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潘毅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精气学说 三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 笔记整理

2022-07-07 12:26 作者:橙子魔法世界  | 我要投稿

好,下来,精气运动与变化。


其运动形式升降是比较容易看到,比如说上次讲阴阳学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种就是气的升降。再把这个气的升降,可以引进人体,人体也有气的升降。跟着就聚散,散则为气,聚则成形,但是本源状态还是散的状态。


你注意,在中医学里面,他讲更强调的是两个字了,升降出入。你说在哲学为什么不讲出入呢,你注意啊哲学讲的是宇宙,宇宙没边缘,不存在出入问题,人体有边界可以出入。


跟着气化。气化这个概念在中医学非常大,他代表了所有。其实什么意思呢你看,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无非这么几种吧。

气,化气,然后气,化形,形,化气,然后形与形之间本身的变化。


有一个气化气。我们人体,你后面学你会发现,我们人体的气分什么中气、胃气、淫气、元气等等,那么这种气从哪里来的呢。你比如说我们讲的这个宗气,他的来源,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跟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而成,那么换句话来讲你自然界的清气进到人体,通过代谢过程,他会转换成人体的另外一种气,就跟你自然界的清气本源,有点不一样。这是气化气。


气化形,或者是形化气,气化形,你用水来解最容易啦。水一冷却就成冰,水一加温就成蒸汽,蒸汽一冷却又还原成水,那么就是形化气,气化形。


形与形之间的转换。因为比如说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整个变化过程,你可以说,本质上是气的变化,人的生长壮老已也是气的变化,所以统称气化。那么现在换成语言表达,大概等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所以你整个代谢过程,就是气化。但是说老实话,气化学说,我个人是感觉有缺陷。你满足于所有的围观状态都用气化来解释,那就变成了在微观机制上其实中医有些把气化理论细化的手段,但是我觉得这个手段我觉得毕竟好像还不太不见得是足够,就变成了在微观机制的解释上,有点模糊,有点笼统,尽管我们自己有把它细化的方法,这可能是一个缺陷。


但是你还原分析方法,你研究的对象这样分割分割,你要注意啊,分割之后的局部再叠加在一起,不等于是整体。你想想,因为整体并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你各种关系呢,你这种关系是无限复杂的哦。复杂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我觉得还原分析方法,它最擅长解决的是,无机的、线性的、对称的研究对象,很简单,很直接。但无机的复杂对象,只能用这类方法来研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你最简单的,像地震,地震是无机的,各种因素的组合,是一个很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现在的地震预测,是并不理想,因素太复杂了,包括气象预报,也只能大概。是啊,你要求他很精确,因为这个是因素太复杂了,你可能其中一个因素忽略了,或是他算的位置不对就很可能影响整个结果,这还是无机的。你再往有机的,简单的,我觉得还原分析方法还是可以,复杂的怎么办。人体,典型的复杂有机体,你体内的生化环境多复杂,你现在研究的是,把某个细胞分离出来啦,细胞什么功能,这个好处是很容易清晰化,这确实是好,但是你也把这个细胞再放回体内生化环境之中,他的结果跟你离体在实验室做出来的结果是一样。我不能说差别很大,至少是有差别,而你不断的分割,把它条件局限局限,出来结论是很清晰,但这清晰放回到大背景之中,不容易还原成整体。所以这个还原分析方法,不是没缺陷。但你说西医学为什么现在还在发展呢,我觉得他发展的好处是这种科学,他很容易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变成我仪器科学都进步,我可以利用,因为我测量的是物质,所以实际上他是技术的先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方法学上的一些缺陷,但假如说,西医学再往里面走,我就觉得这种方法对西医本身可能也束缚了西医的发展,至少你要找到一个能解决复杂系统的方法,再配合现代科学仪器。但这种方法,比如我刚刚讲的弦理论啊,M理论,这么大的理论能不能用在人体里面来研究,我还真说不准,所以我感觉他研究的东西好像更宏观一点的,那么你把他往微观里面说,虽然他也是讲很微观的东西,但是你说一个理论成形在他实用,实际操作不是那么回事,不那么容易的。


