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42章】剧情整理:复仇、神陨,三线结构与甘为工具的娑

「神的一生,又是一出怎样的戏剧?」
【前情提要】
跨越终焉之后,休假中的符华被神秘存在以投影的形式传送到了远在太阳系边缘的特殊人类文明——福洛斯,与作为城市代理人的七个小薇塔一同应对突发的崩坏事件,并在原为前文明方舟的禁地中救出昔日战友——「繁星」之铭的英桀、方舟计划执行人格蕾修。
然而随着博物馆展品、符华的昔日对手莫里亚蒂现身并展开复仇,小薇塔们被重置记忆、忘记了符华。为了对抗莫里亚蒂的阴谋,符华和意图不明却与小薇塔们有着特殊联系的薇塔暂时达成合作,却依旧未能阻止莫里亚蒂实现目的——使创世神娑降临于福洛斯。

目录:
一、梗概与梳理
二、内容整理
• 主线部分
• 副线与暗线
三、鉴赏与解析
• 三线结构
• 副线:一个“薇塔”
• 暗线:精妙的催化剂
四、后言
一、梗概与梳理
【内容梗概】
创世神娑降临于福洛斯,并降下了灭世洪水。为了守护福洛斯,符华一行人与薇塔们达成共识,试图向娑发起挑战。最终在地球文明的介入下成功阻止了灭世危机。
【结构梳理】
第42章剧情围绕与创世神娑的对抗展开,以莫里亚蒂的复仇剧作为催化线索,穿插有可自行选择观览顺序的娑的往事。
从叙述主干上来看,主体内容是符华一行人与娑的对抗与结果。
但从分散其中的信息和抉择情节来看,核心内容实则是娑的生命悲剧与福洛斯文明的生长。


二、内容整理
【前言】第42章的剧情内容大致分为三条线:
①主线:与娑的对抗(回方舟→往天空)→后日谈
②副线:三代薇塔的历程
③暗线:莫里亚蒂的复仇剧
二 • 一、主线整理
第一部分:回方舟
1、重获信任
创世神娑降下灭世洪水,为拯救受困于崩坏和洪水的福洛斯居民,因心生疑虑放弃了使用圣物的小薇塔们向薇塔和莫里亚蒂求助无果,最终是符华与格蕾修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在帮忙抵御崩坏之余,为躲避洪水,察觉异样的格蕾修提议带居民躲进不受各轮回洪水影响的博物馆中。此举动虽违反规定,却得到了小薇塔们的同意,众人与居民们于是得以在博物馆中暂避洪水。符华和格蕾修也因提供的帮助而得到了记忆被重置后的小薇塔们的重新信任与道歉。

经由与小薇塔们的讨论和猜测,符华与格蕾修得出了“博物馆在方舟中”的猜想,并得到了薇塔的肯定。
为阻止洪水,二人决定通过薇塔降下的舷梯登上方舟内部,寻找阻止娑的方法。而七名小薇塔决定同行,符华权衡后同意。

2、探寻弱点
符华一行人进入方舟内部不久后便收到了来自莫里亚蒂的通讯,通讯中,莫里亚蒂为了实现接触娑的计划冒险触碰了来自娑的光柱,消失其中。
暂时排除了莫里亚蒂的威胁后,众人决定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对抗隐藏于高天之中的娑,从而阻止灭世洪水。其中,符华预估若直接对抗,自身即便崩落也仍与娑存在不足以抹平的能量级差异,于是提出寻找娑的弱点,从弱点下手的方针。

回想自身关于娑的记忆空白,格蕾修提议前往自己与娑的首次遭遇地点——自己的卧室。众人因此在格蕾修的卧室中寻找到线索,了解到了七个小薇塔诞生的部分真相:
他们是被摒弃的、娑的美德。
相应的,他们也拥有着部分娑的权限。

至此,众人有了与娑对抗的初步计划:
小薇塔们将权限转移给格蕾修,由格蕾修铺路、符华开路,前往娑所在的高天,与娑隐藏于其中的分肢进行对抗。
然而,就在符华试图以投影之身调动崩落的力量时,有所察觉的娑将她的投影驱逐出了福洛斯。

