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 1958年9月 10月

2020-08-09 15:38 作者:虹彩舞夜  | 我要投稿

(在此期间,与美国关系紧张,有很多内容,不过在这里都省略了。)


9月6日


阅谭震林报送的九月四日全国电话汇报会议关于各地办人民公社情况的材料


材料说:

据汇报,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已经到来,大部分省、区在九月底以前可实现公社化。


至会前统计,全国农村已建立九千零三十四个人民公社,一般均是一乡一社,少数是数乡一社,个别是一县一社。各地建立人民公社一般分作两步走:秋前先搭架子,换牌子,上动下不动,实行统一调配劳动力,统一安排生产;秋后再处理具体政策和解决经营管理等问题。


这次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群众情绪非常高涨,纷纷写决心书、申请书、大字报,要求办公社。已办公社的地方,又掀起新的生产高潮。只有少数地方由于思想发动不够好,有些群众有顾虑,发生了杀鸡、杀猪、卖牲口、砍树、藏粮等不正常现象。对此,各地均已引起注意,并在纠正中。



9月8日



毛泽东说: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讲了的,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我在天津看了两个大学,有几个大工厂,那些学生们在那里做工。老读书,实在不是一种办法。书就是一些观念形态,人家写的,让这些没有经验的娃娃来读,净搞意识形态,别的东西看不到。如果是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学校有农场,人民公社办学校,勤工俭学,或者半工半读,学习和劳动就结合起来了。


在财政方面,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这八年全部财政收入是一千七百亿元,今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预计大概可以收四千亿元。你看,八年一千七百亿元,五年可以搞四千亿元。


这个数目值得注意。还有一个数目也是值得注意的:基本建设投资,前面这八年,五○、五一、五二那三年合起来是八十亿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四百九十二亿元,而明年就可以搞到五百五十六亿元,就是一年差不多等于那五年。这是两笔大账。


人民公社是一件大事。大概九月就差不多搭架子搞起来了,来势很猛,没有办法阻挡。至于把一些问题搞清楚,充实这个架子,那就要今冬明春。这件事要好好领导,要积极领导,要采取欢迎的态度。人民公社的特点是大公社,这是最近这几个月出来的新事物。


还有一点,是抓工业。工业要抓紧,主要是抓一个钢铁和一个机械,有了这两门,万事大吉。如果明年能搞三十万台工作母机,后年再搞五十万台,连原有的二十六万台就是一百多万台。那个时候,我们跟美国人谈判就神气一点了。



9月18日


《钢铁生产紧急汇报会商定事项的通知》


通知说:

九月十四日召开钢铁生产紧急汇报会,讨论了目前钢铁生产的情况,一致认为九月上旬平均每日钢铁产量显然比八月份有所增长,但是,铁的平均日产量才达三点一万吨,钢的平均日产量才达二点四万吨,离九月份计划产铁二百万吨和产钢一百二十万吨的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半个月的工作还是十分紧张的。


为此,各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协助各省市、各钢铁厂及时解决当前钢铁生产中首先是生铁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并采取各种紧急措施,争取尽可能完成九月份产铁产钢任务,以利今年第四季度钢铁生产的更大。



9月30日


起草《巡视大江南北后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新闻稿


“此次旅行,看到了人民群众很大的干劲,在这个基础上各项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首先应当完成钢铁战线上的任务。”


“在大干钢铁的同时,不要把农业丢掉了。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把油菜种好,把土地深翻好。一九五九年农业方面的任务,应当比一九五八年有一个更大。为此,应当把工业方面和农业方面的劳动力好好组织起来,人民公社应当普遍推广。”


“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


“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



同9月30日


阅河南省九月二十五日关于钢铁生产情况的报告


报告说,我省钢铁生产已经形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正在为国庆节前放出日产三至五万吨生铁的“卫星”而努力。这个报告改写成新闻报道,在十月三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群众发动越透,钢铁跃进越快》。



10月2日


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六个国家的一些代表团,毛泽东同这些代表团进行了谈话


毛泽东说:

那时我们辩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这个问题。我那时候怀疑这个口号,我说是不是可以改为苦战三年初步改变农村面貌,他们都不赞成,他们提出一些材料,拿出一些图表给我证明。


