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龙 维新极》体验报告——如龙全明星大乱斗

2023-02-18 00:00 作者:UCG游戏机实用技术  | 我要投稿

世嘉你老实跟我说,《如龙 见参极》是不是已经在做了?

 【文:三日月 / 排:伊万】


在去年9月的时候,《如龙》粉丝迎来了三个惊喜:正统续作《如龙8》、外传《如龙7 外传 英雄无名》以及2014年游戏《如龙 维新》的重制版《如龙 维新 极》。对于系列粉丝,特别是非日本地区的玩家来说,《如龙 维新极》反而是这三款游戏中最让人出乎意料和惊喜的一款。毕竟即便放到现在,其原版《如龙 维新 》都是系列中地位和玩法最特殊的作品之一。而九年过去后,重制后的《如龙 维新极》又能否给玩家带来全新的惊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如龙》全明星 极!


“《如龙》系列”的首作发售于2005年,在2015年上市的《如 龙0》之前,系列都没加入官方中文。这其中的作品除了系列的前五作以外,还包括了外传性质的《如龙 见参》(2008年)、《黑豹 如龙新章》系列两作(2010年和2012年)、《如龙 终焉》(2010年)和《如龙 维新》(2014年)。


而在这些作品中,《如龙 维新》是唯一一作以某种方式达成了“中文化”的作品——在当年的实体版中,港版游戏附送了一本游戏全文本的中文“小说”。说是小说,但大部分内容只是游戏文本的直接翻译。除此以外没有太多的修饰和补充,这一神奇的操作给当年的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龙 维新极》的中文化,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一大遗憾。



在《如龙 维新 极》的发售前宣传中,其中一个重点宣传的点便是原版的部分主要角色会以《如龙0》《如龙极1》《如龙极2》《如龙6》《如龙7》的角色替代。这种如同“如龙全明星”的操作实际上也是“古装剧如龙”的一大特色,从《如龙 见参》《如龙 维新》再到本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考虑到《如龙》现在的玩家受众面更广,想必也会有更多玩家认得这些熟面孔。


虽然有很多真人演员因为大人的原因不能演出,但在《如龙0》中获得极高人气的三位若头辅佐的演员都尽数回归,并出演重要角色。 


在发售前,有不少老玩家会担心这些现代剧情的熟面孔(强行)客串古装剧会不会产生什么违和感。笔者对此的回答是“绝大部分时间没有”。以几个主要角色的设定来看,无论是演员本身的演出还是角色设定本身都没有太大违和。


真岛版的“新选组美少年冲田总司”,顺便一提,冲田总司是美少年的设定是后来文学作品中强加上去的设定。


但与此同时,或许是官方实在太想将尽量多的角色都塞进一款游戏中,游戏中出现了极少数让笔者(系列老玩家)哭笑不得的客串,例如原版里的某位昙花一现的炮灰角色,在本作中就换上了某个在早期《如龙》剧情设定中地位颇高的一个角色的脸模。这里就不进行太多剧透了,老玩家玩到那里的心情大概率会与笔者一样:欸,你怎么在这里就登场了?欸,你怎么在这里就退场了?


除了“老面孔”,本作还新加入了一些老面孔,例如原作的女主角“阿龙”由原版的樱庭奈奈美换成了正篇作品中的小雪(《如龙0》首次作为公关俱乐部头牌登场,之后在《如龙极2》登场时已升任为店长,并在《如龙7》客串)。然后卡拉OK中的MV还加入了三位老师,不过她们仅真人演出,而没有在游戏中实际登场,算是个小小的“遗憾”。


阿龙都换脸了,为什么不换成狭山薰的脸啊(怒)!


不够“极”的《极》


和《如龙极1》以及《如龙极2》不同,《如龙 维新》作为一款发售于2014年的游戏,在《极》中可以增强或者修改的部分实际上并不多。对于玩家来说,变化(与前几作相比)最明显的除了由于机能所带来的画面强化以外,或许就是敌人和场景物品不再四处乱飞了——本作不再使用前几作的“龙引擎”,而是换回了原版的“极引擎”和虚幻。


除此之外的部分进化就非常有限了,原版《维新》有不少特色玩法,诸如四种战斗系统(一刀之型、短枪之型、格斗之型和乱舞之型)、战斗地下迷宫以及基于这个玩法而衍生出来的“队士”(抽卡)系统、以种田料理为主要玩法的“第二人生”,还有玩法不一数量众多的各种小游戏。以上这些要素,几乎都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本作当中。


比起本篇,队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如龙全明星”,甚至连鸡都有。


本作在玩法上与原版最大的差异是,原来只能在原版中发挥作用的队士现在还适用于一般的战斗中。除了能力加成以外,部分卡牌还会自带极其魔幻的攻击技能。顺便一提,随着系列逐渐步入全球市场,游戏的某些地方也不再“日式”——在《如龙 维新极》的“队士”系统中有许多现实的主播、演员甚至是摔跤手在其中客串,不过这些角色都不会在正篇剧情中登场,玩家也不需要担心会出现“出戏”的情况。