第二部分:往天空
1、故人的帮助
符华消失,格蕾修暂时肩负起保卫众人的职责。对于薇塔对小薇塔们的情感有所怀疑的她从薇塔处得知了娑的白名单机制。

为了寻找返回福洛斯的方法,第三次被放逐到精灵之路的符华开始思索起自己来到福洛斯的背后疑点,并很快察觉了将自己投影至福洛斯的神秘存在的真实身份——自己的前文明战友、「天慧」之铭的英桀,苏。
意识达成同步,苏终于得以与符华对话,告知将其投影的缘由。
随后,曾于盐雪圣城跟随能量洪流逆向追寻娑的米丝忒琳现身,帮助作为投影的符华返回福洛斯。

2、决战前的休息
在薇塔的提议和米丝忒琳的需求下,众人决定先休息30分钟。
期间,符华向格蕾修传递了苏的话语,小薇塔们也向薇塔表明了心意。

休息结束,决战在即,薇塔最后告知了符华等人一个真相:
转让权限需要小薇塔们的牺牲。
但想要守护福洛斯的小薇塔们心意已决,仍旧决定献出自己的力量,将权限化作画笔转交给格蕾修,只留下一颗糖果。

3、与娑的决战
(1)权能与姿态
面对试图挑战自己的符华与格蕾修,娑显现出权能——灭世之钟。
当时钟敲响七声,娑的权能将降下毁灭的天罚。

并先后以:
1、召唤的巨鸟;
2、降临现世的分肢;
3、海面之上的部分本体。
应战。



(2)符华的对抗
而符华则在格蕾修铺就道路的帮助下,先后:
1、以月轮装甲的飞行姿态冲上高天;
2、以炽翎装甲战胜巨鸟和娑暴露在现世的分肢;
3、以白夜装甲迎战娑海面上的部分本体。



尽管如此,当第七声钟声响起,符华的对抗宣告失败。
薇塔终于以真身出现,以直面娑的权能为代价,携小薇塔们的意志打断权能,打破了灭世之钟。
符华当即转化云墨装甲,再度与娑对抗,并以崩落姿态,接下了娑的又一杀招。



(3)致胜一击
计算着与符华的战斗会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失,娑选择了回避战斗、重回量子之海。
但一直按兵不动的米丝忒琳于此时加入了战场,封锁了她的退路,并引导了来自如今已跨越终焉的琪亚娜的一击,将娑海面上的部分本体直接毁灭。



至此,天灾结束,福洛斯重新迎回了和平。
4、神之死
而就在众人所不能见的量子之海中,诈死的薇塔借由白名单机制寻到了娑,并取走其权能与「天慧」之眼。
至此,娑死去。


第三部分:后日谈
薇塔取代娑成为创世神后,将权限重新赋予蕴含了小薇塔们灵魂的糖果,再造了小薇塔们。
但作为创世神的她与她为城市起的名字“福洛斯”,一并被她作为创世神的造物遗忘。
格蕾修与无法返回地球的米丝忒琳成为了新的城市代理人,与小薇塔们一起管理并发展被符华命名为启明的新福洛斯。

此外,地球上的众人也回归了和平的生活,迈向新的明天。
二 • 二、副线与暗线
副线:三代薇塔的历程
1、娑、薇塔与小薇塔们
在谈及副线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副线围绕的主体——“薇塔”们。
(1)原“薇塔”,娑
(2)代理人,薇塔
(3)七常住果,七名小薇塔