从那一次会上我才去掉这些怀疑,是否完全去掉了呢?还没有。之后,来了一个夏季丰收,我这个怀疑就减少了。到了八月我们开了北戴河会议,这个时候,今年的年成大体可以确定了,这次确定了苦战三年基本改变农村面貌,我的怀疑去掉了百分之九十九,还有百分之一的怀疑。


为什么呢?因为粮食还没有到手。到今天我还要保留这百分之一。等秋收的结果最后证明了,那我就信了。我刚才讲,今年农业增加产量大体上可以肯定,请你们注意大体这两个字。我还有百分之一的怀疑。



关于钢铁,现在我们用很大努力来搞了。我们这么多年,就不知道以钢为纲,今年才知道这一条。你把钢铁提起来了,其他东西都可以解决,都可以跟上来了,比如机械工业,有了钢铁就可以制造机械。为了炼钢铁,就得搞煤炭,搞电力。


现在我们这里石油问题还提得不严重,将来也是摆在面前的问题,还得搞铁路、轮船、卡车。钢,去年我们是五百三十五万吨,今年计划原来是六百二十万吨,后来增加到七百五十万吨,又增加到九百万吨。今年六月十九日那一天,我们中央一些同志和冶金工业部一些同志在一个地方吹,我说你们搞九百万吨,何必不多搞一点,索性翻一番可不可以呀?搞一千零七十万吨。他们说行。到八月一查,还差得很多,我就着了急,我说我的炮放错了。


就是在北戴河开会的时候,我和钢铁厂的党委书记、地方管工业的书记开了一次会。我们抓工业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真正抓工业,认真地把工业放在第一位,全党抓工业,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是在今年八月。落后于时代呀!过去也不是完全没有抓,问题是抓得不紧。


今年的钢产量究竟能不能翻一番?我自己也是怀疑派,要到了手才算数!最近我们各处抓了一下,各处数了一下,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不到把一千零七十万吨钢交给我的时候,还是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几的怀疑。


人民公社,它的特点就是一个大,一个公。但是,基本上还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共产主义的,有共产主义的因素。人民公社这个名称,并不是我们在座的这些人取的,也不是哪一个省委决定的,而是群众取的,首先是河南人,他们起一个章程,从今年四月间开始,有几处地方,挂出一块招牌叫人民公社。


今年八月,我到河南、河北、山东走了一圈,就说了这个问题,究竟叫合作社还是叫人民公社这个问题。我说群众要叫人民公社,可以。后来在北戴河中央会议接受河南人民的办法,作出了关于办人民公社的决议。现在在试办,这个东西还要看,搞几年再看,不过大体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不会失败的。


群众迫切要求,基本上是因为劳动力不够。又要搞农业,又要搞工业,农业又要搞高产,小社不行,范围太小;要搞大企业,解放妇女,统统要搞公共食堂,几亿人民在公共食堂里吃饭,妇女就不要做饭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



同10月2日


阅一封反映安徽灵璧县三个乡的灾情、饿死人、干部打人等的匿名信


安徽省委派出检查组进行了调查,并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报告毛泽东,说信中反映的问题基本上是属实的,对此省委作了自我检查,并采取措施进行了处理。



10月17日


毛泽东说:

徐水还是全县人民的所有制,还不是六亿人口的所有制,徐水叫大集体所有制也好,就本县说叫全民所有制也好。


在谈到徐水的供给制时说:

供给制是可靠的保证,还是比较的可靠,天有不测风云,你遇到大水、大旱、连旱三年怎么办?遇到瘟疫怎么办?


在谈到徐水的幸福院时说:我就不愿进你的幸福院,幸福要有点分析,幸福中有不幸福就不好。鳏寡孤独进幸福院可以。但是幸福院作为一个生活单位,一天净是见老人,看不见青壮年,是不是好?要训练保育员、小学教员,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同自己的孩子一样,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母亲就了解孩子,她打过、骂过、看过,了解他们。保育员对那么多孩子,全了解吗?我看是一个问题。


毛泽东又说:

苦战三年,基本改变农村面貌,在武汉开会时我说是否改为初步改变,现在看右倾保守了,他们当时拿了很多证据,看了看,不能叫初步改变,是基本改变,说服我了。在实践中,是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钢,吹出去了,没有管,北戴河会议才管起来,一个半月就情况大变,听说京汉路两侧烽火弥漫。