觉得出戏的玩家也可以完全不用队士技能,毕竟比起技能,他们所带来的能力加成才是最重要的。
客串的角色中甚至还有画风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例如图中最右的欧美虚拟主播Nyanners。


本作还加入了近期新作很常见的“无障碍设置”,也算是这几年新作的标准配置之一了。除此以外,游戏本身就没有太大实质上的变化了,因此和其他两作《极》不同,《如龙 维新极》相比原版的进化并不明显,远远不到“脱胎换骨”的程度。不过考虑到原版当年在国内的受众度并不算高,没接触过的玩家不在少数,因此将其当成一个新游戏来玩也未尝不可,毕竟原版和系列在玩法上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卡拉OK小游戏也加了一些新歌,例如系列名曲《像笨蛋一样》。


《维新》的魅力(和不足)


从游玩体验来看,无论是系列,还是《如龙 维新极》和大部分系列作品,其最吸引玩家的地方依旧是一样的:这是一款能够将严肃、搞笑、无厘头以及千奇百怪的小游戏无缝融合在一起的游戏。玩家上一秒还被来历不明的敌人包围,严阵以待准备杀出重围,下一秒玩家依旧已经在乌冬面店里扮演店小二,为各位来客端上一碗热腾腾的乌冬。这种奇妙、有趣又毫无违和的割裂感,依旧是本作的最大亮点。


原版的白金最大难点之一:乌冬面小游戏。


本作的剧情设定在19世纪的日本幕末时期,故事围绕着主角坂本龙一和新选组展开。和《如龙 见参》类似,游戏只是套了一个基本的历史背景框架和角色设定,玩家不需要将其当成是真实严谨的历史改编游戏。


开发团队选择了在大众文化中人气很高,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历史中缺少详尽描述的新选组作为游戏的主题。玩家扮演的桐生一马……不对,坂本龙马也是这一时期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而他的假名“斋藤一”在历史中则是新选组的一员,其出身和经历有诸多不明之处,非常适合用来“改编”。在历史中完全不同的两人,如何将其融合成一个角色来展开剧情,是本作故事的其中一个看点。


即便对日本历史毫无兴趣,玩家也能在游戏中看到很多正传里不会出现的“梦幻对决”。


虽然剧情设定在日本幕末时期,但《如龙》剧情该有的要素本作一个不缺:背锅、一个外忧内患的黑帮性质组织、一个疯子般的独眼队友、一个看起来背叛几率很高的“兄弟”、一个名字带“花”的地下情报商、永远的隐藏BOSS“亚门”、传授玩家技能的老人……


在战斗这一点上,《如龙 维新极》的四种战斗风格差异极大,其中短枪之型主打远程(全自动左轮手枪!);一刀之型攻防一体,专注一对一战斗;乱舞之型擅长范围攻击,舍弃防御,更重视回避反击。另外由于主角换人,外加故事也不再发生在现代的东京神室町,自然也不需要遵守什么“桐生一马永不杀人”的规则,无论是剧情演出还是实际战斗,血腥程度都比系列其他作品要高(不适应的玩家也可以在设置中调低)。


和原版类似,在与杂兵的战斗中,短枪之型的压制能力极强。
为了削弱手枪,本作的部分强力敌人新增了一层护甲(额外HP),护甲对远程攻击有着极强的耐性。


从战斗手感来看,由于开发引擎不同,本作的战斗手感更接近于老《如龙》:不够灵活,给人一种一板一眼的感觉。另外和原版一样,本作是除了已经彻底RPG化的7代以外,系列玩法最“RPG”的一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值商,和系列其他作品不同,在本作中,如果玩家的能力值不够,在对战敌人时会有明显的被压制感。


而为了弥补能力上的劣势,玩家变强的最直接手段是更换装备。本作的角色升级还是与系列类似,以增加攻击手段为主,数值大多只涉及HP最大值等。和系列武器大多作为有限的辅助攻击手段不同,《如龙 维新极》的武器是主要攻击手段,并且有着RPG一般的装备种类和数量,甚至还有装备强化、打造和词条的设定。对于喜欢动作RPG的玩家来说,这种体验非常有趣,但对于那些更倾向于将“《如龙》系列”当作动作游戏来玩的玩家来说,这种设定就有点影响游戏体验和流程节奏了。


如果玩家完全不练级或者升级装备的话,早期游戏就会遭遇等级压制的窘况,简单来说就是输出不够,防御太低。


结语


《如龙 维新极》是名越稔洋离职后,人中之龙工作室推出的第一款系列作品。官方选择用《如龙 维新》这一部外传作品的重制版打头阵,自然也是因为原作在系列中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作为一款重制版,至少在传递原作魅力这一点上,本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无论你是已经厌倦了永远离不开神室町和黑道的剧情,还是说单纯想看看“日本幕末的桐生一马”,这款继承了原版魅力的《如龙 维新极》都是你最好的选择。游戏试玩版现在也已经上线,有兴趣的玩家不妨先下载一个尝试一番。



《如龙 维新极》体验报告——如龙全明星大乱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