三者的身份及关系为:
(1)娑是最初的薇塔,也是最后一个弗楼沙人。为了延续文明而逐渐舍弃人性,并舍弃了自己的名字。
(2)薇塔原为娑创造的代理人,与曾经的娑极为相似,萌生了自我意识后使用了娑舍弃的名字,为自己取名为薇塔。
(3)小薇塔们是以被割舍的娑的情感和美德创造的“种”,负责管理福洛斯,被娑寄托以创造理想的弗楼沙文明的期望。
其中,作为创世神的娑与小薇塔们不会直接接触(会被遗忘),与小薇塔们有关的事宜由薇塔处理。
2、历程整理
【概述】为了延续并创造理想的弗楼沙文明,娑以情感与美德创造了小薇塔们,但自身逐渐失去人性。意识到这一进程的薇塔渐渐将娑视作可试探的机械,逐渐背离,直至将娑葬送以得到自由。而小薇塔们则依照着娑的期望逐渐萌生自己的想法,最终为了守护福洛斯,选择反抗失去了人性的创世神。
(1)娑视角:理想文明计划
娑的视角是理性的视角。
她唯一的目的为:延续并创造理想的弗楼沙文明。
为此,她不断汲取能量、逐渐膨胀,逐渐失去了自由与人格。

在最初的计划中,她以自身膨胀为代价,身化新家园,并截获方舟、培养躯壳以供120亿弗楼沙人的意识覆盖。
这一版计划因她察觉弗楼沙人的意识已被末日摧毁而被废弃。
于是她转而实行了新的计划:
以身为最后弗楼沙人的自己的情感与美德创造了“种”——也就是七个小薇塔,让种在未受污染而诞生的人类文明中成长,以能够创造理想的弗楼沙文明。
并且为种留下了存在空白引导的规定,与在文明无法挽回时清洗一切的圣物机制。
在生命的最后,她的情感只剩下了期待。
(2)薇塔视角:对娑的叛逆
薇塔的视角是感性的视角。
她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对娑的试探与叛逆,直至自由。
这一进程随着娑的人格失去而推进,直至薇塔将娑葬送。

最初,身为代理人的她喜爱着“薇塔”的生命力,又畏惧着“娑”的严酷。因而她一方面拾起了“薇塔”的名字,另一方面又在娑面前小心地扮演着机械的代理人。
当娑第一次回答她的问题时,她误以为得到了爱,因此为建造新家园付出了千年的热情。
然而随着她对娑表露情感,却只得到了冷漠的回应。她很快明白,娑只是逐渐失去了人格、忘却了讨厌。
由此,她开始将娑视作可试探的机械,逐渐在娑面前表露人格、借小薇塔们试探娑的底线,直到娑真的扼住了她的咽喉。
最终,她摸索出了娑的机制,选择了背离。最后亲手将娑葬送,得到自由。
(3)小薇塔视角:逐渐积累的成长
小薇塔们的视角是成长的视角。
他们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在轮回中逐渐积累的成长。
作为“种”,他们诞生于娑的情感与美德,被娑寄予了创造理想弗楼沙文明的期待。

在单一轮回中,他们主要依靠对福洛斯的管理和薇塔集会的协商积累成长和经验。
而他们跨越轮回获得成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规定;②记忆的痕迹。
后者很好理解,记忆虽然会被重置,但仍会留下痕迹,比如“启动圣物的不好预感”。
前者则需要简单的推理:规定是娑留下的空白引导,按理只有小薇塔们可以增删。而最初的规定只有三条,但后续轮回的规定显然不止。
因而:薇塔会把轮回前的规定带到轮回后。
规定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记忆的痕迹。
最终,这些逐渐积累的成长与情感随着莫里亚蒂对小薇塔们的记忆回溯归来,推动他们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从为创世神管理城市,到守护福洛斯,对象从神到文明的改变使得他们真正成为了足以支撑理想文明的文明之“种”。
暗线:莫里亚蒂的复仇剧
1、简要介绍
【前情提要】莫里亚蒂是在奥托的魂钢复制体中诞生的意识,曾作为符华的对手。为了向薇塔与娑复仇,他回溯小薇塔们的记忆、引发崩坏,使创世神娑降临福洛斯。
2、剧情整理
【概述】为了向娑复仇,莫里亚蒂以生命为代价策划了符华一行人与娑的决战,并最终得以见证神的结局。
(1)两度受困
在第42章的开始,莫里亚蒂讲述了自己两度受困的经历:
①诞生时,受困于天命的培养舱,恐惧着被奥托夺舍;
②被薇塔带到福洛斯后,受困于博物馆的展柜。
对奥托的恐惧与憎恨使他拥有了寄托于名字的强烈自尊,而两度受困的经历则使得他极其富有耐心,且渴望复仇。