10月21日


刘子厚汇报到徐水调查的情况


毛泽东说:不论什么官,你们都住在老百姓家,好嘛。一片叫好声,群众叫好也是有理由的,有一利也有一弊,听不到群众意见,有缺点。要让张国忠他们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注意这个方法,不要总听叫好声,听不到群众意见。有个框框,那就发现不了问题了。


刘子厚汇报说:徐水实际上还是集体所有制,不是全民所有制,他们已经公布了说是全民所有制,究竟如何提法为好。

毛泽东说:实际上是集体所有,他们说全民所有,也不一定公开改,马虎下去好了。你们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好。是徐水全民所有,不是全国的全民所有。它和过去合作社不同,和国营工业也还不同。公社要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大范围的内部调拨要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商业要发展,还是货币交易。必须多产经济作物,好交换,国家好供应,不然就没有交换的东西了。粮食可以交换一部分,即统销的那一部分。要大修铁路,运输紧张得很。


关于供给制问题,

毛泽东说:对供给制,真正赞成的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要分析一下。要从发展生产中解决问题,明年发展生产一年,消费不要增加,就可消灭赤字。要有生产资金,要积累一部分,还要储备一部分,食堂也要储备一部分。


有的户劳动不积极,他觉得吃亏了,别人把他的劳动占有得太多了。要把劳动力多的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收入多点,工资多点,不要平均主义,多劳多得还是社会主义原则。徐水应有清醒的头脑,知道事情有正面,还有另外的反面。


关于体制问题,

毛泽东说:统一起来,好处是有,问题就是如何发挥下面的积极性。过去全统一归中央,你河北、河南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嘛,天津、唐山钢厂不归你们,你们就不积极,邯郸钢厂就不能建。徐水全县一个社,下面十六个社,统一多了,如何发挥十六个社的积极性,看来将来还要权力下放。搞县联社,县一层也不要担负那么多责任。社、大队、队三级,每级都要有点权,没权不利于发展生产,当然权不能太大了。十六个社,可以有几种方法,不要样样都是一个样子,这才好比较。


关于政策问题,

毛泽东说:全国要普遍重新盖新房新村,恐怕得五到七年,短了来不及。盖新房,有利于并村,搞集体福利,劳动、居住就这么一片。恐怕要按劳动组织,以队为单位盖房子,便利生产,按大队恐怕太大了。居民点问题,要研究一下,主要是有利于生产。


现在农村重点还是农业,和农业有关的有点工业,徐水有机械厂、钢铁厂,总不能每一社都办机械厂、钢铁厂,有煤、铁的社可办钢铁厂,没有的不一定办。


家具不归公,这是一部分生活资料。吃饭集体,衣服、床、桌椅等等,不能归集体。对私人间的债务问题,一风吹,把人家的拿过来,不是借是侵占了。劳动人民内部的,还了它好不好?自己还不了,将来盖了大工厂,由公家替他还了。要调查统计一下,看社员之间的债务究竟有多少,能不能还得起?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把它吹掉不好。


在刘子厚谈到有假报产量现象时,

毛泽东说:虚报不好,对虚报的人要进行教育,进行辩论,不要讲假话,是多少就是多少。


在谈到家庭问题时,

毛泽东说:要大中小结合,阴阳五行还要讲嘛。幸福院不幸福,老人们住在一起,见不到自己的儿女。老的去了不舒服,就活得短了,不如跟子女在家,多活些年嘛。


谈到党的领导和干部作风问题时,

毛泽东说:徐水有没有一个口号,叫党政社合一?政社可以合一,党和政社合一了,党的领导就削弱了,还要加强党的领导嘛。把穿衣都包起来,没那么多布怎么办?简单粗糙,不深思熟虑,不留余地。要考虑下一步。


作为县级领导,大事不跟地委商量,县社两级领导不反复研究,交换意见,成熟了再做决定,就值得注意了。有捆人、打人的事就是还有封建残余嘛。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因素,有共产主义因素,一方面又有资本主义残余、等级制,还有封建主义残余。


