上铺设饰面层的一种铺装结构。
- 地板型地暖是指使用木质或复合材料作为表面饰材的一种类型。
- 地板砖型地暖是指使用陶瓷或大理石等材料作为表面饰材的一种类型。
- 普通地暖是指使用常规的管道或发热元件作为热媒的一种类型。
- 远红外地暖是指使用能够产生远红外线的管道或发热元件作为热媒的一种类型,具有健康、节能等特点。
电地热暖相比于传统的供暖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 安全:电地热暖不需要使用明火、气体、油等易燃易爆物质,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灰尘、噪音等污染物,安全可靠。
- 节能:电地热暖利用低温辐射进行供暖,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梯度和散失损耗,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电地热暖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和时间进行分区控制和定时控制,实现智能化节能。
- 舒适:电地热暖可以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符合人体舒适感受。同时,电地热暖不会造成空气干燥、流动、对流等现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 美观:电地热暖不需要安装散热器、风口等设备,不占用室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