(2)决战的策划者
与上一章不同,这一章中,因莫里亚蒂的实际复仇对象为薇塔与娑。因而他不仅不再作为符华的对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符华提供了帮助。
①引导线索:开篇,莫里亚蒂趁乱脱离。符华一行人为寻找他的踪迹,将线索锁定在了娑与方舟之上。
②转移注意:而在符华一行人抵达方舟后,莫里亚蒂又在与她们的通讯中冒险地触碰娑的光柱,消失其中。使暂时排除了他的威胁的符华一行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娑的对抗上。
③诱导暴露:以生命的代价进入神明心脏之后,他凭借着对娑规律的摸索,迫使娑转移本体,从而部分暴露在现实。为符华一行人与娑的正面对抗创造了条件。
(3)见证神的落幕
最终,数据行将消散的他于量子之海中见证了薇塔对娑权能的接管。心情大快的他不再仇恨薇塔,而薇塔也向他还以念以全名的尊重。


三、鉴赏与解析
1、三线结构
在开始正式的鉴赏与解析之前,需要先理清本次剧情的故事线结构。
由往前的整理可知,此次剧情共有三条故事线:
(1)主线:与娑的对抗→后日谈
(2)副线:三代薇塔的历程
(3)暗线:莫里亚蒂的复仇剧
三者的行为行文特征分别为:
(1)主线:此次剧情的行文主线,剧情的发展于该线中展开。
(2)副线:行文上与主线并行,但与主线的推进无强关联性。
(3)暗线:行文上与主线交错进行,对主线的推进起催化作用。

但与表面不同,三条故事线的实际主次顺序实则为:
副线→主线→暗线
(1)副线:核心故事线,阐述弗楼沙与福洛斯的文明主题。
(2)主线:承载副线的成果,但不负责阐释主题。
(3)暗线:辅助线,用以催化主线,并与副线回扣。
落实到具体内容,即为:
(1)副线:因为存在终焉这一碾压性的问题解决者,主线中符华一行人能否战胜娑,实际取决于作为弗楼沙文明与福洛斯文明之“种”的小薇塔们是否献出权限。这一抉择的前因实则在副线中,而非在主线中。
(2)主线:符华一行人已经基本成长完毕,不参与文明主题的探讨,仅保有守护的立场。但同时他们又有着必须战胜娑的理由和方法,只缺少两个条件:①小薇塔们献出权限;②娑暴露本体。
(3)暗线:从使娑降临到迫使娑在现实中暴露本体,莫里亚蒂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主线。
至于为何会出现副线先于主线的情况,会在对暗线的解析中进行阐述。

2、副线解析:一个“薇塔”
其一、娑的悲剧性
基于娑创造“种”的情节,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疑点:
(1)娑对承载了自己情感与美德的“种”——即小薇塔们,抱有创造理想弗楼沙文明的期待;
(2)为了建造新家园,不断膨胀的娑会不断失去人格,直至形同机械。
那么:
娑会对失去人格的自己抱有期待吗?
不会。
结论显而易见:
娑把自己视作创造理想弗楼沙文明的工具,而非成员。
——理想的弗楼沙文明尚未建成,她已然付出了一切。

其二、“薇塔”的概念性
围绕娑创造“种”的情节中,还存在另一个疑点:
为什么小薇塔们也叫“薇塔”?
为得到答案,我们不妨把这一问题反过来:
为什么娑不再叫“薇塔”?
再将这一问题与其一中的结论结合,很快就能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
“薇塔”是一种人性概念,而“娑”是一种区别于“薇塔”的工具概念。
——二者都源于最后的弗楼沙人。
那么既然“薇塔”是一种表明人性来源概念而非某人的指代,那么小薇塔们自然也可以叫薇塔。
而娑讨厌的是作为“薇塔”的自己,而非“薇塔”这一象征最后弗楼沙人人性的概念。