好,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中医是讲联系的,那么他的联系的背景实际上就是气。还有一个,原子是最终物质,所以原子的特征是不可入,气不是最终物质,所以气的本质是可入。那可入的意思可交流啊,所以在中医学里面,万事万物都可以交流。比如我有形的人体,你很简单,比如说我今天,假如发热,你今天40度,那么你这是有形的人体在发热,可能西医40度就40度了,我就给你退热,他不见得会考虑外在环境。那中医要考虑啊,你这40度你到底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不一样吧,寒热不一样,你是南方还是北方,你是上午还是下午,上午40度跟比如说我上午体温高,假如这个病人来看病,你说你发烧40度,你找到我,我可能问你,早上还是下午,哪个时间热度高,在中医绝对不一样。上午发热有上午的看法,下午发热有下午的看法,我要考虑你的时空背景。有关联,因为他们可以交流填充。

跟着,使万物可以相互感应。这种相互感应,大概什么意思呢,你比如说磁石跟铁,没有接触,我可以把它吸过来啊。乐器可以共振,日月的引力可以引起地球的潮水,那么这种类是现代的科学的波的理论,场的理论,引力这类理论,在中医实际上属于气血范畴。但是你用原子论,假如原子的原子论不好解的,原子是有形实体,原子原子之间绝对的虚空,没东西,那你这相互关系哪来。所以他的特征并不擅长研究相互关系。

好,下来,天地精气化生为人。这句话无非是,把哲学内涵的气引进医学。因为他有个前提,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人是物质的,那么毫不例外,人也应该是由气构成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你可以说原子论跟元气论都是唯一论。因为都是从物质角度来看,只是各自对最终物质的表达有点不一样,但这里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人是由气构成的,引进了医学。


跟着刚刚讲的,精气还有另一个意思,不是说精华之气。比如说,古人隐隐约约有这个意思,万事万物由气构成,但是由于构成那种东西的气的质量不同,那就有不同的物种了。那么人就是精华之气构成的,那么聪明人就更精华了,天地山川之灵气都终于他一人身上,不是这个意思吗,在坐的都是精气中的精气。


好,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这个内容我不展开,因为他有具体学说。你看精学说,就对中医的肾藏精或是对肾藏精的理论的外延,比如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等学说的构成是一个背景,然后中医的气学说,他并不满足于仅仅人是由气构成的,他在往下还有什么气血精液,气还分元气胃气中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他的构成背景就是这个,气一元论,或者叫做,元气论。


还有一个刚刚讲的,后面会讲,中医学的整体观,其实整体观的哲学背景就是元气论,有机的,有关联的,什么都要放到元整体之中去考察。


好了,三个学说,精气学说或者叫元气论,应该说是最奠基的学说。古代的文化领域跟自然科学领域,几乎都避无可避的用了气的学说,包括你书法,你写一幅字写的很漂亮,人家说元气淋漓,是啊,很有气韵,都是这样解释的。


那么阴阳学说,我觉得跟五行比起来好像阴阳的规律性比较强,他容易把握,而且从哲学角度来看,你要挑阴阳学说的毛病,不容易,所以他的公认性比较强,而且在中医的实际运用中,应该说阴阳学说的实用性强于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应该说在中医学说的构建之初,起了很大的作用。起什么作用,框架作用。我以五为系统,让中医建立了一个五系统这么一个框架,来不断修正,还有多指标的参考,不断修正,但是问题是他的生克乘侮他的好处,要你注重关系。但他的带来一点是固定影响是,你假如思维稍微机械一点的,就很容易被五行生克啊,母子关联这种东西绕住了,就有点陷入了机械逻辑的那个圈子。所以,感觉有点像这样,五行学说,对建立中医学的框架贡献很大,但他的某方面的实用性一定程度受到指引,所以五行学说有点慢慢淡化的感觉,但是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相当大部分对临床,对理论,其实还是有,我觉得还是有启发意义,你说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个理论细化。其实这个理论你觉得粗糙,他还有细化环节的。你细化了,可能他的解释度就高了。我现在正在写一本书,其中有一个部分,会牵涉到这个问题,就是把五行的东西往细化里面走,要他的解释性至少比原来的像我们这种平面的五行可能要好,当然我那本书不是纯粹讨论五行,这里面只是一个小的章节。


好,那么我们回到绪论的,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所以现在讲,是因为讲完哲学了,我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现在讲容易很多了,比如整体观念,你起码知道他的背景,是那个精气学说。


好,我们看看他的概念,整体观念。

那么这里包含了三个意思,一个把人当作一个整体看,一个把人放到自然背景之中去考察,第三把人放到社会环境之中去考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机,刚才讲了,有机论。所谓有机是有联系的,他表现在几方面,所谓第一个是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


