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论野狐禅】第六期 英美新批评概论 回到作品本身,但却走偏了路(文学理论与文化

2023-08-14 08:59 作者:AW顿顿  | 我要投稿

英美新批评概论

产生背景

  • 文学作为独立学科,在英美大学学科建制中有了独立地位
  • 可操作性和可传授性强的文本分析方法
  • 清算和整理旧学术资源(维多利亚学术批评 - 社会历史立场)
  • 文学实践中现代主义的发展(如唯美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兴起)与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衰落

三个阶段的分期

  • 1915-1930 前驱时期:艾略特和瑞恰兹
  • 1930-1945 形成时期(南方时期):艾伦退特,布鲁克斯和沃伦,“新批评”被命名,兰色姆《新批评》。他们本来希望取名为一些更合适的名字,比如“本体论批评”,“张力诗学”,“现代批评”等,但新批评这个名字影响力更大。
  • 1945-1957 繁荣时期:占据美国大学文学理论教学的核心地位,帷幕萨特、韦勒克和沃伦的耶鲁集团。
  • 1957弗莱《批评的解剖》反对新批评

回到作品本身,但却走偏了路

  • 自足的,封闭的文学课客体(“物化”)
  • 指向作品本身,来自利维斯的文学批评
  • 对语言有近乎偏激的强调

文学,科学和政治

  • 新批评起源于保守主义贵族式的政治立场,宣扬一种未被工业社会污染有机社会,有仇视现代社会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过去幻想),反对现代科学。
  • 细致的文本技术化了,使自己满足一般的科学标准;同时尝试脱离政治

“它对于科学是欲拒还迎的,它反对科学而神化文学,但却试图把自己发展为一门科学;它源于政治,体现了就地主在新社会的无所适从,却最终走向拒绝政治。”

图示总结

下期预告


【文论野狐禅】第六期 英美新批评概论 回到作品本身,但却走偏了路(文学理论与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