其三、三代薇塔的一体性
有趣的是,其一其二得出的结论都标明着娑的悲剧特征,但当二者结合,却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解读角度。
副线的结局原本为:
小薇塔们为了守护福洛斯选择与娑对抗,失去人格的娑死去,薇塔接收了娑的权能。
但假如将“娑”代换成“最初的薇塔”,结局就变成了:
失去人格的薇塔的空壳死去,拥有薇塔人格的代理人接收了她的权能,而诞生于薇塔的情感与美德的“种”学会了守护自己的文明。
其中,创世神从无人格的薇塔,变成了有人格的薇塔,超越了膨胀的极限。
而情感与美德之“种”真正地扎根于文明,拥有了更进一步的、创造理想弗楼沙文明的能力。
正如“薇塔”与“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尽管“娑”注定悲剧,但“薇塔”仍然是迎来了值得期待的明天。

【结语】作为诠释文明主题的核心故事线,副线中尤其是娑这一存在,充满了悲剧性。其当下的机械无情与她在漫长岁月中沉重到无以复加的深刻情感形成对比,格外细腻而撼动人心。不可遏止走向滑坡的悲剧结局与悲剧结局下的萌生的希望与期待是副线最浪漫的地方,令人犹如看到了在废墟上生长起的花。
3、暗线解析:精妙的催化剂
其一、主线的局限性
在谈论局限性之前先要讨论为何主线会被这么设计。
七常住果篇作为1.5部的下半部,实际上是从第1部到第2部的过渡篇章。
而实现过渡的方式就是:由熟悉的角色带路,了解崭新星球的故事。
因而十分易于感知的,相较于过往探讨各类主题与成长概念的主线,七常住果篇的主线观感更近似于“郊游”。由符华领路,在新的星球福洛斯上帮助小薇塔们应对危机,并在此过程中与暂无音讯的故人重逢——如格蕾修、苏、米丝忒琳,收束并清理过往的伏笔。
那么相应的,倘若只存在主线与阐述文明主题的副线,二者间自然会产生一定的脱节。
暗线正是为此而生:始于熟悉之处,归于崭新之所。
落实到实际内容就是:始于和主线的符华相关,终于和副线的“薇塔”共鸣。

其二、莫里亚蒂的表现
暗线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人,就是莫里亚蒂。因而若是需要解析暗线,不妨直接解析莫里亚蒂在故事中的作用与表现。
(1)推进主线:“一个被囚禁的人渴望向创世神复仇”,仅用这一个简单有效的理由,莫里亚蒂使娑降临、干脆地消失使符华一行人将注意力转向娑、迫使娑暴露部分本体从而引发娑与符华一行人的决战。
(2)临场演出:长了张可憎的魂钢脸蛋、做足了卑鄙的事情,甚至欺负小孩。莫里亚蒂仅用极短的篇幅就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从一开始让人觉得是无关紧要的小反派,快速地拉足了仇恨,撑起了整整一章剧情的对抗需要。
然而,若仅有这两点,最后却落得了个无所谓的可怜结局,莫里亚蒂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勉强合格的过渡角色,不足为道。莫里亚蒂能否杰出,还要看他在故事中的结局。
(3)回扣主题:在暗线的最后,莫里亚蒂见证了薇塔对娑权能的接收,以小人物的姿态,成为了三个“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自身价值”的存在之一,并最终得到了薇塔念以全名的尊重。莫里亚蒂的结局同时既回扣了暗线的起因,又应和了副线背后的悲剧性。

【结语】作为主线的催化剂,或者说工具,莫里亚蒂复仇剧这一暗线尽管仍有些许一笔带过的细节之处,但无论是在推进主线、临场演出,还是在回扣主题方面,都做得十分到位,足以得到称赞。而莫里亚蒂作为一个格外纯粹的“反派”,仅在有限的故事生命中就完成了有效的塑造与干脆的谢幕,足以被称作戏剧性的优秀。

