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旧时代
四月,恰如这个月份的天气,有着独属于这个春天这个季节的烟雨蒙蒙感,如同初春京都街头偶遇的一场细雨,潮湿中微微地漫着花香。雨宫哲的电光机王给我的便是四月初春季节的朦胧与青涩。又或者说,是青春时代的那种旧时代感。
(一)
割裂感是我观看是的最大的感受,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感觉的。
很难说雨宫哲是不是故意这么做的,还是雨宫哲的潜意识里认为这个动画就应该这么做。分镜之间有着明显的意识流痕迹,故事的片段是碎片化的。而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碎片化、意识流,使这部作品极具特色地洋溢了雨宫哲个人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
在电光机王这个故事里,同样是青春期少年遇上机甲的老故事老题材,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机器人什么的仿佛都是作者可以加上去的——想来如果把机器人换成神奇宝贝之类,再套回到故事当中,想来应该没有什么不妥。
在我看到过的大部分萝卜片里,主角团的战斗通常是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很多其他要素可以改变,但是主角团及其所属机甲是其个人形象的另外一个标志——这可以看作是天命所归以及无法替代的。而在电光机王里,一切好像都是不紧不慢生活的插曲而非拯救世界的主旋律,所有人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好像世界与个人是两个维度的概念——唯有不时逃窜的人,新闻报道在显示着灾难正在发生。
主角在谈情说爱、约会……他们会生病,会迟到,甚至能在与怪兽战斗时请假,反派们也没有反派的样子,他们不干反派的事情,说着不反派的话,没有反派的灵魂。“生活”在电光机王里是一个比什么都要重要的词,情感的生活化也要比任何其他情感都要强烈,主角相比“英雄”更要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在英雄主义的大背景下,仿佛是一种个人浪漫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妥协。雨宫哲心里是现实的,灵魂中带着理想,表现手法是分离的。
这种风格像《鹿鼎记》,《鹿鼎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武侠小说的反叛,主角韦小宝是朝廷中人,同时又是武林中人,他这个最不武侠的人用一种很不武林的手段解决了武林中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种讽刺。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的武侠,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终究显得可笑,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侠”从对立走向统一,而心中依旧将两者对立的武林中人,显得落伍而又呆板。
(二)
在除手法以外,场景的转换也充满了意识流,创作者总是把故事、人物感情线剪切成碎片,而碎片化的情感的细微之处,由细腻而丰富的细节来呈现。
而深藏于上述割裂感之下的是一种对旧时代的怀缅。
旧时代,所谓的旧时代,是那个机器人风云变幻的昭和平成已经过去了,曾经重的不能再重的机甲本身随着观众的迭变显得愈发的轻。动画中很多人物都活在漂浮于旧时代的尘埃中——驾驶的机器人、怪兽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作是旧时代的象征,它的产生、发展与高潮与动画里的现实世界是一一对应的。无论是南柯一梦的南梦芽还是山中无历日的山中历,又或者塞翁失马的失马,都有着对旧时代的执念,他们与现实割裂,这些剧情之外的故事如同舞台剧的另外一个幕布,主角在这里迷茫,在这里挣扎,获得救赎。与其说是旧时代、过去的念想在阻碍他们的发展,倒不如说他们本身灵魂上就是旧时代的人,生存在这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新时代中——奈何对过往终究是意难平啊。
意难平。
雨宫哲是怀念那个旧时代的,他像很多人物一样追寻着过去的印记,无论是分镜上的致敬,还是很多一如以往无数萝卜片的经典剧情,但与此同时,他又是新时代的。如同一日深渊一日浅滩的飞鸟川千濑,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寓意的人物可以说是他新时代的一个锚点,有时在飞鸟川千濑口中的吐槽,矛头聚焦在新旧时代的碰撞中,带着现代意味的眼光来审视旧事物。
随着剧情的推动,如同春天的雨水洗刷了上年冬天的尘埃,南梦芽蒙在雨伞后的双眼逐渐变得澄澈,很难说电光机王在剧情中有着什么推动——或许最大的作用便是将这帮人聚在了一起。
(三)
五十岚海回我看得倒不是十分习惯,少了雨宫哲的内敛,感官上更加张扬,影影绰绰中有着汤浅政明的痕迹。
可以说是极其不错的。
但我想要的还是雨宫哲的那份孤僻,旧时代的落寞,用漂亮的卡、分镜说着的无意义的垃圾话以及不能更懂的jk。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