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高考历史的面纱,探清选择题大题高分真相!

各位淀粉们,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一位学姐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大题的解题技巧分享!内容也许有些长,却是很受用!最后的阶段了,也许这篇文章会帮你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助你高考大捷!另外,也别忘了和好朋友分享一起进步哦!好啦,接下来正文开始啦!
·本文来自知乎小究大大,一个文综方法的探究者。
学姐:历史真的很简单,考得低的,不是基础太差就是意淫过头。我接下想说的方法并不是套路,是一个打怪升级的逻辑思维。经过探索并验证,用得好90+,照做也能混个80,思路和方法我已经摆在下面了。
【历史选择题】
一、历史:稳定的原则(步骤)
有很多文科生都说历史选择题是玄学,某种程度上是,特别是当你被一些狼虎之题搞炸心态的时候。但是高考历史题都是比较人性,也可说是人文,它更加严谨,同时也更加创新。但总体上,我认为历史题的魔咒是可破的。
二、选择题的不变原则
1. 看设问,弄清方向
比如设问是“这说明什么?”那么你就要到题目找到这是什么,而说明则是告诉你通过现象看本质
2.看材料,划分材料结构层次,最终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总结材料。(十分重要!不做吃亏!不做吃亏!不做吃亏!)
Ps:如何快速总结:
找出主谓宾,用横线来划起来
这里我习惯用圈圈圈起关键词(材料主旨词,转折词,语义词),用/划分材料层次。我首先也必须先圈材料给的时间,那样我会立马根据基础联系相关史实.
3.圈选项词眼
Ps:在判断选项的时候我脑里会不断重复总结句,然后问自己总结句是否能与选项匹配。关键词也不一定要圈,可以划,那样比较省时,如果心中有数就可省略这一步骤。
4. 将2与3配对
Ps:如何最佳匹配?接下来看完我的实操。

以下分为基础版与进阶版,基础版是为一刚开始用的同学准备的,通过基础版你可以理解这一套方法的理念并可以避开选择题中的许多坑,大大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进阶版的话是为不满足基础班的速度和追求满分与速度的同学准备的。
当然,我建议同学们要从基础版到进阶版去实战,不要一开始就用进阶版,那样你将达不到理想效果,毕竟胖子也要一口一口吃,瘦子也是一斤一斤瘦的。

基础版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好了,反复强调的步骤我会一一来示范,让做题不仅高命中,也有难得的仪式感。
(1)设问:“这反映出”,那么“这”是什么呢?抱着这一好奇心我读材料会更加精准,然后“反映”便是透过事实看本质。(明显提醒你要故作深沉,不要肤浅)
(2)时代:商朝及西周(相关考点知识自己联想)
(3)材料有分号,两个对比的结构。前者关键词句,多为兄终弟及;后者11代12王,不就是嫡长子继承吗?
(4)一言以蔽之。从商朝的兄终弟及到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5)总结句。A禅让制 B王位继承方式 c君主寿命 d血缘纽带
(6)连连看。选B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1)设问:“做法的影响”
(2)时代:汉武帝时期
(3)材料,两句一个层次,前句说一现象,后句解释补充。前句基本无关键词,总结便是朝廷制作了一种值40w钱的货币。后一句关键词,“必须”,“一年租税”,一句话总结,“千户侯每次献礼要花费他们两年的租税收入,而且无法避免”。(必须的用处,赤裸裸的提示,论关键词的用处)
(4)一言以蔽之。朝廷(用无赖的方式)收了诸侯王大部分收入,这有什么影响?
(5)A货币管理 (这好比你爸妈把你的零花钱没收了,然后美其名曰理财)
B思想统一(我收了你的钱,所以我们一心了,这是威胁吗?)
C诸侯实力(以钱为尊的世界,没有钱的诸侯王就是个普通人,这里可联系到该时代考点)
D实现地方控制 (实现了,绝对了,并且诸侯国也有一定的方法来逃避)
这里来说一说“了”的魅力。看c选项削弱了诸侯的实力,“了”,但反哪怕有一个诸侯王去献礼,那就实现了诸侯王的实力。而d选项实现了地方控制,“了”,但反有一个诸侯王反抗,就不是了。而d的实际状况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d我们猜都能猜到。
(6)连连看。选C
3.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1)设问:“这变化说明”,那我们接下来就得找到这种变化,说明也就是本质题
(2)时间1915-1922
(3)两段对比结构。显然是在将1919-1922年,科学与革命出现频数相对1915-1918大大增多,民主出现次数相对于1915-1918年减少。那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说明,为什么1919-1922年会发生这种变化?
