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卡顿世界观设定集2——统一繁荣
Chapter 2
“Prosperity and unification is not a goal,
but a touchstone to test the species.”
—————《Launch time》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战争的烈火已经烧到了我们的面前,
全人类面前,
你们这些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这场战争只有赢!不惜一切代价的赢!
纵使战争结束,人类在清点伤亡人数倒抽冷气,也好过坐以待毙。”
—————《火星战役之第47集团军的抉择》
“Vive la victoire!Vive la liberté!”
—————《qu'est-ce qui se passe ?》
“Wir stehen am Anfang eines neuen Jahrzehnts,
Wir brauchen auf in eine neue Zeit.”
—————《Krieg》
外族来得比以往任何人所想象的要快得多,人类是那么猝不及防,那么心灰意冷,没人能想到天卫五微重力实验室几百名手无寸铁的科学家和寥寥数个边防士兵顶着外族的枪口发起了冲锋,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换来了发往木卫二的一条极其简洁的消息。
“准备防御!”
——发送于维纳斯断崖高点
事实上这一切发生得很快,即使禹提前发送了消息,从天王星到地球的距离也实在是太近了,近到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他作为幸存的最后五个人后来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叫做《天卫五突袭》,在战后的十年当中再版多次,里面详细讲述了这一切,尤其是在防御阶段人类赌上身家性命的数场战斗。
“不,我不这么认为,即使你今日审判我,明日审判我,未来审判我,我永远不这么认为。剥夺文明和智慧的野蛮人!你们的手里都有血!要死多少人你们知道吗?在收到我们的消息之后,负责掩护的后队宁愿在小行星系带里送死,镇守火星的陆军打到了最后一个人,你们知道地球人不会轻而易举的跪倒在那份协议面前,第二代不会,第三代也不会!”
——《天卫五突袭》
“当这场战争超过十个年头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性质俨然发生了改变,木卫二主力舰队的消耗殆尽和在火星每一寸地面反复的争夺证明着这场战争远远没有结束,胜利是一场艰难的远行,我们不应该把能量浪费在地球的政权摩擦,而是守卫我们未来子孙翱翔于天地的权力!今天!我们将有机会一雪前耻,将那些外星异族赶出我们的伊卡洛斯、收复我们的大阿拉伯、荣归我们的埃律西昂!”
——火星地面部队总司令劳伦斯在联合国总部宣读第89号作战指令
沙特阿拉伯的先头部队——第27装甲师死死咬住巴纳德族的残兵,跟着左翼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师如铁轮一般碾过了第七环线,天地相接处已经可以看得到那个属于家乡的机场,被英美空军反复轰炸的日子里,它虽然被毁坏到几乎不可使用,但是那里的残垣断壁告诉了沙特阿拉伯人,他们想要的就在那里,未曾改变。
沙特阿拉伯侦察部队的一些指挥官急迫的要求所有车辆立刻开上72号环岛,用上但凡能快速前进的通道,冒着可能会被截胡的风险,重新经过那些熟烂于心的长街。
太明显了,沙特阿拉伯人将不会承受和忍耐,忍耐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自离开家乡的酷热八月之后,再一次踏上这条路,也已经是半年有余,没人能要求他们冷静。
“安拉在上!”72号高速路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城际高速或者是跨国路线,而是无数太空殖民一代夜以继日不辞辛劳所维护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当时撤离的唯一一条道路,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在未来的某一刻,通过这座高架桥的记忆会和通往天际的圣极光辉相提并论。
清真寺,路的右边全部都是清真寺,72号高架桥所框住的——是一整个新麦加大半的清真寺,所有新麦加的孩子都来过这里,礼拜,食斋,搞清楚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切。他们本应该在这里战死到最后一人,但是军人的天职让他们退出这里,转至南部高地,服从劳伦斯总司令的指挥。
到达72号高速路的消息是震惊的,绝对是震惊的,没有人会有疑问。即使远在太空深处拉格朗日点的联军指挥中心,身穿不同制服的将军们都无一例外,这些人极其富有共情心地感慨万千,却又不得不维持着自己作为将军的冷静。
他们或许盯着地图,那个小小的城区地带,来表示自己姗姗来迟的愧疚;亦或者和来自沙特阿拉伯军队的总长官握手,但是你懂的,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想成为一个收复故土的英雄,失去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罪过。
在火星地表上。
一个士兵从装甲车车顶探出头来,他的连队跟着侦察部队所引伸出的路径向前开去,遥远的左翼,美军的坦克时不时地吐出一两枚炮弹,全速前进,想要跟上沙特阿拉伯军急切地步伐,以免被某个回家心切的坦克认错轰了屁股。
右手边同师里的106步兵团在高架右边聚集,也就是眨眼的瞬间,清真寺里射出了好几发火箭弹。
渐渐他心存顾虑,回到了车舱里,和战友说。
“我看到106团的弟兄们了。”
“他们走哪条路?”
