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也要“砍一刀”了?拼多多海外版Temu拟上线“砍一刀”功能
01
“砍一刀”要走向世界?
“砍一刀”的魔幻增长神话或许真的会在Temu上再现。
据财联社消息,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 Temu 正准备上线“砍一刀”功能。页面显示,用户可以通过 WhatsApp、Messenger、Facebook 向朋友分享链接并获得相应奖励。而在此之前,Temu 已经上线“Give40%,Get 40%”的活动,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折扣码得到六折券。

同时,已经有海外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收到了好友发来的Temu“砍一刀”邀请,似乎证实了这一动作。

从图片上看,Tenu的“砍一刀”逻辑与拼多多一般无二,都是通过邀请好友助力点击,免费获得商品。
上线仅2个月,拼多多是否真的打算把国内日活增长的神话,粘贴到国外?
02
仅用2个月,登顶美国免费购物应用榜首
其实即使还没有祭出这一王牌策略,上线仅2个月的Temu也已经在海外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9月1日,拼多多首站在美国正式上线Temu,马上放出了“全网订单免运费、无门槛7折优惠、90天免费退货”引流三大利器。且Temu 平台上的大多数产品定价都在 0.9 美元以下。

图:截图来自:浙商证券研究所
果然,国外也逃不过“真香”定律,拼多多Temu的低价让其在海外迅速打开了知名度。
上线一个多月,拼多多跨境业务 Temu 的日均 GMV 破 150 万美元,入驻商家近 3 万个,SKU 在 30-40 万,涵盖了 24 个一级类目。
10月18日,Temu超越Amazon Shopping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单第一。同时,在10月份Temu也在非洲市场正式上线。

在11月2日的GooglePlay美国购物免费应用榜上,TEMU同样占据榜首位置,评分达到4.8,安装量显示已超50万。
据悉,年底前 Temu 的 GMV 目标是 3-5 亿美元,并在未来一年达到 30 亿美元,这相当于 SHEIN 现在 GMV 体量的 1/10。
且未来一年Temu的投放预算会超过70亿,主要用于公域流量获客以及内容型投放(比如跟KOL合作等)。
03
“砍一刀”在国外到底行不行得通?
在拼多多最初宣布进军海外电商市场时,到底会不会推出“砍一刀”功能一直是国内卖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毕竟,在国内,拼多多就靠着这个王牌,用令人惊讶的速度不断扩张自己的用户量,并很快超过自己的前辈们。
然而早在Temu刚刚上线时,就有跨境业内人士分析:欧美市场并不适合拼多多采用国内流行的“砍一刀”手段,因为这可能会存在“诱导营销”和“不正当竞争”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条件,影响砍一刀的推行。比如社交基础。大家都知道,拼多多在国内,能顺利地把“砍一刀”变成老少都听过的话,一方面基于自身营销性质的强大,一方面,也依托于腾讯爸爸的微信平台提供的流量池。
然而在美国,没有一个社交APP像微信一样集中化,国外的社交软件分化割据,平台和平台间也有壁垒,这就让分享裂变的链路变得复杂而冗长。
而且,北美的社交平台为了保护自身用户的信息安全,一般不允许商业类的信息传播。所以想在美国搞砍一刀,显得困难重重。另外,国外小家庭模式、注重“社交边界”的文化理念,也让传播的意愿性大打折扣。
04
Temu的科学“撒钱”公式
当然,即使砍一刀还有很多不确定性,Temu也已经把国内这一套“撒钱”游戏玩的十分得心应手了
先用 “ 丧心病狂的低价 ” 直接打破你的认知底线,然后再用超低的价格和超预期的产品质量的落差,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消费习惯。
用户用低至零点几美元的价格购买的产品,原本没有报多少心理预期,结果到货后发现质量竟然还不错?一下好感就拉满了。

当然这也多少导致了质量关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拼多多的选择是:我不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我只需要解决消费者 “ 由于质量问题 ” 产生的情绪问题。也就是照搬国内 “ 退款服务 ”模式, 平息他们的愤怒。
不论如何,现在的美国人民,似乎正在走上国内消费者 “ 被拼多多征服 ” 的老路。“砍一刀”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你怎么看?

拼多多店铺选品难?定价难?需要提升销量,优化标题,图片,合理设置SKU,需要准确的店铺活动数据、竞品数据跟踪,直通车诊断?
多多情报通(多多参谋 )提供多维度的拼多多数据分析服务,辅助新手商家、老商家在开店、测款、运营店铺。

免费试用:https://ddqbt.mobduos.com?code=243363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