好,我们先看生理。生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我们讲五行学说,表格之中右边没说的那一栏,但是即便没有说,你心中也明白,同一行,比如说肝主筋,肝开窍于目,肝与胆相表里,在液为泪,在志为怒,这是一个体系内的东西,这个体系内的东西怎么来的呢,讲到藏象再讲,但是你现在先把它当作一个体系内的东西。换句话来讲,在生理上,假如我肝本身有问题,可能会影响他相关的形体官窍。


反正我正性的影响跟负性的影响都存在,负性的影响就是病。当然你说反过来,你说我假如形体官窍有问题,会不会倒过来影响这个本脏肝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到了临床具体,你还是具体分析,到底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应该说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这是病理。


下来就是诊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舌头生疮。舌,哪个系统的,心,首先心。疮,应该说有七八成的疮是红肿热痛,那么红肿热痛你就算没学过医的人他都知道上火了,那么简单了在中医,就是心火。什么意思呢,你不是舌头生疮吗,疮我指的红肿热痛那种啊,假如你生的疮不是红肿热痛那就另外算啊,别以为疮都上火啊,别乱喝凉茶,搞清楚再喝。我现在假设他真的上火,你说为什么不叫舌火,你叫心火,长官负责制,心是这个系统的主管,你出了问题我找主管。治疗怎么治,清心火,清了心火他自然会好。所以中医治疗他并不是说完全针对局部,那你说我针对局部行不行,可以啊,搞个什么西瓜霜啊,红吹散啊喷一下,也会舒服一点,但是比较理想的是,我局部也用药,清心火,内部也用药。比如说你犯的错误,我也打你板子,我也找你领导,那两方面一起来,那效果肯定会更好。这种就是从诊断到治疗,整体观,我并不是只针对你局部。因为假如说,我只打你的板子,有的人还是不太害怕的,找到领导就害怕了。


你注意啊,我刚才讲的是体系内的,他还有一个是体系间的。就是那个,一个脏有病,可以隔空过,及子,犯母,乘,侮,那么你有病,我首先考虑你跟其他的几个脏有没有可能发生关联,假如没有,那么专治你,假如有,这关联的关系是什么,我可能还要调整一种关系,来转到这里,这是体系间。还有一个,形神,这是中医跟西方科学不太一样的地方。西方的形神观,应该说比较早期是形神分离的,他是从属于笛卡尔的那个心物二元论。中医学,这个有点复杂讲起来,他没有说心物一元,但是他的表达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心物二元,他觉得这两者的关联,应该说中医的形跟神的关联的密切度大于西方。所以我们现在学的这个唯物唯心的这种说法,是从心物二元论来的,你等于说你在那个前提下,你来界定某个学说,唯物唯心合理。但你注意啊,我这个形神观跟你那个形神观不一样,我用的不是心物二元,我也没说一元,那么到底是多少元,到时候再说。所以,你假如很笼统的把中国的某些学说,说成了唯物唯心,我觉得有点外行了,为什么呢,我的前提跟你不一样,你最多说这种学说,更像西方的五行论,或是更像西方的唯物论。你说他像可以,或者说他痕迹很重可以,但你直接说他是,有点麻烦,我讨论的前提不一样。这个形神一体观,在中医学的操作,你看操作的差别在哪里,你看你躯体有病,在西医看内外妇儿科,你心理有病看心理医师,心理医师跟内外妇儿科医师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心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医学不是哦,你一个人有病,形神有病,我中医都可以看。我可以通过情志疗法,我也通过药物,既管你躯体的,也管你情志。其实更大的不同,养生。你看西方体育锻炼,基本上是形体性的多,他的最高追求目标,更高,更快,更强,中国的体育锻炼,基本上是形神合一的锻炼,什么气功啊,太极拳啊,八段锦啊。你假如抛去神,纯粹练形体,我刚刚讲了,那个太极不是真正的太极。是啊,你今天在这里玩太极,那边想着股票涨落,你形在太极,神不太极,你玩啥。所以中医的健身效果是形神合一,所以他追求的目标不是更高更快更强,他追求的目的是更长命。实际上他是用寿命来说话,我不用肌肉来说话,你肌肉大块,跟寿命不见得是成正比的,那不是一个概念。强壮可能在你这个阶段可能是健康,但不见得你现在强壮了你的寿命就长,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所以中国的体育锻炼方法,初级阶段是练形为主的,到了高级阶段无一例外都在跟神结合,这也是一个整体。


潘毅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精气学说 三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 笔记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