“天国!”
这样的回答让班组里的战士们面面相觑,直到装甲车外震耳欲聋的爆炸和爆豆一般的枪声。他们笑不出来了,纵使安拉会把他们的灵魂寄往富足美好的和平世界,但是不幸倒在咫尺之外的家园,是一种莫大的哀伤!团里的同袍是否会想起自己儿时在这里的欢乐呢?还是那种弥留时刻猜测能否在那里见到自己亲人的痛苦?死亡在此时是不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肉体和灵魂将会何去何从!
安拉不能时刻拯救我们,我们只能帮助自己!
“52号环岛,继续直行!”左手边的13号和24号路上有一家餐馆,那标志性的红屋顶招牌,被炸飞到了十几米开外,就像是遥远的指路牌,不仔细看的话,一定会迷失方向,迷失那个家乡。
这段原本只需要几分钟的车程走走停停,却像是耗干了沙特阿拉伯人的耐性,即使是开战的前一两天,他们甚至担心战争还要持续几个星期,可现在,急速地推进之下,面对着视野当中的新麦加,甚至它就在面前,只不过军队在城郊清扫残余迈不开进城的步子。
这并不是一个士兵捕风捉影,而是无线电的话语当中,有着沙特阿拉伯士兵的呜咽,甚至在侧翼的美国人即将越过70A盘道,抵近新麦加机场的时候,整个沙特阿拉伯军都发出了悲鸣。
惋惜,究竟有多么大的能力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呢?倘若我们当初好好训练……不,这注定是一场悲剧,夜晚突袭的茫茫大军我们谈何胜利可言?
“坦克上前,坦克上前!”连长对士兵的小队下达了命令,要求坦克在步兵运输车前排成楔形,这是他们在水手谷里学到的战术。
“我们要准备进攻了,战友们。”
“我知道今天你们已经等了很久,现在,我们收到了一个行动指令。”
而这个行动的名字就像是急不可耐的剧透者,揭晓了这个行动的任务。
寻家行动(Operation Finding Home)
清真寺内激战正酣,美国军队却像是熄了火的拖拉机,停在了机场外不再前进。这就像是一个意外惊喜,所有的迹象表明夺取新麦加的伟大使命落在了沙特阿拉伯自己人身上,整个左翼的海军陆战队军团都凝固了。
这个情况下,沙特阿拉伯人觉得世界都在屏息凝视,期待着他们的表现。
这样的街道,任何地方都能出现的柏油马路成为了沙特阿拉伯人朝圣的光明路,这场漫长的进军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战斗昭示着一个事实。
天国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天堂,而人间将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
在远方联军的目送之下,沙特阿拉伯军发起了耀眼的进攻,以至于巴纳德族人都目瞪口呆,在清真寺里的激斗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其余部队顺着公路将战线拖进了第六环线。
几个小时之后,沙特阿拉伯人得到了他们的家园,也夺回了属于他们的遗产。
“军人同志们!我非常荣幸地通知大家,荷兰已经在一天前和奥地利军队成功会师,作为陆军的我们已经优秀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但是我们在完成最后一步之前......”
