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像素方向错了吗?申开朗灵魂发问:小米旗舰还会沿用吗?
自从手机采用多摄像头以来,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和底也在不断的增加,各家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比较有代表的就是荣耀的超大底+算法协调的路线,以及小米的直接采用一亿像素的硬件升级路线。昨晚,小米和荣耀两大厂商高管相爱相杀,引来不少吃瓜网友围观。
其实关于一亿像素的争论,这大半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而荣耀其实从V30产品代开始一直在强调只顾提高一亿像素而不注重算法打磨和用户体验,这个方向是错误的,而大底和更加的注重用户体验才是未来的趋势。

荣耀老熊之前也发文科普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写的非常的详细。荣耀一直认为超大底+超大Pixel+超感光才是手机摄影的发展方向,而且在荣耀30系列也一直在贯彻和坚持这一做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系列的手机也很受好评。

而昨天下午,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发微博,表示1亿像素通过多个小像素合成大像素,效果相比较于大底的大像素还是有些差距,拍照的效果并不是与像素数简单相关,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像素数、像素大小、处理器原件、软件算法以及芯片能力共同协同的结果,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持续的技术积累。其中意思也说明了1亿像素这个方向是错的这个观点。

而荣耀总裁赵明也转发了余总的微博,并赞同余总的观点,同时表示荣耀将继续朝着软硬件结合+超大底+超大Pixel+超感光的方向去研究。

就在赵明回应之后,小米王腾则在晚上时候进行侧面反驳,没有正面去回应这个问题,反而将话题转至小米10系列销量成绩很好。

随后申开朗回怼小米,并发出致命疑问:在以后小米的旗舰机上,到底还会不会再用1亿像素?
作为吃瓜群众,看到这,你也应该明白,荣耀认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方向是超大底+超大Pixel+超感光和软硬结合的方向。而小米则坚持一亿像素是正确的方向,那我们现在一起讨论一下到底那种方向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从Dxomark上来看,排在第一和第二的是采用超大底和超感光的华为P40 pro和荣耀30 pro+。而采用一亿像素的小米10 pro和小米cc9 pro则分别排在了并列第三和并列第六的位置(相同成绩算一个排名),从排名来看,一目了然,荣耀的大底+超感光+软硬件协同显然更有优势,就连去年发布的荣耀v30Pro,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排名在第五,比同去年发布的小米cc9 pro要高。
那我们再来看看实际的表现:

首先从室内样张对比来看,小米10 pro所拍摄的样张,画面有点过爆,有点稍微泛白,让画面显得有些不真实,而荣耀30 pro+则是很好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的有感染力。

而在户外场景的表现也是如此,荣耀的细节做的显然更好,所拍摄的画面更符合当时的场景,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而小米的这张有点颜色泛蓝,和实际画面有些许出入。

这张样张的对比最为明显,可以看到小米背后的虚化,直接将绿色的叶子虚化成暗黑色,所给用户带来的感觉是非常不舒服的,而荣耀30 pro+所拍摄的就显得真实了很多。对于这张画面我也拍了好几次,发现小米的虚化一直是这个样子,还是说明其算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从这组夜景照片中,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亿像素对于高光的压制,细节等各个方面做的都不及荣耀30 pro+。
小米的一亿像素在暗光拍摄很吃亏,因为单像素面积小,在光比大的情况下,无法压制高光,而由于CPU算力和手机体积的限制,一亿像素无法凭借算力拍摄更多帧来合成,也无法实现类似中画幅CMOS相机一样的一亿像素质感,或许这就是小米此后旗舰机并不能继续应用一亿像素的原因。
这样的实际体验说明很多的问题,一亿像素在使用中真的不如荣耀的大底+高感光的软硬结合,无论从样片的实际成像还是对于细节的把控,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都在说明荣耀的大底+软硬件结合的方向正确。
从实际的体验来看,我觉得荣耀采取的方向比较正确,一味的过度去宣传某一个硬件的特性,从而忽略了软硬整体结合的过程。带给用户的是只看像素参数不看体验的假象,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厂商的宣传也应该更多的以消费者体验和实际的表现为主,而不是堆一些看起来很漂亮,使用却拉胯的参数,只有软硬件的结合互相调节,才能将像素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和优势,而为了只宣传一个点而忽视体验,这真的是噱头而已…………
如果说真的要论证一亿像素方向是否正确的?我们不妨可以看小米下一代的旗舰手机,如果下一代小米旗舰依然采用一亿像素,那说明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的方向正确。但是如果他们的下一代旗舰不使用一亿像素,那就说明他们默认一亿像素的方向错了,而超大底+超大Pixel+超感光的软硬件结合才是未来的方向,那么具体如何,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