事前不谈,辩论县长,这就不是正常地对待同志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不要用压服嘛。一捆、二打、三骂、四斗,不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还是对敌我界限及人民内部的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管制劳动,不是对待反革命的吗?县委要通过支部、小组跟群众商量。群众路线问题就包括反对强迫命令,划清敌我界限。


你们帮助安国县搞一套看看,体制、作风,看有没有可能?一方面帮助徐水,一方面帮助安国,和它唱对台戏。我看,不要发动那么多人去看徐水了。丰收有成绩,容易骄傲起来,铺张起来,不实事求是了。把猪都并到那里,就不实事求是了。要告诉县里,叫他们不要搞这么一套。苦战三年,才只搞了一年嘛,要搞百把年,不要弄得好像什么都好。



10月24日


毛泽东说:

要强调公社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经济作物,单搞粮食,除了吃饭以外,工资也开不出。不要过分强调公社自给,什么都自给,是不行的,交换一万年也是有的。


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精耕细作,过去所谓的精耕细作,实际上还是广种薄收。大面积高额丰产田搞成了,就不必种那么多地,劳动力可以节省。五亿人搞吃饭的局面要想法改变。


谈到公社分配问题时,他同意供给和工资各占一半。指出:

今年有些社除了吃饭,一个月只能发几毛钱,有的开不出工资,这要从增产增收来改变。吃饭不要钱,是供给制,工资还是要按劳取酬。现在就不要按劳取酬了,那也不行;工资差别太小了,也不妥当。同样,干部工资像过去差别很大,那不行;但是一下子搞得太小,没有差别,那也不行,不能持久。实行供给制,劳力多人口少的户收入减少了,估计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有没有那样多?能不能不让他们减少收入?托儿所、公共食堂,这是大事,一定要办好。



10月30日


阅王鹤寿十月二十九日关于钢铁生产方面应当立即动手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王鹤寿的报告说:

在钢铁的生产建设上,虽然困难很多,只要书记挂帅,群众一起来,什么问题都会很快解决;小土群应该向建立钢铁基地的方向发展;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重点钢铁厂,都大致按预计完成产量指标,但是土法炼出的钢大大超过计划,而各重点钢铁厂确有完不成计划的危险;目前生铁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炼出更多质量更好的生铁。



11月1日


到达邯郸


毛泽东说:

今年大丰收,老百姓高兴吧?要求休息两天吧?看来这是一个问题。群众有什么不满意的吗?一个是吃冷饭、没有菜,一个是托儿所,一个是累,三件事。


解放了妇女,看找些什么人去托儿所教育孩子,青年人不愿去,搞那些老年人去。是搞钢铁,搞棉花、小麦重要?还是孩子重要?这是涉及下一代的问题。托儿所一定要比家里好些,才能看到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这是一个大事。每个省、地、县都要注意后一代的问题,我们再干几十年,总要他们来接替吧!要把占人口百分之二十五的娃娃带好。


再就是吃饭,一是吃饱,二是吃好,吃不好就没有劳动力。要不吃冷饭,吃热饭,要有菜,菜里要有油有盐,要比在家庭、在小灶吃得好,这样农民才欢迎吃大锅饭。把这个当成个大事。


再就是休息问题,下个命令,要休息,要睡够。现在不是军事化吗?下个命令睡觉,至少睡六个钟头,睡个午觉。冬天睡觉在地里太冷了,春、夏、秋可以。不让休息,人民会不满意的。


要吃好、睡好,把小孩子带好。省、地、县委第一书记要抓这个关系人的事情。总之,要把劳动组织得更好些,又完成任务,又吃得好,休息得好。


应当发展经济作物,每个社都应当种些有交换价值的经济作物,发工资不是一元、二元,应当多一些。你们这里古时是赵国,平原君就在邯郸,蔺相如在街上同廉颇相遇还要回车避让,我们的干部有的闹不团结,连车也不回,还不如他们呢!


组织军事化,有些地方强迫命令,打人、骂人、捆人,还有辩论人,辩论成了一种处罚,这是对敌人的办法,不要敌我不分。在人民内部是要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团结,不要压服。强迫命令,干是去干了,人家心里不服,等你走了,也许不干了。







毛泽东 1958年9月 10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