——第47集团军政委廖耀华于2500年的讲话
2500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于进入新世纪,人们总是有一些憧憬,以及一些新事物随之而来,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期盼当中,人类立足在了这颗星球上,就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破天荒的事情,其中最为影响深远的就是来自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米尔克教授。
“.....在年轻时,路易斯·米尔克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农学天赋,其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农场主,即使是全机械化耕作的当时,他就已经开始尝试比较古老的扦插法来改良他们家后院的苹果,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瑞典农业大学进修,直到攻读完成博士学位,并在林业学当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终其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撒哈拉沙漠的植被化,尽管在后期不少生态学家提出了质疑,但这片土地养活了难以计数的人口......”
——《历史大事记》
“撒哈拉沙漠的治理方案在做汇报之前两年就完成了实验验证工作,当时火星战役如火如荼,全世界都在为这么一件事让步,所以我也就没有急着去找相关部门去反映讨论,毕竟生死存亡显得更加紧急。”
——米克尔自传《涌变》
正是因为要完成这样一个超级工程,联合国得以在战后没有解散这个超国家权力的组织——战时联邦同盟,届时刚好处于战后,凡是能够恢复生产,扩大产能的项目,基本没有反对的声音,于是这样一场跨时五十年的绿化工程开始了,但谁也没有想到战时联邦成为了未来帝国的根本雏形,联邦成为了其民主的形式,战时却多多少少埋藏了一些军国主义色彩。
“.....在撒哈拉沙漠绿化完成前夕,也就是2561年,作为战后最大的工程,涉及大量的科研人员和政治人物,其中参与的不少人得到升迁和重用,导致整个联邦内部大量骨干核心开始出现单一化,即使当时联邦绞尽脑汁提出了诸如赤道太空电梯和行星护盾的计划,但都因为力量分散在各个类地行星上,没能对联邦的绿化派政治力量产生动摇......”
——《历史大事记》
“名誉。名誉!”康查站在联邦总部的顶楼的观景台,凝望着布鲁塞尔的风光,怀念着当年曾经坐镇巴黎反舰火炮系统的日子,那是一个疯狂的日子。
自己作为索邦大学安全工程的教授,很难想象是出于什么原因被推到了防御阵线上的,如果说是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燃烧爆炸学那或许是能找到什么由头的。
而今天更奇怪的是,主管法律的副邦长佩卡顿突然约他到这里来,说是要聊撒哈拉引水的一些细节,但这明显不是他的专长,康查反复推脱说如此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水利部长来处理。
夕阳很快在高处上演,太阳快速地把地平线烧了个蜡红,趁机喝一杯冰镇的咖啡的时间,观景台的玻璃大门响起了敲门声,康查看的清清楚楚,佩卡顿手里攥着一把MK7步枪,那是为了在火星快速武装消防员和警察的廉价武器,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他没能认出来。
对于法国人来说,康查甚至能够预感得到要发生什么,几百年前的宫廷政变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请进。”
佩卡顿依旧还是那个样子,优雅翩翩,锻钢打造的武器与之相配显得丑陋不堪,所幸佩卡顿没有架起枪,只是放在了门口的桌子上,不然简直是要丢光了他的分。
“请问今天你究竟想跟我讨论什么?”
“我们计划从地中海引一条咸水湖,改善土壤条件。”
这是正事,两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了位置坐下,接过佩卡顿递过来的三份计划书,康查开始浏览了起来。
“我希望你能拿一个主意。”
沉默了些许,康查大概搞明白了,除了引水线路有所不同以外,咸水湖的位置在各份报告当中是如出一辙的。
“说实话佩卡顿,我拿不出主意,你不妨听我的话,去找找水利部长。”
“他说他也没把握,毕竟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改道完成同步引水,尼罗河水质和地中海水生生物会受到影响,他坦白不敢签字。”
康查推下自己的眼镜,再三确定这是认真的之后摇了摇头。
“这样吧,我给你推荐一个水利部长手下的研究员,你去找找他。”
一张他早就准备好的名片放到了佩卡顿的面前。
“张鑫,清华大学,水利工程?”
“有什么问题吗?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你我这种门外汉做决策会显得非常愚蠢。”,康查意犹未尽,如此补充道,“我甚至没有学过土力学,我何德何能去做这样的选择?”
“好吧,我晚上会和这个学者打一通电话,或者他是否在布鲁塞尔?”