(4)A主流思想转变
B国民革命(1926年)
C资本主义政体(???完全没提)
D主要矛盾改变(1937/1945/1956等等时间段)
(5)连连看。排除法都能做,简单A进
进阶版
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设问:“外戚干政的背景是?”背景从哪来?一从材料,二从历实
(2)时代:两汉 (所有选项的背景与你的政经文的联想都建立在时代上)
(3)材料:快速划出概况词及敏感词
总结:
完整版:两汉外戚按例封侯并有机会获得重权,此制度被重视。
通俗版:外戚权大势大,且大家觉得很重要
简略版:就是划出概括词及敏感词就行
(4)选项。选项看什么?
首看动词,动词判断不了再看名词。
A.如抑制相权(材料根本找不到好吗)
B.根深蒂固(材料也找不到,你想想如果答案是根生蒂固,材料会怎么出 ?更别说我们提取的关键词“汉家之制”是在汉代独有的现象。还有就是家天下的家是这个家吗?)
C.从我们通俗版的归纳中多读几遍品一下
D.势力强大?如果正面反映是不是应该亮亮军事和经济实力或是从侧面推断地位变化,但材料全然在谈外戚,而且外戚都姓刘吗?
2.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这一题简单不简单?十分简单,基础题,但为什么我还要把它拎出来,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高考材料风格的趋向
(1)设问:“它反映了” (它它是谁,找找找)
(2)时代:1933-1937发生了啥?不用细想,留到选项判断时用,只要知道它很重要。
(3)材料:快速划出概况词及敏感词。不用分层,非要分的话一般看分号,逗号,并列的动词等
总结:
国民政府在沿海修要塞,重要地段修修防御工事
(4)选项。
A防范 (看看你的总结,反蒋运动还攻打防御工事,各地兴起你就建这么一点,建了你又能防得住)
总之抓住关键词素质三问,完全经不住一问,但总体你看下总结就能判断得出了,没必要那么累,素质三问大法大抵是用于二选一的时候
B看看总结。看看b表达的已经够严谨了,哪像ACD
C基本是和A一样。不懂分析的人一股脑只记得书上记国民党的坏,爱国热情让他一下子选了c,悲!这就是我想说的趋势,高考题有部分题在洗白,即用辩证的观点去推翻之前书上的事实!
D削弱各地。各地!各地 !经得起一问吗?再看看我们时间背景得跨度,还军阀,他们的存在感不就在那个时候陨落的吗?
3.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设问:“这说明”这这这
(2)时代:古代雅典
(3)材料:划关键词
总结:
关键词: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所有问题,包括通过的法令
(4)选项。
A服从。法律服从,看看总结句。再者说如果体现的话材料要怎么表现
B体现。对一下总结句,清不清楚陪审法庭是由什么构成的就是基础
C全体公民参加。总结句讲的是权力的权限,不是权力的范围,再说材料有公民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大会吗
D人人平等。材料有不同阶层的人享受同等权力的例子吗
看到新方法了,假设法,假如这个选项是对的,材料会怎么表现?还有抓住关键词素质三连法,但这些方法都是我们选项不确定的时候或者步骤都用了还是判断不了步骤的时候用。但大部分时候我们对一下总结句和选项关键词连连看就知道了,毕竟方法是比较耗时的,可以在平时自我测试的时候练练这两种方法,还是挺好玩的,能体验到怼人的快乐,况且对方既不能还口也不能还手。
再说一遍,以上方法,就步骤而言,能最大程度避免人为的错误,但不能避免你的基础知识的错误,知道该干什么了吗,基础不牢靠的同学。总之用了都懂。至于假设法和素质法都是为了避免遇到二选一选不出的情况。
【历史大题】
大题也有一系列步骤。同时呢,也会有系列的高分答题习惯。首先确定一下大题的难度顺序:
第一道大题>小论文题>选修题
要冲的话得先冲冲难的第一道大题,对吧,毕竟提分的潜力比较大
原则
(1)分点不重复
(2)依据分值写多不写少
(3)先材后教(先归纳出材料中给的答案,再用教材的知识进行补充)
第一道大题
一、如何读题?