四、后言
第一次就是写到这里的时候,花费了五六个小时修改撰写的后半篇整理都被吞了,于是进行了一个四千多字的全文背诵。()
三线的故事结构相对复杂,因此,这也是个人整理得最满意、最开心的一次。无论是细腻地品味其中的反差与情感,或是抽丝剥茧般捋顺故事的清晰脉络,又或者是在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后进行凝练的提炼与压缩,都令人感到愉悦。
虽然只是七常住果篇的最后一章,但这一章实则包含了更多可以远溯此前故事的情感主题。除去以上整理的部分之外,还存在“去往新的明天”这一主线与副线最终汇集的更大主题。当然啦,对于看到最后合家欢的人们来说,这是明朗而无需提醒的,因此此篇整理就只侧重于整理结构更加立体复杂的三条故事线了。
而虽然没有单独鉴赏与解析不承载文明主题探讨的主线部分,但实际上,作为一次“郊游”,此次主线的历程整体上是很令我感到轻松愉快的,不论是格蕾修的长大归来,又或者是米丝忒琳的再现,都令我感到欣喜。
当然,也存在梅比乌斯包含着祝福的故事书(蝴蝶和贝壳都找到了新的家园)、播放着《Elysian Realm》的伊甸的水晶球八音盒这样令人感伤的事物与情节。
某种意义上,这些体验就如“去往新的明天”的主题一样,带着前行的阵痛与感伤。
不过,总要前往明天的,不是么?
就如爱衣所说:
“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去推开灿烂无比的风景。”


最后附一篇关于娑的随笔感言。
附言:细腻的悲剧故事
娑身为“反派”,掠夺了大量文明与世界泡。但说实话,很难对她有什么敌意。
一方面,是因为她的非人感。
与往常的反派不同,娑尽管强大,但迟钝又臃肿,仿佛一具空壳——事实也确实如此,她早已近乎机械。
以至于相较于适用人类道德进行评判的对象,她更近似于一种需要对抗的无情天灾。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曾为人的沉重情感。
作为最后一个弗楼沙人,她历经绝望,背负着文明延续的唯一希望孤独地在漫长岁月与无垠宇宙中前行。
在文明灭亡与宇宙漂泊的尺度之前,一切都如此沉重。
需注意,“劣质备份”的概念并非在创造种的情节中第一次出现。实际上,早在婆娑死生篇中,在娑的起航往事中就被提及了。
彼时,被保存在灵识系统中的弗楼沙人意识备份,包括曾与她一同对抗深渊的、杰出的同袍们,几乎都疯了。曾为好友的玛拉更是将指责的矛头指向唯一幸存的她。
整个文明的精神都被末日摧毁了,就是在这种无以复加的绝望中,她独自起航。
她是背负着沉重乡愁的流浪者,一生都在拖拽已灭亡的故乡,直至成为死去的空壳。
此外,在娑的身上还有着许多细腻的反差:
比如,她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
最初,她用笑颜掩饰厌恶,最后,她以冷漠掩盖牺牲。她明明对失去人格的自己并不抱有期待,却以所谓神明的强大回答薇塔的质询,而后再不回头地走上沦为机械的道路。
又比如,她极其强大,却又极端谨慎。
她吝惜自己的力量,因为力量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家园。每少一分能量都可能影响到未来新家园的建成。
而因为这一精神弱点,她先是被莫里亚蒂逼迫转移、在现实暴露了部分本体,再是在面对不如自己强大的符华时选择回避战斗,最后却因此被自己躲了一生的终焉之茧一枪毙命。
她的死亡卑微、可怜,甚至讽刺。相较于弱小的莫里亚蒂的强大自尊,强大的她几乎毫无尊严。
但尊严也确实早就被她抛弃了。
为了梦中的家园,她早已付出一切、舍弃一切。
而在她用一生勾勒的新家园图景中,从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位置。
所幸,崩坏三是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故事。
成为空壳的娑死去了,但具有人格的薇塔成为了新神、超越了膨胀,小薇塔们也在创造理想文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至少,她还有期待。
——她带着期待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