“不,当然不,他在北京,你恐怕飞几十个小时才能见到他,我的建议是打一通电话。”
紧接着冷不丁的一句话飞了出来。
“我们的政权出现了问题。”
康查连忙瞪大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如果自己没有搞错的话,三秒前还是撒哈拉的事情。
“什么?对不起?”康查还是难以相信,再次核实。
“我说我们的政权要出现问题了。”
“你知道我们建立这个联邦是为了恢复战后秩序的对吧?”
“我明白,但并不是说要回到之前那个糟糕的时代,两百多个国家各执一词,为了点细枝末节,天天浪费宝贵的资源去内耗,而不是去扩展恒星系利用率。”
“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也不是能我们这些科学家能改变的。”
佩卡顿往桌子上放下了一份新的文件,表示康查应该看看。
“不是我们不能控制,而是我们快失去控制的机会了。”
康查去翻那份文件的时候,佩卡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演讲。
“我们已经让参与撒哈拉项目的人在联邦里占据了主流,虽然说上去不好听,但这就像我们在培养亲信,而这一批亲信是实打实的科学家,他们克服了那些政客的劣势,不再把精力浪费在那些可怜的鸡毛蒜皮上,而是每年多给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和材料科学投入时间和物资,我们在上一场战争中已经发现了不必要的官僚主义会最终害惨我们这个文明,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思进取?”
“那你要怎么样?搞那些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就会有糟糕的官僚主义,社会的专业化分工时刻都在发生,只要有需要,你是知道的,我甚至没必要实地考察去证明。”
“恢复帝制。”
康查停下了翻页的手,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他毕生如此严肃,凡事对方说的话都要当成一件真事,以至于想要找到一个相当简洁而不会出问题的“新”帝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的机会千载难逢,现在各国开始委派政治势力进入联邦,申请火星和地球的行星护盾建设项目,不惜一切代价去稀释我们手里的权力,我可以向天发誓,我真的受够了,如果我可以背这个骂名去让人类全力进步发展50年,这个代价不是不可以。”
“皇帝也会被忽悠的,继承人制度,避免消息闭塞,有能力而非责任感,这些事情不是数学和物理,你没法处理好。”
“第零法则。”
“小说看多了可当不了好王。”
“我只要能够通过科学手段实现一半以上的人口受益即可。”
“我不相信没有恶魔。”
“你同意取缔国家这个名词吗?如果我们行动太晚,巴纳德人的《天苑四总章》迟早会有一天会被我们的后代签下,未来只不过换个种族换个章程罢了,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后来者争取尊严,我们才刚刚开始。”
“我理解,但是我希望你能拿出一个系统性的新秩序,而不是跟我吵架。”
“来不及了,我们至少应该先开始,你我至少还有几十年好活,届时我们会有答案的。”
“撒手人寰怎么办?”
“我想试试,但我认为我们两个是过命的兄弟,我们在巴黎干的很好,很多人不在了,我现在做出这个决定就是为了那时不在的人。”
“所以你今天带枪来是想要发起政变?”
“如果故事当中出现了枪,那么他一定会响。”
“不,如果你真的想明白了,不妨再等等,你把你手里的事情放一放,搞清楚未来这个帝国应该如何运行,我会想办法给你找到信得过的社会学和人类学专家,至于政治学我想你自己搞得定。”
康查见对面还是一言不发,继续补充道,“如果你做好了准备,我愿意为你的说法让路,联邦总长只不过是个职务罢了,我更想回到母校重新捡起来我的研究,政治非常无聊。”
“我们不妨未来三年反复研究,如果找到了答案,我便离开,那把破枪没必要响,这是现实世界,不是什么欧亨利和契诃夫,我们要的是胜利。”
“胜利万岁!”佩卡顿紧紧握住康查的手,紧紧地握着。
“.....而真正破坏联邦制度,改制为帝制的根本原因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政变,其温和程度翻遍史书恐怕都不会有第二个,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交流,当时的联邦领导人康查·克劳修斯就认可了他们嘴中的帝制,而这场史无前例的政变以联邦的二把手佩卡顿·达维斯登上政权巅峰告终。2589年,佩卡顿帝国正式以合法的政权存在,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以‘国家’为形式的政治结构退出了历史舞台。依照曾经对康查的承诺,佩卡顿......”
——《帝国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