一问:首先看设问,通过设问你能想起什么知识点,这会给你个方向,同时我接下来回答的题目类型的答法会让你明白你应该提取材料里的哪些内容。另外一个就是根据分值评估自己应该写多少条。8分一般4条,保险点你要写5-7条。
二材:历史历史,读材料的时候必须先要知道历史阶段,这是你回答方向的十分十分重要的一点,找到方向,历史阶段又分为大阶段和小阶段,比如1898,小阶段是维新变法,大阶段是清朝。
然后对于材料的划分,每一个句号划分一点,我喜欢用横杠划分材料,有时一句里面又一个答案,有时候又几个,这个怎么说呢,是个人的概况能力,我只能说你要注意材料的主体变化,及这个主体干了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主谓的变化,这是你十分重要的划分依据。
三答:结合二材及我接下来给你的答案答。但要注意答案的工整性。
题目类型
1.背景
背景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给的。简而言之就是寻找并概况,然后点不够就要联系所学的从政经文中提取补充,有时答案也会将材料与所学的融合
2.原因类题目
原因类题目和背景类题目差不多,但我们注意一下它的语言风格,常常回答.....的需要,.....的影响等
3.意义作用等影响类题目
(1)方向问题:第一看清楚是有利还是不利,如果没有说两者就都需要答,侧重的话看材料倾向
(2)角度问题:现实、深远、历史、国内国外影响,总之体现出层次性,不要在一个角度回答几条,除非材料有明显的倾向性。且要有一定高度。
(3)语言风格:阻碍了....有利于.....促进了....改善了....推动了.....适应了....为.....奠定了基础
Ps:为什么要给语言风格呢,因为会显得更加专业,同时让你更加有语感,对历史的语感,懂的都懂
4.特点
(1)角度问题:这里给个口诀性、化、式、主体、特
解释:式是方式上的特点,主体是主体的改变,特是相较于之前有什么特殊的,再看看语言风格就懂了
(2)语言风格:
性:延续性、多样性、丰富性、阶段性、渐进性、强制性、实用性、不平衡性、残酷性
化:制度化、多元化、体系化
式:通过....来实施;从...方式向..转变;主要途径是...
主体;主体主要是....
特:起源早、历史悠久、发展速度快...
小论文
其实小论文就是小作文,大多数人都是平均分。
低分的同学首先要有明确自己的中心论点。其次要有历史知识点的表现,不要老是用自己的个性化观点说个不停。再者要注意自己论证一件事角度是否多样化,不要追求过分的深度与个性化,弄得好是高分,弄不好一两分都是正常。其次,要得高分的同学还是得从题目下手,我们历史老师之前说一个老师改一篇小论文其实时间很短,主要就是先看标题是不是有水平,然后看开头结尾篇幅。大多数时候一个标题就决定了你的分数,不要妄想通过拉大篇幅等分,所谓得篇幅问题是说你不能写太少。
标题的话怎么取呢?给几个参考,一用材料中的原词,二最好有时间,清代啥啥的,三精准。正文要历史现象、概述及评价,同时体现逻辑关系。总之这部分你的目标不应该是满分,而是高分。
选修
选修部分哪个容易呢?首选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其次根据题目难度次选中外人物评说。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高考考试平均分决定的·,而且历史上重大改革答案套路性极其明显。真的就是一个概括总结的题目。具体方法看对第一道大题的总结。
PS:答题套路答题模板的总结,可以参考定哥的红宝书和定哥笔记或者小黄书(口袋书)。
红宝书里面收录了众多改革题的八股金句答题模板,同时里面的专题模板都是高考热点内容,是无论是大题还是选修大题都极其可能出现在考卷上的热点内容。以及前面提到的语言风格,大题表述不能太单一,红宝书里有专门的高考吹词库总结,就是为了解决语言风格、表述单一、表述不专业的问题的。
同时在定哥笔记书或者小黄书里,也有定哥改革题,大题的答题八股金句总结。大题无从下手的同学们,可以把里面的内容直接写上去都可以得一些分的。同时里面还有基础知识的完整总结,把基础知识弄牢固,再结合前面提到的选择题答题方法,选择题拿满分不是梦!与此同时,前面所提到的“答第一道大题”,历史阶段特征是必须的。在定哥笔记书或者口袋书中是有很详细的阶段特征总结。
特别提醒:如果是2020年高考的考生,是很需要去最后拼一把的,也许因为看了今天这篇技巧分享,或者再用上了红宝书或者定哥笔记里的答题八股金句,背下来,那你的历史极大可能会再多提高10多分。(不夸张的说法,都是经过实践出真知的)高考考场,一分压千人啊!
那如果是2021或者2022高考的考生,你们就更应该使用这几本书,充足的时间足够你们提高成绩,你会发现,在今后的模考乃至大考中,红宝书及定哥笔记都会很受用!很受用!很受用!
想要了解更多定哥资料书(红宝书、定哥笔记),具体的可以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结语】
学姐:
以上方法让我从70+到90+,我并不是很聪明,但我却在一步步优化它。这些方法是我经历多次实践总结出的,简单有逻辑操作性也强,核心就是可复制。希望当你拿到这个方法时,首先要自己去验证一下是否是这样,然后去理解它,化为你的知识,最后优化,超越它。
高考是充满许多变量的,题目是预测不了的,最终分数谁也无法保证。目前我们唯一可以控制和确信的只有自己当下的努力,要放下顾虑,学会将情绪和成绩“清零”,带着自信和敬畏,你将证明自己。总之,祝福你,希望你高考成功。
特此声明:本文转载自知乎,已获得作者许可转载!
🔸END🔸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希望大家不辜负今天的努力,来日高考结束别忘记来找定哥报喜喔!定哥在高考后也准备了高考填报志愿直播期待大家的互动!高考加油!
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也欢迎你给我们提出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要【猜题押题】快速提分选红宝书,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戳【阅读原文】入手提分神器,也期待你早日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