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读书笔记分享《次第花开》
二
9,我们在轮回中,因为错觉、误解,把因缘和合、念念生灭的东西执著为实有、常存,而感受各种痛苦。现在虽然听佛陀宣说了无我的道理,在理论上知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但我们还是会有痛苦。只有当证悟无我时,困扰我们无量劫的痛苦才会在当下消失。
懂得无我的道理之后,应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修行中去,时时处处体认无我,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对治痛苦。
10,初学者很难直接体验到无我,但可以经常提醒自己: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不断强化这个观念,也会相当有帮助。比如生病了我们一般会说:“我不舒服!我很痛!我很惨!”这时候如果我们提醒自己:没有我,只是这个肉体的某些部分、某些功能出了问题,不舒服、疼痛也只是一时的感受,而感受随时在变化。仅仅是知道没有一个实存的我在生病、在受苦,都会令心里的焦虑、恐惧放松很多。
11,我有一位弟子,一次不小心割破手指,他痛得倒吸一口凉气,自言自语地说:“我执真强!”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感到痛苦时,就对自己说这是我执,而不要把它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这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承受痛苦。
*🎁反思:不是我受苦,而是我执。我大脑痛苦,不是“我”痛苦。怎样才能不让“大脑”痛苦呢?前面说,这是一时的感受,它终将会消失,不会一直痛苦下去的,只是当下需要面对解决而已,心态乐观。
12,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把当下纯粹的苦受扩大,演绎成悲惨的故事,甚至是连续剧,掺杂进太多不相干的情节、评判和议论。
13,无我有助于减弱对外物的贪执。
14,我们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攀缘心、分别念、错觉投射在物体上,执著贵贱美丑,枉受痛苦。
15,从实践的角度简单地说,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舍弃会带来痛苦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想快乐,就培养会带来快乐的心念和行为。
🎁思考:从实践角度来说,“相信”和“怀疑”哪个会更对自己有用。
16,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依赖各种因缘,念念生灭,没有什么是完全孤立、自给自足的。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思考:别人是我,我也是别人,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我是万物,万物是我 的观念。理解别人,我也理解,那份本质的是痛苦,我们都有,都能感受到,所以理解,体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