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AAR#8】德里-印度斯坦皇帝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德里开局,达成成就“印度斯坦皇帝”。

德里苏丹国是1206年至1526年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在北印度地区所建立的五个苏丹国的统称。其中在图格鲁克王朝的统治下其几乎统一印度,其疆域几乎同成就要求我们拥有的省份吻合:

但在游戏开局图格鲁克王朝已经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巴赫曼尼、摩腊婆、章普尔、孟加拉等一众区域性大国以及不可胜数的地方割据势力。而开局时的德里苏丹国所指代的是由原旁遮普总督黑兹尔汗创立的德里赛义德王朝。虽然其被冠以德里苏丹国的名号,但其和章普尔等国的区别可能仅仅在于其控制了德里城而已。
就像图格鲁克王朝一样,游戏开局时赛义德王朝亦已是行将就木,对外帖木儿及章普尔等强国对其虎视眈眈,对内拉合尔及信德总督巴赫鲁勒·洛迪已经控制了王朝的绝大部分土地,并随时准备取而代之。而王朝的统治者穆罕默德·沙和阿拉姆·沙对此并不以为然,终日享乐于深宫之中。由是观之赛义德王朝之国祚已所剩无多,而在历史上,7年之后的1451年,巴赫鲁勒·洛迪便夺取了德里城,宣告了赛义德王朝的灭亡。
虽然如此,游戏开局时的赛义德王朝并非无力回天,作为名义上德里及旁遮普地区的领主,在外人看来其依然拥有着不俗的实力,藉此其很容易便能找到足够的支持克服当下的危机。而在玩家的统治下赛义德王朝不仅能够再度兴盛,还有可能统一整个印度,以至于对外扩张,成为全球性的霸权力量。
在游戏中除去印度斯坦外,德里并没有什么可以成立的国家,所以在此仅放出德里及印度斯坦的理念:

可以看出德里的理念加成较为均衡,军事、扩张、经济及维稳方面均有所涉及,但没有效果较为突出的修正;相比之下印度斯坦的理念则更侧重于军事方面,所提供的+10%陆军火力伤害及+5%训练度等在后期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成立印度斯坦后我们可以换用其理念,不过这与我们达成成就的过程没多大关系就是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

正如上文所述,德里开局便被章普尔及帖木儿等大国威胁,且西尔欣德不久后便会通过事件独立并向我们宣战(所以这场战争无法避免),因此我们开局需要迅速获取足够多的盟友以确保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这边察合台同我们的利益冲突极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信德不久后便会同我们为敌,在此也可以让其消耗一些国力以减缓其扩张速度。

阶层方面大体上和之前的布置相同,这边由于我们是印度文化国家,阶层较大多数国家要多一些,因此我们可以授予一些不一样的特权:


不久西尔欣德通过事件向我们宣战,这场战争我方兵力优势较大,打赢并不困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西尔欣德的君主巴赫鲁勒·洛迪是一位(4/4/4/1)的将领,其率领的军队战斗力较强,因此在战争中我们要避免同其率领的军队交战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西尔欣德的省份均拥有我们的核心,因此在和约中将其完全吞并就好。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大国了(没错就是这么草率),那么现在让我们规划一下将来的扩张方向:

通过贸易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全印度的贸易流最终都会在古吉拉特节点汇集,而河间地及孟加拉作为我们的上游节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迅速向这三个节点所有的省份扩张以尽快增加我们在这些节点的贸易力量。相比之下德干及科罗曼德节点的贸易需要在我们控制古吉拉特节点后才能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可以稍后再在这两个节点进行大规模扩张。
这边章普尔及木尔坦等国互相结盟,不太好打,所以我们先进攻周边的小国以扩展扩张方向:

我们吞并斋沙默尔之后信德便同章普尔及木尔坦等国达成了军事同盟,也就是说目前除却梅瓦尔外,我们向任何国家扩张均需要同章普尔一战。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终结章普尔对我们扩张的干涉,我们直接召唤所有盟友向其宣战:

可以看出敌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除却章普尔外其余参战国体量普遍较小,与之相对应的其陆军数量也不多,因此我们可以先处理掉这些小国再纠集盟友向章普尔推进。
选择在有利地形决战以击溃章普尔的陆军:

先行同信德和谈,要求其断绝掉同古吉拉特等大国的盟约。

接下来同章普尔及木尔坦等国和谈,将战争分数悉数用于吃地就好。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打破了章普尔对我们扩张的抑制,且体量也增长不少,接下来可以在北印度地区自由扩张一段时间。这边摩腊婆仍占据着我们一块核心省份,那么我们花一点时间将其拿下。

现在我们已经收回所有的核心省份,在接下来的扩张中我们需要自行核心化大部分省份,因此在此我们开启行政理念组以降低核心化花费。

印度地区距意大利较远,我们需要自行种出思潮:

待同章普尔的停战到期后,我们再次向其扩张,在和约中夺取其与孟加拉接壤的所有省份,接下来我们准备处理孟加拉:

同孟加拉的宿敌巴赫曼尼结盟,同时减轻我们应对包围网的压力:

在等待同孟加拉的停战协定到期的时间内我们向梅瓦尔及信德扩张,尽可能多地夺取其位于古吉拉特贸易节点的省份:

虽说我们现在没有附庸,但之后在南印度扩张的过程中我们会放出不少附庸收核,因此在此我们先行选择影响理念以加快将来吞并附庸的速度:

这边我们注意到奥里萨被孟加拉夺取了大部分土地,那么我们直接将其外交附庸:

之后在同孟加拉的和约中收回其所有核心省份:

再顺手吞并章普尔达成任务,可谓一气呵成:

现在北印度地区的国家我们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南印度,自然先从靠北的巴赫曼尼开始,为防止后院起火,我们第二个时代能力选择“封建法理法”以降低新征服的直属州的叛乱度:

对于巴赫曼尼以及毗舍耶纳迦罗这样的地区大国,一次扩张往往无法对其国力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针对他们的前几次作战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歼灭其军队:

将其全境后与其和谈,仍然是优先夺取其位于古吉拉特贸易节点的省份,这边我们需要夺取一些同毗舍耶纳迦罗接壤的省份以尽快向其扩张:

在向毗阇耶那伽罗扩张之前我们先行处理一次孟加拉以防止其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

之后我们便可提升政府等级至帝国级进而接纳印度斯坦文化组的所有文化:

放出附庸艾哈迈德那格尔,其在巴赫曼尼境内有很多核心,同理贝拉尔、戈尔康达以及比贾布尔(即历史上巴赫曼尼苏丹国覆灭后于其领土上建立的“德干同盟”在游戏中的体现)亦是不错的收核选择:

之后我们向毗舍耶纳迦罗扩张,先行处理掉其盟友,这边注意不要将其所有盟友都吞并,需要留下一两个用于刷新同毗舍耶纳迦罗的停战期:

之后同毗舍耶纳迦罗和谈,尽可能多地夺取土地。这边我们拿下省份马伦达及马杜赖,将来可以放出附庸卡纳达及马杜赖,后者核心众多,前者拥有毗舍耶纳迦罗的首都贝拉里的核心,二者都是不错的收核选择:


同巴赫曼尼的停战协定到期后继续向其扩张,收核之余优先夺取任务要求的省份:

再次向孟加拉扩张,夺取所有成就要求的省份:

第二时代的首个时代能力我们选择“宗教战争”以加快对巴赫曼尼等大国的扩张速度。

之后我们再同毗舍耶纳迦罗和谈,如此便能夺取其更多土地:

此时我们已经附庸了俾路支斯坦,其省份均位于波斯大区,在将其完全吞并后我们可以将首都迁至该区域进而在印度地区开设贸易公司,提高贸易收入:

宣战巴赫曼尼及毗舍耶纳迦罗的盟友以缩短同其停战期。

由于成立印度斯坦需要我们自身拥有附庸的部分省份,因此在停战期内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外交声誉以加快吞并附庸的速度。
1544年,我们吞并毗舍耶纳迦罗,待省份造核完成后,我们便可达成成就“印度斯坦皇帝”,恢复图格鲁克王朝的疆域,宣告统一印度的诞生。


之后我们可以成立印度斯坦以获取印度帝国任务,进而向波斯、中国及东南亚等地扩张,之后凭借这些省份带给我们的大量贸易收入干涉欧洲,进而宣称全球霸权并达成成就“日不落印度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